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世界气象日:听科学家聊“天”

2021-03-24 17:05:17

来源:光明日报

  海洋覆盖了地球70%以上的面积,它是影响全球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因子,也是气候变化的关键角色。今年3月23日是第61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这个主题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深意?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人类能为海洋做什么?让我们一起听科学家聊聊“天”,揭秘气候变化中的海洋。

  海洋是气候系统中最大的碳汇

  2021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世界气象组织(WMO)将地球系统内的海洋、气候和天气列为工作重点,因为不断变化的气候正使海洋变暖,对天气产生了极大影响。WMO全球气候状况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仍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三个年份之一。2011年到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十年。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表示,海洋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成员,是全球气候驱动机和气候调节器,处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和减少灾害风险等全球发展目标的核心地位。同时,海洋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是气候系统中最大的碳汇。

  “海洋与我们的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密不可分。”周兵介绍,海洋内部的洋流运动以及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塑造了地球上风格迥异的自然景观和复杂多样的天气气候现象,如北大西洋暖流给北欧一些国家带来优美的生态环境,东亚季风性气候和南亚季风性气候为亚洲国家农业生产带来风调雨顺的年景。

  “海洋在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周兵指出,过去100年以来,由于海平面上升、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综合影响,近50%的沿海湿地已经丧失。全球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引发对海洋安全、气候安全的忧虑。海洋变暖、海冰变化以及栖息地生物地球化学变化,导致物种组成、丰度和生物量等的转移。同时,海洋变暖影响沿海生态系统,包括海洋热浪加剧、海水酸化、溶解氧降低、咸水入侵和海平面上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苏京志说,海洋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所导致的额外加热90%以上被海洋吸收,大部分热量储存在海洋深处。海洋近几十年一直在持续增温,这种增温现象从海洋表面一直延伸到海底两千多米。海洋热浪的影响不亚于陆地上的热浪,对海洋生态、渔业造成了很大破坏。为了减缓全球变暖,我们必须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走绿色低碳的道路。

  我国台风定位和预报预警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为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须在加强海洋变化监测和预报、防范海洋灾害风险的同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海洋资源的有序开发利用。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表示,海洋正处于无可争议的变暖过程之中,在气候变化影响日益凸显的今天,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同时也深受海洋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庄国泰表示:“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海洋气象业务发展和科学技术研究,在国家需求牵引下,近年来初步建立了以沿岸海域为主的海洋气象观测网,以及覆盖我国近、远海的极轨、静止气象卫星遥感监测业务,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海洋气象观测体系,实现了10公里分辨率的海洋气象网格预报业务,并利用海洋气象信息发布站、海事电台、北斗导航系统等发布海洋气象信息,开展了面向港口及跨洋航运、海上石油开发、近海渔业养殖和海上捕捞等需求的专业海洋气象服务保障。”

  庄国泰介绍,我国台风定位和预报预警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着眼“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进一步加强海洋观测预报预警平台建设,弥补海上观测不足,形成海基、陆基、天基、空基多种观测资料的有效融合;增强海洋数值预报模式对海洋气象预报的支撑;提高台风、海上大风、海雾、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水平;加强海上风能资源精细化监测、评估、预报和预警;继续推进远洋导航服务,全面开展客运航线、港口作业、海上搜救、海洋牧场等气象保障,形成业务布局与流程高效协同的海洋气象现代化新局面,有力地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本报北京3月23日电 本报记者 袁于飞)

  • 相关阅读
  • 缩减外资负面清单,进一步对外开放

      缩减外资负面清单,进一步对外开放  文/闫肖锋  发于2021.3.29总第989期《中国新闻周刊》  负面清单是指政府为了保护对国家经济至关重要的特定产业或幼稚产业,而列举出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即禁止和限制...

    时间:03-25
  • 重拳惩治“村霸” 各地深化扫黑除恶夯实基层基础

      各地深化扫黑除恶夯实基层基础  重拳惩治“村霸”基本肃清农村黑恶势力  本报记者 蔡长春  肆意干扰村里事务,操纵基层政权,致使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喊叫水乡北沟沿村...

    时间:03-25
  • 展开新蓝图 “十四五”规划纲要勾勒经济社会发展脉络

      展开新蓝图 奋进新征程  ——“十四五”规划纲要勾勒经济社会发展脉络  本报记者 陆娅楠 李心萍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25日 第 02 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

    时间:03-25
  • 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上线3年多 累计调解案件超1360万件

      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上线3年多,累计调解案件超过1360万件  充分发挥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作用(法治头条)  本报记者 徐 隽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25日 第 19 版)  核心阅读  继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

    时间:03-25
  • 一张“总蓝图”目标“两步走” 绿色发展如何迈上新台阶

      《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  绿色发展如何迈上新台阶?(美丽中国)  本报记者 孙秀艳 陆娅楠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25日 第 16 版)  核心阅读  建立健全绿色...

    时间:03-25
  • 保护人权容不得双重标准

      保护人权容不得双重标准(钟声)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25日 第 11 版)  实现人民充分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奋斗目标。人权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更不能成为向别国施压的工具。我们不接受人权“教师...

    时间:03-25
  • 塞拉利昂宣布解除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新华社阿克拉3月24日电(记者许正)弗里敦消息:塞拉利昂政府24日说,鉴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该国正式解除已实施一年的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塞拉利昂国家新冠疫情应急指挥中心当天发表声明说,塞政府...

    时间:03-25
  • 王毅同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举行会谈

      新华社利雅得3月24日电 当地时间3月2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利雅得同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举行会谈。  王毅表示,中沙是全面战略伙伴。在两国元首亲自引领下,中沙关系保持健康发展势头。面对百年变局和中东地...

    时间:03-25
  • 华春莹回击澳媒记者:如果人拿着放大镜老去照别人而不照自己,永远进步不了!

      在24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澳大利亚媒体记者再次就涉疆问题提问。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首先,现在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一些国家,你们和美国的这些盟友们对中国涉疆问题的指责完全是基于谎...

    时间:03-25
  • 外交部回应欧洲国家召见中国大使:中方不惹事、不挑事也不怕事

      3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中方宣布对欧盟有关机构和人员实施制裁后,法、德等欧洲国家召见中国大使提出交涉,并称中方制裁不可接受,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华春莹表示,有...

    时间:03-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