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雷锋精神代代传

2021-04-04 05:39:34

来源:人民日报

  雷锋精神代代传(红色之旅·百年记忆)

  影像中国

  雷锋的名字,永远写在了春天里;雷锋的精神,持续传颂在神州大地。清明时节,各地以各种形式纪念雷锋,缅怀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战士。

  螺丝钉精神哪里来

  湖南长沙望城区的湖南雷锋纪念馆,以雷锋同志原名命名的正兴广场上,一座麻石雕刻的塑像巍然屹立。不少市民和游客,或于雕像前肃立注目,或献上鲜花并深深鞠躬。

  广场东侧,一座恢宏的红色格栅装饰的建筑上,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格外引人瞩目。建筑内,便是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立体呈现了雷锋同志22年的生命时光,讲述了他“平凡的人生”“伟大的精神”和作为“永远的榜样”给后来者带来的启迪。

  “1940年12月,雷锋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望岳乡(现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一个贫苦的家庭,原名雷正兴。”纪念馆文物档案管理员郑惠君,正在讲解。

  雷锋幼年命运悲惨,不满7岁成了孤儿,后被亲属收养,幸运存活。这段经历,给他留下了沉痛的记忆。雷锋曾在日记里写道:万恶的旧社会,就是这样的黑暗、无情和残酷。

  新中国成立后,雷锋从苦难的童年,跨入幸福的少年——不但生活有了依靠,还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得到了免费读书的机会。雷锋勤奋好学,顺利完成了学业。1956年,荷叶坝完小的毕业典礼上,雷锋在发言中立志要当一个“好农民”“好工人”“好战士”。这句诺言,在他随后的人生选择中,一一践行。

  “雷锋的成长过程中,当时的望城县委书记张兴玉,对他影响至深。”郑惠君说。

  雷锋从学校毕业后,回村当了记工员,随后又被推荐至乡政府和县委机关做通讯员。在县委工作期间,朴实上进又吃苦耐劳的雷锋,受到了很多人的关爱。在张兴玉的影响下,雷锋接触到了《毛泽东选集》等书籍。积极汲取营养的他,在思想和行动上更加进步。张兴玉言传身教,也引导着这个进步的少年。

  场馆里,一座雷锋听张兴玉讲故事的雕塑前,郑惠君停下了脚步,“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争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这种“螺丝钉精神”之所以能在雷锋心里扎下根,就源于雕塑再现的场景——当时,还在县委工作的雷锋跟着张兴玉外出,看到地上有颗生锈的螺丝钉,就一脚踢开。张兴玉却捡起螺丝钉装进了口袋。几天后,雷锋要到一个农机厂送信,张兴玉将螺丝钉交给雷锋,说:“我们国家底子薄,要搞建设,就得艰苦奋斗;一颗螺丝钉,别看它不起眼,但缺了它,机器就不能运转;就像你这个公务员,别看职务不高,缺了你也不行,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发挥螺丝钉的作用。”

  一席话,说到了雷锋心里,后来,他又将这个故事,分享给更多人听。

  “雷锋善于学习,更懂得感恩。”郑惠君说,“在党的关怀下成长的雷锋,饱含崇高理想信念,积极地回馈奉献社会,用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感召着他身边的所有人。”正兴广场上,一排呈八字形展开的门楼,像一列长长的火车,看到这里,人们就不自禁地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故事传颂。又到清明,雷锋同志牺牲59年后,雷锋精神还在处处传承。

  好事从小事做起

  每年3月,全国各地的观众专程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聆听雷锋事迹,学习雷锋精神。刘思雯,大学毕业后到这里工作有3年多了,讲解中,不少展品背后的故事让她动容。

