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到延安去!

2021-03-17 16:44:11

来源:求是

  《求是》杂志记者 旷思思

  “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这个在中国地图上并不起眼的西北小城,却成为无数中国先进青年心中的圣地。延安究竟有什么魔力,让他们偏向荆棘而行,不惜向死而生?这些青年中有的还出身富贵世家,过着优渥的生活。

  到延安去!那里有救亡图存的希望!

  那时的中国,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华儿女满目皆是山河沦陷的痛楚。

  “祖国在受难,同胞在流血,炎黄子孙岂能袖手旁观?”当身在新加坡的钟萍为支持抗战而辗转回国,却痛心地看到:街上,一面是在寒风中冻得东倒西歪的难民、乞丐;另一面则是那些国民党的军官们尽情作乐,国家民族的深重灾难,人民的痛苦呻吟,似乎同他们毫不相干。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民族危亡关头,中国共产党高擎团结抗战的伟大旗帜,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武装力量的不断发展及其取得的辉煌战果,与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不断退让的所作所为及其恶劣后果,形成了鲜明对比。“延安作风”和“西安作风”的巨大反差让很多民主人士感叹:“抗日救亡的希望在延安”。

  要抗日,要寻求民族独立,就应该跟共产党走,这正是无数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的初心。

  到延安去!那里的人民是自己的主人!

  毛泽东的表兄曾因生活困难,希望到延安谋一份差事。毛泽东回信拒绝说:“因为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

  人民,只有人民!只有懂得“人民”二字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分量和地位,才能明白共产党的领袖们为何如此清廉清贫,才能明白延安为何如此让人着迷。

  美军观察组曾在延安看到:“领导人轻松地在他们的人民当中走来走去”,“士兵和军官在轻松的同志式友爱气氛中,相互谈天和开玩笑”。

  在延安还能看到这样的特殊画面:敦厚朴实的农民们手中攥着黄豆,信任谁,就把豆子放在谁背后的碗里,豆子就是一张选票。没有文化的农民用这种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民主权利,寻回了他们几乎忘却的自尊。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一个冬日清晨,一位农民见到红日喷薄而出、霞光满天,心中顿觉“毛主席不就像这太阳吗”,于是放开喉咙唱起来,一首《东方红》随之传遍大江南北。这是从人民心头自发流淌出的歌声。

  到延安去!那里代表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当美国记者斯诺走进延安,透过毛泽东居住的简陋窑洞、周恩来睡的土炕、彭德怀穿的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看到了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矢志奋斗的坚强意志,盛赞这是“东方魔力”、“兴国之光”。

  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处在四面包围之中,却创造出了中国其他地方难以看到的“十个没有”: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爱国华侨陈嘉庚不禁感慨延安“吏治之清廉,民心之归向”,并由此断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爱国青年奔赴延安。 延安革命纪念馆供图

  延安窑洞的物质生活十分清苦,但却是一个文化精神丰富多彩的世界。这里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学校,有激越飞扬的歌声,有始终如一的希望和永远乐观的情绪。当他们用原始的纺车和锄头支撑着民族抗战时,也没有忘记对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追求。

  正是在低矮的窑洞里,毛泽东同志写下大量光辉著作,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散发出更加璀璨的真理之光。

  也是在低矮的窑洞里,建立起了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革命老人徐特立为此写道:“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标志。所以,前进的政党必然把握先进的科学。”

  还是在低矮的窑洞里,曾经留学巴黎的青年音乐家冼星海,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写出了《黄河大合唱》的伟大经典。

  当年在延安的印度友人爱德华大夫看到奔赴延安的川流不息的青年人曾赞叹:“这简直是奇迹,这是20世纪中国的耶路撒冷!”

  其实,奇迹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铸就的延安精神,是一种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延安精神,他每次到延安都充满崇敬和激动,作出过多次重要阐释和论述。2020年4月23日,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说:“党中央在延安13年,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它属于历史,属于现在,也属于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延安精神依然是激励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的强大力量。

  • 相关阅读
  • 宁夏永宁县闽宁镇提升生态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宁夏永宁县闽宁镇提升生态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山海协作地 美丽新乡村(会后探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核心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需要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城乡居民生...

    时间:03-18
  • 各地优化医疗服务 让患者得实惠少花钱少跑腿

      各地优化医疗服务,提供更多便利   让患者得实惠 少花钱少跑腿(会后探落实·办好民生实事)  核心阅读  为保障人民健康,各地优化医疗服务:以村医为主体,推进家庭医生制度,为村民看病提供更多便利;各级...

    时间:03-18
  • 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时间:03-18
  • 找共识、扩空间、筹资金 让老旧小区换新颜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普遍面临“人”“地”“钱”难题   找共识 扩空间 筹资金(老旧小区换新颜)  关系千家万户、涉及多个部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复杂细致、千头万绪的系统工程。试点中,各地面临的突出难...

    时间:03-18
  • 钟声:奉劝美方收起政治恫吓的把戏

      奉劝美方收起政治恫吓的把戏(钟声)  任何干预和诋毁,都动摇不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强意志,更阻挡不了香港由乱及治和中国发展壮大的坚定步伐  3月17日,美国国务院发表所谓...

    时间:03-18
  • 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 我们如何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

      新闻1+1丨人脸识别,不能再“带病”发展!  今年3 15晚会上曝光的“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的程度,让人瞠目结舌。未来,在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的同时,我们如何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新闻1+1》今日(17日)连线浙江...

    时间:03-18
  • 中国驻南苏丹使馆驳斥“中方要接管朱巴国际机场”

      新华社内罗毕3月17日电(记者白林)朱巴消息:中国驻南苏丹使馆16日驳斥“中方要接管朱巴国际机场”的虚假信息,指出有关谣言编造夸大中方向南贷款数额,借此指责中方制造“债务陷阱”。  近日,少数人散布虚假信...

    时间:03-18
  •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就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回答记者提问

      2021年3月17日,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就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意义与期待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央视记者 殷岳)...

    时间:03-18
  • 最强沙尘南下 专家告诉你沙尘暴和浮尘到底啥关系

      最强沙尘南下 专家告诉你沙尘暴和浮尘到底啥关系  ◎本报记者 刘志伟  3月15日,一场近10年来最强的沙尘暴天气影响了我国北方地区,12个省区市被沙尘覆盖;16日,受冷空气影响,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

    时间:03-18
  • 一“照”灭活 辐照技术有望“杀”新冠病毒

      一“照”灭活 辐照技术有望“杀”新冠病毒  ◎本报记者 陈 瑜  近日,中核集团旗下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同辐)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确定并开始执行实验方案:利用小型辐照装置开展新冠病毒灭活,...

    时间:03-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