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坚守,为了书声长留

2021-03-31 05:21:07

来源:人民日报

  坚守,为了书声长留(解码·教育均衡发展)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谈到了社会关切的“教育公平”一事。“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跟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密切相关。我们应该通过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来促进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解决教育不平衡带动解决其他方面的不平衡。”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本版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关注极小规模村小、城乡联结机制、省份援助帮扶,探路教育均衡发展。

  ——编 者

  一两名老师、八九个孩子,偏远山区依然有一些这样的教学点,有人形容这是“极小学校”。他们因何坚守?未来如何发展?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了云南几所“极小学校”。

  选择留守

  方便孩子们就近入学

  皮肤黝黑、两鬓花白,脸上带着些许被岁月镌刻的皱纹,57岁的李伟扎根云南建水县甸尾乡期租碑小学已有36年。让他自豪的是,从教30多年,附近村子没一个辍学的孩子。如今,隔年招生的6个一年级学生,再加上学前班的4个孩子,是李伟全部的学生。

  20世纪70年代初,期租碑村的学校师生达200多人,还办过初中。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期租碑小学也还是一所有5个年级的完全小学。李伟依然清楚地记得,1985年他前往期租碑小学报到时,全校4名老师、120名学生的热闹场景。

  不过,随着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招收的学生越来越少,老师也跟着一个个调走。李伟主动选择了留守,他说:“自己村子的学校,自己都不乐意待,外来的老师更留不住。”

  目前,甸尾乡保留的“一师一校”教学点仅有期租碑小学和高楼寨小学两个。实际上,这样的“一师一校”教学点,在云南已不多见。不过,也有的县区由于地形交通等限制,仍然保留了较多“极小学校”。红河县统计,当地目前有41个“一师一校”教学点,共4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84人,校均学生14.24人,其中在校学生少于10人的教学点有18个。

  保留“一师一校”教学点的地方,多半为交通不便的偏僻山区。在大理市挖色镇,挖色完小的白柳箐小学只有2名教师、9名学生;大成完小花椒箐小学仅1名教师、4名学生。挖色镇中心校校长赵立标说,学校也曾多次劝说学生家长,送学生去16公里外的挖色完小和8公里外的大成完小读书,但仍有家长选择让学生留在家附近读书。

  记者调查发现,“一师一校”教学点的孩子几乎都是留守儿童,大多在读低年级,而教学点所在的村子多半与最近的集中办学点距离较远。“要是寄宿,孩子太小生活还难以自理;可要走读,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接送也不方便。”李伟说。

  丰富课堂

  老师对教学格外用心

  “一师一校”教学点的学生虽少,但老师对教学依然格外用心。

  李伟为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带孩子们春游“找春天”。学生问他:“春天怎么找?”李伟指着树上嫩绿的新叶说:“你们看,春天在松树枝上。”就这样,学生们寻找着春天,他们说,春天在溪水的欢歌里、在花儿的点头里、在春风的暖意里……学生们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让李伟欣喜不已。

  教室里,广南县莲城镇坝汪村落松地小学教师农加贵正在给学生上课。农加贵说,现在上课稍微轻松些,都是五年级的学生,前几年学生多,给几个年级的学生一起上课,要用“复式教学法”。“上课时,五年级学生先预习或者做作业,我给三年级学生上课;三年级学生复习时,我再教五年级学生新知识。”农加贵解释:“有时低年级学生把高年级内容都学会了。”

  “小学课程内容并不难,关键看老师怎么教。‘一师一校’教学点虽然老师少,学生也少,但老师能关注到每个学生。”广南县教育体育局办公室副主任黄座富说,农加贵和学生打成一片,孩子信任他、喜欢他,学习兴趣高,成绩自然不错。

  去年9月,落松地小学迎来头一位女老师朱丽丹,除了教她的本专业数学,还教孩子唱歌、跳舞、打球,让孩子的校园生活丰富不少。

  完成正常教学任务以外,老师也在想办法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白柳箐小学教师李为国除了每周上30节课,还兼顾开展运动会、歌咏比赛、书画展览、阅读活动、故事会等课外活动。

  35年来,和李为国搭档的教师换了十几个,而他在白柳箐小学的根越扎越深。李为国说:“教育是良心事业,只要学校继续办下去,我就要上好每节课。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我就教下去。”老师坚守,学生努力,李为国任教的班级,学年末测评成绩在镇上总是数一数二。

