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习近平非常关心的这堂课,该怎么上?

2021-03-18 15:59:4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3月6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思政课这个课题,强调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

  办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

  两年前的3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由党的总书记亲自围绕思政课这一主题主持召开座谈会,在党的历史是第一次,在新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办好思政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部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使现实生活成为思政课的丰富源泉,这样的“大思政课”才会更加鲜活,直抵人心。

  2019年3月18日,在与一线优秀教师代表和教育工作者畅谈交流时,习近平深情回忆他初中一年级时上政治课的情景:“我的政治课老师在讲述焦裕禄的事迹时数度哽咽,一度讲不下去了,捂着眼睛抽泣,特别是讲到焦裕禄肝癌最严重时把藤椅给顶破了,我听了很受震撼。” “这节课在我的一生中留下深刻印记,对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总书记深刻指出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仁爱情怀,“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

  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总书记的话语,道出了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深刻影响。要看到,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讲好“大思政课”的根本信心所在。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湖南郴州市汝城县沙洲村,以“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而闻名。2020年9月16日,在湖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沙洲村。走进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课堂,看到四年级的同学们正在上思政课,习近平表示,希望同学们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好好学习知识和本领,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湖南之行的第二天,习近平来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他强调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采取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协作学习法……近年来,全国很多地方的思政课创新教学方式,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

  打好守正和创新的组合拳,思政课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正本清源,守正创新。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我们创新上好思政课。

  • 相关阅读
  • 国资委:对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等企业开展常规巡视

      3月15日,国资委党委召开2021年第一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部署,部署2021年第一轮巡视工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组长、国资委巡视...

    时间:03-19
  • 乌兰布和治沙背后有隐忧:有企业8年一直投资没见回报

      几家泛绿几家“黄”,治沙“盆景”须思量   我国八大沙漠之一乌兰布和“漠上花开”的背后有隐忧  本报记者张丽娜、安路蒙  近几日,北京等地黄沙漫漫,几乎十年未曾刮入人们视野的沙尘暴突然来袭。十年,它...

    时间:03-19
  • 中国代表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重申不干涉内政原则

      中新社日内瓦3月18日电 3月18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6届会议举行《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议题一般性辩论。针对有关西方国家挑战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共同发言,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

    时间:03-19
  • 为何几乎所有重点大学都开始办医学院?专家解读

      新闻1+1丨新建200个医学院就能满足医生数量需求吗?专家解读高校“医学热”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重点大学,都开始办医学院?  为什么一些纯工科院校、师范类院校,也都纷纷上马医学院?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

    时间:03-19
  • 网友热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跟着祖国一起走,幸福快乐都会有”  ——网友热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外公布,这是中国开启新征程的...

    时间:03-19
  • 中国有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 未发现变异株明显影响保护率

      中国仍然存在疫情输入和局部流行风险  接种新冠疫苗 建立免疫屏障(健康直通车(第54站))  未发现变异株对疫苗保护率产生明显影响  目前,中国正有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至3月14日,共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时间:03-19
  • 多部门联合出台办法明确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原则

      多部门联合出台办法明确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原则  有望破解土壤污染找不到“主”难题   核心阅读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暂行办法》和《农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暂行办法》的出台,将为在土壤污染...

    时间:03-19
  • 中国处于育种3.0时代 新技术或让中国种业实现弯道超车

      升级育种技术工具箱打造更强种业  种业创新系列报道②  ◎本报记者 马爱平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时间:03-19
  • 中美发现麻风病药或能抑制新冠病毒

      中美发现麻风病药或能抑制新冠病毒  国际战“疫”行动  科技日报北京3月18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17日发表一项病毒学研究,中美科学家发现,目前用于治疗麻风病的药物氨苯吩嗪,其在人类细胞和仓...

    时间:03-19
  • 中国考古学一百年 《发掘记》用镜头见证不凡历程

      中国考古学一百年  考古纪录片《发掘记》用镜头见证不凡历程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为纪念这个特别的年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推出五集考古类纪录片《发掘记》,从3月10日起至3月14日,每晚...

    时间:03-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