  展厅一角,一辆推土机停在煤堆前,雷锋的蜡像在车厢门口,脖子上挂着毛巾,脸上绽放笑容,推土机后的背景墙上画着一座厂区……这个场景名为“爱岗敬业的推土机手”。刘思雯介绍,1958年雷锋毅然报名参加鞍钢建设,同年11月,他被分配到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学习开推土机。由于个子小,厂里建议雷锋开小型推土机,但他为了多生产,坚持开这台重型推土机。车厢里,坐着就看不到车铲,站又站不直,每天只好猫腰工作,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但他没喊过一声苦、一声累。“后来,鞍钢决定在辽阳建立焦化厂,雷锋又积极报名。无论雷锋走到哪,都像一颗螺丝钉,钉在那里发光发亮。”刘思雯说。

  1960年5月,抚顺市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成立,雷锋想到公社刚成立会有许多困难,就把自己积攒的200元钱全都取了出来,到公社捐款。在雷锋储蓄存折的展柜前,刘思雯说,雷锋在部队,每个月有6元津贴,除了交党费、买书和必要生活用品外,结余全部被他存到储蓄所或买了公债。

  “当时,公社领导考虑小战士能攒下这些钱很不容易,就劝雷锋把钱寄回家里。雷锋说自己是孤儿,是党和人民培养他长大的,他的部队驻扎在望花区,望花区就是他的家,这钱就是给家里人用的。公社领导被深深打动,最终只收下了100元。”刘思雯说。

  “1959年底,我和雷锋一起在辽阳报名参军,当时,雷锋在去体检的车上就非常高兴、非常活跃,我们一直被他的情绪感染着。下车后他没像我们一样聚在一起唠嗑儿,而是帮各个科室按名单喊人。”说起雷锋参军经历,雷锋的亲密战友、80岁的乔安山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1960年1月8日,雷锋正式入伍。乔安山和雷锋分到了一个班,见证了雷锋精神孕育成形的点点滴滴。“一次,我们开车执行任务,车到抚顺北大岭最陡的坡时,我踩油门往上冲,刚拐过弯,雷锋班长就让我停车。原来,有几位群众在推装满菜的手推车,上坡推不动了。班长就跑过去帮他们推。”

  说起这件小事,乔安山说,“我也看到那几个人在前头推车挺费劲,但我想的是怎么先把自己的车开过去,而班长却先想到怎么帮助有困难的人。他告诉我,帮助别人得从小事开始,习惯了,才能看到更多事,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里走出两代雷锋

  “我最后一次见雷锋,是在1962年8月,他牺牲前的一周。那天我和几名同学在文具店门口遇到了他,他鼓励我上了初中后也要加倍努力学习。”雷锋辅导过的学生、72岁的韩颂东回忆,1960年10月,雷锋被聘请为抚顺市望花区建设街小学(现雷锋小学)校外辅导员,经常到学校辅导、鼓励她们,带领孩子们参加义务劳动。

  如今,韩颂东从抚顺技师学院德育办公室主任的岗位退休后,积极参加学雷锋志愿活动,坚持每年回到雷锋小学为孩子们讲述雷锋的故事,坚持定期到雷锋纪念馆当志愿者。她说:“我就是以雷锋为榜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不只是韩颂东,60年来,抚顺市始终坚持不懈学雷锋。如今的抚顺,学雷锋活动时间长、亮点多、累积深、影响大、重创新,凡人善举层出不穷。全市现有学雷锋志愿者24万余人,志愿服务组织1600多个,荣获全国、省、市级学雷锋先进个人达1000余人,学雷锋先进集体达700多个。

  1959年冬,雷锋因参军和时任辽阳市兵役局政委的余新元相识。今天已98岁的余新元说,初次见面,瘦小的雷锋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后来接触中,余新元逐渐了解了这个热心肠、眼睛里总是有干不完的活的小伙子,也体会到雷锋应征入伍的决心。

  当时,为确保部队满员,每100人要额外补8个预备名额,1960年1月8日,雷锋成为预备名额里的最后一名,如愿穿上了军装。临行前,雷锋再一次来到了余新元的家。

  “他穿上军装后郑重给我敬了个礼,然后从上衣兜里掏出他当兵留影的一张照片,背面留字‘赠给亲爱的余政委留念,雷锋60年元月3号。’”余新元哽咽地说,“别的我都捐了,就这张照片,一直自己珍藏着。”