  老师努力,政府也给力。近年来,许多“一师一校”教学点的硬件设施逐渐完善。如今,白柳箐小学不但有了一栋330平方米的二层教学楼,食堂、多媒体教室、体育设备也一应俱全;期租碑小学也配备了电脑等数字化教学设备。

  优化设施

  进一步提升教育水平

  杨晓三是从红河县阿扎河乡瑶寨村瑶寨小学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后来又成了瑶寨小学的老师,一教就是27年。“我的优势就是能用双语教学,让刚上学的瑶族孩子学知识的同时,慢慢掌握普通话。”杨晓三说。

  目前杨晓三是瑶寨小学唯一的老师。孩子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孩子。被问起对他的评价,二年级学生李沙妹大声地说:“杨老师是天下最好的人。”然后捂着嘴害羞地跑开了。

  在大山深处,对于那些只有爷爷奶奶相伴的孩子来说,“一师一校”教学点的存在,方便了他们就近入学,也为他们完成学业、进而走出大山搭起了桥梁。

  赵立标坦言,单从学习成绩来看,白柳箐小学的学生和镇里的学生没有多大区别,但从长远来看,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是希望学生们能到挖色完小和大成完小读书。

  对于极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有人也有担忧:一个能力好的老师、一套价值不菲的多媒体教学装备,如果配置在10多个人的教学点,得不到最大化利用;可如果不配置,教学点学生的公平受教育权又得不到保障。

  红河县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对于“一师一校”等极小规模学校,集中办学确实有助于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利于孩子全面发展,“从长远看,学龄儿童人数在10人以下的教学点可以考虑撤并,安排就近入学,距离远的可以住宿;但只要保留下的教学点,都应该加快学校教育教学及生活设施建设,关注老师心理健康,尽可能提升教育水平。”

本报记者 杨文明

  • 相关阅读
  • 教育部:支持香港推进有关课程改革 开展国家安全教育

      中新社北京3月31日电 (黄钰钦)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宋德民3月31日在北京表示,教育部将全力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推进有关课程改革,在学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组织国情教育活动。  当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关于加快建...

    时间:03-31
  • 人民论坛网评:不问“出身”抓创新求突破

      人民论坛网评 | 不问“出身”抓创新求突破  3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福州考察调研时强调,“十四五”时期我们国家再往前走,必须靠创新,随大流老跟着人家是不行的。现在就看谁能抢抓机遇,谁有这样的...

    时间:03-31
  • 人民论坛网评:领导干部要做家风建设的带头人

      人民论坛网评 | 领导干部要做家风建设的带头人  国是千万家。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风建设对国家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还关乎政风。领导干部能否对家庭怀有责...

    时间:03-31
  • 国家卫健委工作组已抵达云南瑞丽

      总台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派出工作组到云南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工作组一行今天(3月31日)中午已到达瑞丽。(总台央视记者 陈政)...

    时间:03-31
  • 人民论坛网评:将“创新不问‘出身’”落到实处

      人民论坛网评 | 将“创新不问‘出身’”落到实处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抓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都会全力支持”。谆谆话语重达千钧,既饱含着对广大科研人员的亲切关...

    时间:03-31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再发力 16个中央督导组已赴省进驻到位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再发力 16个中央督导组已全部赴省进驻到位  2月27日,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启动。据中国长安网3月31日消息,日前,16个中央督导组已全部赴省(区、市)进驻到位。此次成立的中央督导组,由正部级...

    时间:03-31
  • 教育部:坚决制止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行为

      中新网3月31日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31日指出,要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的招生秩序,强化招生管理工作;进一步严肃招生工作纪律,坚决制止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行为,促进普通高中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教...

    时间:03-31
  • 北京市教委通报校外培训机构存在不合规问题

      中新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 杜燕)新学期开学以来,北京有序恢复了一批校外培训机构的线下教学活动。今天,北京市教委表示,在近期开展的执法检查中,相关区部分恢复线下教学活动的校外培训机构被发现仍存在不符合...

    时间:03-31
  • 中新网评:让新冠病毒溯源回归科学

      中新网3月31日电 题:让新冠病毒溯源回归科学  作者:李双南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报告认为,新冠病毒“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人。联合专家组在报告中对下一...

    时间:03-31
  • 学习网评:荡涤污垢,方能保一方平安

      马若虎  日前,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参加大会的受表彰、受嘉奖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这是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先进典型和英雄...

    时间:03-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