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回望严复 展望复兴

2021-03-25 16:43:02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城里三山古越都,楼台相望跨蓬壶。”2200余年岁月风华给福州古城留下数不胜数的历史印记,坐落于城市中心的三坊七巷便是时间年轮的漫长见证。

  古巷幽深、古厝错落,水榭戏台上的闽韵榕腔与古邑脉动同频共振。这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发轫于晋代、完备于唐朝、鼎盛于明清,千年光阴流转古往今来的钟灵毓秀,百座古建传颂文臣武将的昔日风雅。近代以来,众多仁人志士从这里走向历史舞台。

  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坊七巷,走进严复故居。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我们一同穿越波澜壮阔的时光隧道,观鸿儒之志、感浩然之气、悟爱国之情。

浓缩半部近代史的坊巷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这里有陈衍诗中的“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严复笔下的“投老还乡卧小楼,身随残梦两悠悠”,还有林觉民魂牵梦绕的“窗外疏梅筛月影”、冰心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危难时刻的上下求索、觉醒年代的奋发图强、献身革命的大义凛然,汇聚成中国近代史的生动缩影,把“开风气之先、谋天下永福”的热血故事娓娓道来。

三坊七巷(俞松 摄)

  古建筑是历史的载体,一处处古迹、一座座故居,串联起福州“三山两塔一条街”的文化地图。沿着历史脉络向前追溯,习近平同志19年前为《福州古厝》撰写的序言寄寓深情。他深刻分析马尾昭忠祠、林文忠祠等古建筑的文化内涵,提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还强调“保护好古建筑有利于保存名城传统风貌和个性”。

  在城市开发建设的滚滚车轮下,不少老建筑曾岌岌可危。主政福州伊始,习近平同志得知林觉民、冰心故居部分建筑面临被拆迁的命运,立即要求暂缓进行,从主持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到专题研究林则徐系列遗迹修复工作,再到以市政府挂牌形式从速保护一批名人故居……他深刻指出:“评价一个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

  跨越一个世纪的纪念

  郎官巷20号,严复故居坐北朝南,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恰如严复学贯中西的智慧人生。1921年10月27日,严复落叶归根、燃尽一生。100年历经沧桑,100年历久弥新。如今,故居已成为严氏宗亲跨越海峡两岸的精神故里。平日,故居内游人如织,追忆这位“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巨人”。

严复故居(新华社)

  纪念故人,百年故居承载历史记忆。传承精神,人物研究关照古今之变。早在担任福州市和福建省领导期间,习近平同志就积极推动严复研究。1993年至2001年,福州先后5次召开严复学术研讨会,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全程关注。过问会议筹备情况、出席大会发表讲话、会见专家学者和严复后裔、为论文集撰写序言……他在主编的《科学与爱国——严复思想新探》中作序,写道:“时至今日,严复的科学与爱国思想仍不过时。”

  2004年是严复诞辰一百五十周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向第六次严复学术研讨会发去贺信:“纪念严复缅怀先哲历史功绩,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民族全面复兴和祖国统一大业有着重要意义。”温情与守望,力透纸背。

  传承几代人的梦想

  严复所处的时代,山河破碎,风雨飘摇,泱泱华夏竟摆脱不了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甲午战争爆发后,严复痛定思痛,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为己任,翻译《天演论》介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创办《国闻报》宣传变法维新……想到国殇民难,他“中夜起而大哭”,自知时日不多,他嘱咐“太平如有象,莫忘告重泉”。

  历史在偶然中孕育必然。100年前,严复带着富国强民的期冀抱憾离去,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50多人到9100多万党员,从一艘小小红船发展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严复译赫胥黎《天演论》手稿(中国国家博物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不远处,严复的译作《天演论》手稿交汇了几代中国人的目光,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上闪耀光芒。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是对历史的告慰,也是对未来的告白。

  • 相关阅读
  • 中国冬春季胡萝卜最大出口基地喜迎销售黄金季

      中新网厦门3月26日电 (杨伏山 许伟强)初春时节,天色渐亮,厦门市翔安区种植胡萝卜的田间地头人头攒动,以几十个人为一组的工人们正在收割胡萝卜,一派忙碌景象。  城市另一端,胡萝卜加工车间内同样一片繁忙,...

    时间:03-26
  • 再大的遗址一两个人挖 基层文保人手人才两缺如何破解

      再大的遗址一两个人挖,再珍贵的文物不知道是啥:基层文保人手人才两缺  202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许多重要考古遗址重启发掘,各地基层文物调查重新上路。在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对文明传承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日...

    时间:03-26
  • H&M恶意抹黑新疆棉花,如意算盘能得逞吗?

      新闻1+1丨H&M恶意抹黑新疆棉花,如意算盘能得逞吗?我们该怎么维护自身权益?  24日,一则H&M声称因中国新疆地区存在“强迫劳动”和“歧视少数民族”问题不再采购新疆棉花的公告被曝出,引发公众怒火。而24日晚...

    时间:03-26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对美国、英国、加拿大无理制裁的严正声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对美国、英国、加拿大无理制裁的严正声明  3月22日,美国、英国、加拿大以所谓“人权”问题为借口,分别对中国新疆有关个人和实体实施单边制裁。他们的野蛮行径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

    时间:03-26
  • 众志成城的新疆棉

      众志成城的新疆棉  新疆,是一片棉花生长的沃土。每至金秋,天山南北万顷“棉海”进入采收旺季,雪白饱满的棉团如白头浪层层滚来,直接天际。棉田里,采棉机将朵朵棉絮卷成形同巨蛋的棉包,一派丰收景象。  ...

    时间:03-26
  • 政府节用为民坚持过紧日子 中央部门今年花钱更透明

      政府节用为民,坚持过紧日子  中央部门,今年花钱更透明(经济聚焦)  本报记者 曲哲涵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26日 第 10 版)  核心阅读  3月25日,102个中央部门集中向社会公开2021年预算。  ...

    时间:03-26
  • 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英国有关人员和实体实施制裁

      中新网3月26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日前,英方基于谎言和虚假信息,以所谓新疆人权问题为借口对中国有关个人和实体实施单边制裁,公然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英关系。外交...

    时间:03-26
  • 尼日尔西部三个村庄遇袭造成11人死亡

      新华社达喀尔3月25日电(记者邢建桥 郑扬子)尼亚美消息:据尼日尔安全部门25日消息,一伙武装分子24日晚对该国西部蒂拉贝里大区三个村庄发动袭击,造成11名平民死亡。  尼日尔安全部门一名官员25日说,这伙武装...

    时间:03-26
  • 塞尔维亚总统:匈塞铁路是多国合作项目的成功范例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3月25日电(记者石中玉)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25日在首都贝尔格莱德视察匈塞铁路项目建设情况时表示,匈塞铁路是多国合作项目的成功范例,将成为塞尔维亚的另一张名片。  武契奇当天和中国驻塞尔维...

    时间:03-26
  • 栗战书出席第四次六国议长会议并发表讲话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以视频方式出席第四次六国议长会议并发表讲话。  栗战书在出席会议开幕式时指出,在全球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阶段,六国立法机构共...

    时间:03-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