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随“嫦娥”奔月的种子发芽了 与“前辈”相比它们经历大不同

2021-01-04 07:26:33

来源:科技日报

  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遨游23天后,一批重约40克的“航聚香丝苗”水稻种子随同返回器顺利着陆,标志着我国水稻育种首次完成深空空间诱变试验的搭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20年年末,国家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举行了嫦娥五号搭载种子交接仪式。据了解,这批“奔月”的水稻种子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航天育种中心)。12月28日,记者在航天育种中心看到,有一些“奔月”水稻种子已经发芽,科研人员正在准备进行后续研究。

  记者了解到,我国是世界上首创利用航天技术进行作物诱变育种的国家。航天育种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空间环境具有高真空、微重力、弱磁场及复杂辐射等特点,太空射线中复杂的高能重离子冲击生物细胞,诱导其产生遗传变异,就能获得新的性状。

  “变异是物种进化的基础,也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途径。”航天育种中心副主任郭涛介绍,“深空极端环境是极为独特的诱发变异因素,这对于新品种选育非常重要。”

  郭涛进一步介绍说:“水稻是遗传学研究的一个模式生物。选择水稻开展深空搭载研究物种进化,不仅有助于理解深空环境的遗传效应,而且可将所获得的优良变异应用于水稻品种选育,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那么,此次参与航天育种的水稻种子是如何入选的呢?“所选的种子特性要与科研目标相匹配。”郭涛表示,种子首选条件应是性能优良、稳定。

  经过严格科学的“选秀”,最终来自航天育种中心的“航聚香丝苗”水稻种子脱颖而出。有趣的是,这个种子出自“太空世家”,它的“父亲”和“母亲”同样来自太空。亲本之一的“华航31号”是利用空间诱变及现代生物学技术培育出的超级稻,其米质达国标优质2级、高抗稻瘟病、耐肥抗倒、耐寒性强、适应性广;另一个亲本“航恢1508”同样是空间诱变的产物。

  作为我国航天育种领域重要的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航天育种中心自1996年以来先后进行了24次植物空间诱变试验。但与之前我国航天育种所搭载的返航卫星、神舟飞船相比,这次搭载实验有所不同。

  “这次搭载的水稻种子历经近23天的飞行,在近月轨道长期接受深空独特极端环境的辐射影响,而且遭遇了范艾伦辐射带、太阳黑子爆发。其空间航行距离之长、遭遇空间环境之复杂,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郭涛表示,本次搭载实验预期将产生更强烈的遗传效应,这有助于寻找深空与前期近地轨道间的效应差异,为深入研究航天育种变异规律提供重要的实验样本和数据。

  如今,搭载嫦娥五号“奔月”归来的种子们正静静躺在实验室里。

  “搭载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通过将这些水稻种子进行一系列的自交或杂交,科研人员会从抗病虫害、耐逆性、适应机械化生产等方面,培育适合未来需求的优良水稻新品种。”郭涛说。

  郭涛表示,此次深空空间诱变实验,有望帮助人类更深入了解水稻如何响应深空环境的分子及遗传机制;获取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优良新基因,并形成完善的关键基因利用技术体系,服务于水稻品种选育;选育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绿色的水稻新品种,满足多元化产业需求。

  “这次搭载嫦娥五号进行深空空间诱变试验,属于100%中国原创,将来也将产出100%原始创新的成果。”航天育种中心主任陈志强表示,要对此次嫦娥五号搭载的深空空间诱变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希望借此机会开展对深空航天诱变的系统性研究;创建、发现、挖掘一批好的基因和突变体,培育一批优质的新品种,服务国家粮食生产。

  记者 叶 青

  • 相关阅读
  • 时政微视频丨生命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面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前所未有的人民战争,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从高龄重症患者到新生儿,每一个生命在习近...

    时间:01-04
  • 2021年首个工作日 外交部寄望外国记者真实报道中国故事

      2021年首个工作日 中国外交部寄望外国记者真实报道中国故事   中新社北京1月4日电 (记者 梁晓辉)1月4日是中国2021年首个工作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当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真诚希望外国记者朋...

    时间:01-04
  •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优化营商环境四大举措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记者赵文君)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四大举措,进一步打通落实堵点,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   会议提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是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

    时间:01-04
  • 疫情零星散发,今年春节如何安心过?——权威回应来了

      疫情零星散发,今年春节如何安心过?——权威回应来了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题:疫情零星散发,今年春节如何安心过?——权威回应来了  新华社记者沐铁城、陈聪、温竞华  截至4日10时,全国共有45...

    时间:01-04
  • 中国科学家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获重要进展

      中新社合肥1月4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研究人员与合作者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获重要进展——实现三个参数同时达到海森堡极限。   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科...

    时间:01-04
  • 中国红基会已为防疫募集款物近20亿元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红基会已为防疫募集款物近20亿元   中新社北京1月4日电 (记者 张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募集款物逾19.7亿元(人民币,下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是全国为疫情防控募集款物最多的公募基...

    时间:01-04
  • 新华时评:精准防控,“严”字打底,“慎”字当头

      新华时评:精准防控,“严”字打底,“慎”字当头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题:精准防控,“严”字打底,“慎”字当头  新华社记者王琳琳  1月3日,我国新增确诊境外输入病例20例,覆盖9个省区市;新...

    时间:01-04
  • 首个工作日四“虎”被“开”:打虎的拳头,很硬!

      首个工作日四“虎”被“开”:打虎的拳头,很硬!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题:首个工作日四“虎”被“开”:打虎的拳头,很硬!  新华社记者王研  2021年首个工作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重庆市...

    时间:01-04
  • 2021年首个工作日发布4名中管干部处分通报 反腐斗争不停歇

      2021年首个工作日发布4名中管干部处分通报 反腐败斗争一刻不停歇   1月4日,新年第一个工作日。上午11时,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4名中管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通报:   重庆市原副市长、公安...

    时间:01-04
  • 擅自外出、侮辱防疫人员……大连警方公布5个涉疫案例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微信公众号消息,大连公安4日发布警情通报指出,近期,个别人员无视防疫规定,利用疫情伪造事实博眼球,不遵守居家隔离规定擅自外出,不配合防疫工作甚至公然侮辱防疫...

    时间:01-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