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祭先烈 学党史 走好新长征路

2021-04-04 03:59:54

来源:光明日报

  祭先烈 学党史 走好新长征路

  清明时节的井冈山,重峦凝翠、杜鹃花红。4月1日,江西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暨专题读书班在这里举行。

  一早从省会南昌集体乘坐高铁到达井冈山后,参加此次学习和专题读书活动的江西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江西省法院、省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便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敬献花篮。

  1927年9月底,秋收起义之后的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革命第一个红色根据地,由此开辟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道路。在这条伟大的道路上,无数先烈前赴后继、奋勇前行。

  烈士陵园纪念堂的革命烈士英名墙上,镌刻着15744名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的先烈的姓名,还有3万多名烈士没有留下姓名,圣洁的无名烈士碑无声铭记着他们的不朽功名。一位位先辈的英雄事迹,深深感染、激励了与会同志。在烈士陵园悼念大厅,江西省委书记刘奇上前整理花篮缎带,与大家一起三鞠躬,深切祭奠缅怀革命先烈。随后,面对鲜红的党旗,刘奇领誓,与会同志举起右拳庄严重温入党誓词。

  当天的学习活动中,江西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专题读书班成员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再次感悟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感悟党的初心与使命。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陈胜华向大家讲解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

  “我们来井冈山追根溯源,就是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强大力量,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努力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刘奇说。

  “如今的天啊,日新月异,我默默地向您致敬。在您流血瘗骨的地方,长出了一朵可爱的花儿……”在南昌市东湖区赣江之畔的下沙窝方志敏广场,该区四套班子领导和党员群众代表300余人会聚于此,举行“红色走读·永远跟党走暨可爱的中国·清明诗歌会”活动,以纪念方志敏烈士的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如今的中国,已经超出了父亲的期待。”参加活动的方志敏烈士女儿方梅说,“父亲一定会说,如今的年轻人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哎呀嘞,唱起山歌忆征程,遥想当年泪盈盈。轻轻一声哎呀嘞,不忘当年炮火声。一首山歌三个师,山歌声声高如云。山歌伴着捷报飞,模范兴国扬美名……”在原中央苏区赣南兴国县,少先队员们开展了“山歌献先烈,白船寄哀思”活动,他们来到将军园、潋江河畔祭奠革命先烈,用献鲜花、唱山歌和放纸船等文明祭扫方式来缅怀先烈,向革命先烈们表示深深的怀念。

  “我们学习党的百年历史,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自觉以先烈先辈为镜,始终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继往开来走好新长征路,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刘奇说。

  (本报记者 胡晓军)

  • 相关阅读
  • 全国少先队员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全国少先队员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记者黄玥)记者4日从共青团中央了解到,清明期间,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退役军人事务部动员各地少先队员到全国登记在册的5000多处烈士纪念设施开展...

    时间:04-04
  • 21世纪所有“清明”不在4月4日就在4月5日,前者69次后者31次

      21世纪所有“清明”不在4月4日就在4月5日,前者69次后者31次  新华社天津4月4日电(记者周润健)4月4日21时35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天文科普专家指出,21世纪100年中的所有“清明”不是在4月4日就是...

    时间:04-04
  • 海峡两岸同步举行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新华社西安4月4日电(记者孙正好)辛丑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4日在陕西延安黄陵桥山广场举行,台湾地区同步举行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并进行两岸公祭视频连线直播。  当天上午9时50分,典礼正式开始,现场击鼓鸣钟...

    时间:04-04
  • 文明祭扫是最美的风景——清明祭扫清风扑面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题:文明祭扫是最美的风景——清明祭扫清风扑面  新华社记者  芳草绿野细雨纷,又是清明哀思时。每年四月初的清明节是中国老百姓最重视的传统祭祀节日之一。近几年,在国家“文明祭扫”的...

    时间:04-04
  • 跨越山河寄哀思——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英烈见闻

      新华社沈阳4月4日电(记者陈梦阳、于也童、白涌泉)4日,清明节。沈阳碧空如洗,苍松翠柏掩映下的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一片肃穆。  “亲爱的父亲,今天是您离开我的第25185天。69年前,您离开我的时候我只有9岁,...

    时间:04-04
  • 与烈士“相守”37年的“英烈寻亲人”

      新华社天津4月4日电 题:与烈士“相守”37年的“英烈寻亲人”  新华社记者 尹思源  天津市烈士陵园里,苍松翠柏,绿树成荫,纪念碑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庄严肃穆。一大早,顾连成就来到烈士骨灰馆,为烈士们擦...

    时间:04-04
  • 每一个牺牲都应被铭记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题:每一个牺牲都应被铭记  新华社记者张汨汨、王君璐、邰思聪  吕伟一直觉得,古人将墓祭定在清明时节,是有用意的——杨柳返青,杏花开满山坡,却常伴烟雨濛濛。在吕伟眼里,此时的平北...

    时间:04-04
  • “盛世如你所愿”——清明之际的追思和告慰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题:“盛世如你所愿”——清明之际的追思和告慰  新华社记者李斌、乌梦达、邰思聪  清明节,人们缅怀先烈。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这个清明节意义尤为特殊。从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

    时间:04-04
  • 初心长留天地间——献给百年来奉献牺牲的中国共产党人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题:初心长留天地间——献给百年来奉献牺牲的中国共产党人  新华社记者丁小溪、胡浩、高蕾  清明至,祭英魂。  那一串串永不褪色的名字,璀璨了历史的星空,标定了精神的坐标。  他们...

    时间:04-04
  • 李大钊后人及社会各界祭英烈:追寻“青春中华”之理想和信仰

      中新社北京4月4日电 题:李大钊后人及社会各界祭英烈:追寻“青春中华”之理想和信仰  中新社记者 杜燕  一袭长袍,儒雅质朴;背负双手,傲然挺立;浓眉大眼,目光如炬;两撇长须,从容沉着。  走进坐落于...

    时间:04-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