  不只是雷锋,余新元还是“当代雷锋”郭明义的入伍介绍人。因为工作关系,余新元与鞍钢干部、郭明义的父亲郭洪俊非常熟悉,了解到郭明义打小就知道雷锋、孟泰,曾担任过学校的团委委员。“我说他是个好苗子,就推荐他参军了。”余新元说,1967年1月,郭明义和自己的偶像雷锋一样,成为鞍钢200多名新兵中的一员,正式入伍。

  余新元也成了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离休后的38年间,为弘扬雷锋精神,即使是做过两次大手术,依然坚持走上报告席,弘扬雷锋精神,总计报告4300多场。

  (本报记者申智林、胡婧怡、刘佳华采写,人民网记者邱宇哲参与采访)

  版式设计:张芳曼

  • 相关阅读
  • 梨花风起正清明 家祭无忘告英烈

      梨花风起正清明 家祭无忘告英烈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题:梨花风起正清明 家祭无忘告英烈  新华社记者闵尊涛、郑明鸿、崔力  手捧一束鲜花、追忆一个名字、讲述一段故事……清明时节,全国各地以不同的方式...

    时间:04-04
  • 用忠诚守护人民城市——追记上海刑警、“二级英模”钱海军

      用忠诚守护人民城市——追记上海刑警、“二级英模”钱海军  新华社上海4月4日电 题:用忠诚守护人民城市——追记上海刑警、“二级英模”钱海军  新华社记者朱翃  2020年5月10日,时任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

    时间:04-04
  • 全国少先队员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全国少先队员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记者黄玥)记者4日从共青团中央了解到,清明期间,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退役军人事务部动员各地少先队员到全国登记在册的5000多处烈士纪念设施开展...

    时间:04-04
  • 21世纪所有“清明”不在4月4日就在4月5日,前者69次后者31次

      21世纪所有“清明”不在4月4日就在4月5日,前者69次后者31次  新华社天津4月4日电(记者周润健)4月4日21时35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天文科普专家指出,21世纪100年中的所有“清明”不是在4月4日就是...

    时间:04-04
  • 赏花、踏青、跨省游——清明假期旅游市场再现高峰

      赏花、踏青、跨省游——清明假期旅游市场再现高峰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题:赏花、踏青、跨省游——清明假期旅游市场再现高峰  新华社记者余俊杰、周文冲、陈爱平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时间:04-04
  • 86年,无名墓碑,无私守护……

    白发苍苍、腿脚不便却要爬上高高的台阶扫墓、除草、擦拭墓碑这位老人是谁?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  25048名先烈长眠于此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坐落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

    时间:04-04
  • 扫码接力 为英烈们献花

    又是清明年复一年的思念壮丽山河风雨中已经走过百年又是清明年复一年的呼唤流金岁月大地上依然写着你的英名又是清明年复一年的祭奠星光闪耀天空下你就是前进的方向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集文献纪录片《山...

    时间:04-04
  • H5|今年清明节,请帮家乡的烈士寻亲

      H5|今年清明节,请帮家乡的烈士寻亲我国现有196万余名登记在册的烈士他们中,有人仅留模糊照片有人一直找不到亲属“为烈士寻亲”活动正在进行今天,请你帮家乡的烈士寻亲为烈士做一件事用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

    时间:04-04
  • 为有牺牲多壮志——“高极”之上的精神高地

      新华社拉萨4月4日电 题:为有牺牲多壮志——“高极”之上的精神高地  新华社记者翟永冠、张兆基、格桑朗杰、田金文  4月4日,清明时节,西藏阿里的党员干部、解放军、学生及群众,聚集狮泉河烈士陵园,祭奠...

    时间:04-04
  • 海峡两岸同步举行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新华社西安4月4日电(记者孙正好)辛丑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4日在陕西延安黄陵桥山广场举行,台湾地区同步举行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并进行两岸公祭视频连线直播。  当天上午9时50分,典礼正式开始,现场击鼓鸣钟...

    时间:04-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