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打通返乡创业堵点 2020年返乡创业人员达1010万人

2021-03-17 06:13:26

来源:光明日报

  打通返乡创业堵点 让“领头雁”扎根广袤乡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千方百计使亿万农民多增收、有奔头。

  如今,不少年轻人返回家乡自主创业。返乡创业就业人员,把技术和信息带回农村,把新理念带给农民,成为助农增收致富的“领头雁”。

  如何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在3月15日举行的全国推动返乡入乡人员创业就业工作视频会上,农业农村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全国妇联有关负责人对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2020年返乡创业人员达1010万人

  “感谢政府提供这么好的产业服务,实现了我回家乡创业的愿望。”去年3月,有着20多年农产品物流从业经验的尹海军回到家乡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樟山镇清湖村,成立农业公司,发展现代养殖业。一年间,他承包流转700余亩土地,企业年产值达520万元,带动279名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致富。

  和尹海军一样,当地在一线发达地区从事蔬菜销售的有近4万人。为吸引他们返乡创业,吉州区通过项目扶持、资金补助、土地流转、技术培训等支持鼓励返乡创业人员发展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当地村民将土地流转给公司后,不仅获得土地租金收入,还能到基地里务工,在家门口就业。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伟在视频会上介绍,为促进返乡创业就业,江西充分发挥农业农村“战略后院”作用,大力发展双季稻、生猪养殖、设施蔬菜等劳动密集产业,引导创业者打通就业新渠道。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村创业就业形势严峻。各地统筹创业和就业共同发展,返乡入乡创业就业交出亮眼“成绩单”。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介绍,2020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1010万人,比上年增加160万人,同比增长19%,是近年来增加最多、增长最快的一年。开办网店、云视频、直播直销、无接触配送等为返乡创业打开新窗口。

  “2020年,一个返乡创业创新项目平均可吸纳6.3人稳定就业、17.3人灵活就业,收入也增加了。这些‘领头雁’帮着农民做大蛋糕、分好蛋糕,采用契约式、分红式、股份式联结方式,把产业增值收益留给农民。”刘焕鑫指出。

  创新破解“水土不服”问题

  大众创业的浪潮以及乡村发展的机遇,牵动着返乡创业者们的激情与梦想,然而一些返乡青年也在创业中遇到“水土不服”问题,环境的落差以及创业门槛的高企成为他们的烦恼。

  “目前,返乡入乡创业就业仍存在政策认知难、项目落地难、资金筹措难和用地保障难等难题。要按全面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就业优先政策,开动脑筋、拓宽思路,找准推动返乡入乡创业就业的主要抓手,破解创业就业中的难题。”刘焕鑫说。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乡村将迎来全面振兴,“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返乡入乡创业就业潜力巨大。

  “过去,原字号农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关键是产业链条太短,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发掘不充分。”刘焕鑫分析指出,目前我国32%的农产品没有加工,33%的乡镇没有商品市场,53%的村没有综合商店,70%的村没有餐馆。返乡入乡人员可以围绕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创业就业。

  此外,乡村产品供应、生态涵养、文化传承、休闲体验等功能发掘不足,农村产业融合层次浅。返乡入乡人员可以利用“农业+”,创办新产业新业态,从卖产品向“卖风景”“卖服务”“卖体验”转变。

  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常正国指出,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是吸纳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重要“蓄水池”。返乡入乡是退役军人实现就业的重要渠道,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

  “全链条”服务正发力

  为促进返乡创业就业人员安心谋发展,从强产业到育主体,从搭平台到优服务、落政策,“全链条”服务正在发力。

  产业是创业和就业的基础。刘焕鑫介绍,为推动乡村产业做大做强,提供更多创业机会,农业农村部将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农业产业融合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抓一批产值超1亿元的“一村一品”示范村、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产值超100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产值超100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要通过培训让农村妇女脑子灵起来、思想活起来、志气强起来、尽快富起来;鼓励支持女企业家、女大学生、女农民工、退役女军人等返乡下乡创办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她们搭建服务平台,开展项目对接、技术交流、产品展示、融资服务等,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在农村广阔天地展才华、显身手。”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杜芮指出。

  为优服务,各地将继续开展“进村入户、把脉服务”专项活动,并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扶持政策“一键查询”,提供一条龙服务。为育主体,今年农业农村部门将建立农村创业创新导师队伍,探索“平台+导师+创客”服务模式,提供“一带一”“一带多”“师带徒”的指导。

  “此外,将积极落实财政补助政策和金融信贷政策、税费优惠政策,用好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及农业用电用气、阶梯电价优惠等政策,向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倾斜。”刘焕鑫表示。

  (本报记者 李慧)

  • 相关阅读
  • 北京今明持续受沙尘回流影响 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

      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 (陈杭)记者从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获悉,今明两日,由于地面形势较差,在弱偏南风的作用下,预计沙尘回流对北京市的影响还将持续,空气质量总体将处于中度污染级别。  15日夜间至16日上...

    时间:03-17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学习、领会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的需要,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国言实...

    时间:03-17
  • 文旅部:严查以中老年为目标群体的包价游产品

      中新网3月17日电 据文旅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为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深入整治旅游市场“不合理低价游”等突出问题,文化和旅游部近日部署开展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专项整治行动,要...

    时间:03-17
  • 浙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15%

      新华社杭州3月17日电(记者许舜达)一次可装载15公斤的种子,根据设定的飞行路径,一粒粒水稻种子均匀地撒落到农田里。不到一分钟,一台植保无人机就完成了一亩地的播种作业……这是记者16日在浙江省江山市凤林镇看...

    时间:03-17
  • 客事简办掀起文明新风尚——云南宾川县罗官村见闻

      新华社昆明3月17日电 题:客事简办掀起文明新风尚——云南宾川县罗官村见闻  新华社记者丁怡全  请客铺张浪费、修墓相互攀比……客事大操大办之风曾在云南省宾川县金牛镇罗官村盛行。2015年,当地村民年人均...

    时间:03-17
  • 是谁,唤醒沉睡千年的黑土地——十万官兵决战北大荒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是谁,唤醒沉睡千年的黑土地——十万官兵决战北大荒  新华社哈尔滨3月17日电 题:是谁,唤醒沉睡千年的黑土地——十万官兵决战北大荒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王春雨、王建、黄腾  在位...

    时间:03-17
  • 中国实现离子注入机全谱系产品国产化 助力芯片制造

      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7日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获悉,该集团旗下电科装备已成功实现离子注入机全谱系产品国产化,可为全球芯片制造企业提供离子注入机一站式解决方案。中国电科...

    时间:03-17
  • 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发生4.2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中新网3月17日电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17日14时27分在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北纬44.46度,东经80.85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图片来源: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

    时间:03-17
  • 【央视快评】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

    时间:03-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