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以人民为中心:民主技术创新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服务理念

2021-04-07 13:38:06

来源:中国理论网

  以人民为中心:民主技术创新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服务理念

  【编者按】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党“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治理有效是基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主技术创新通过主体、组织、制度、技术、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和完善,赋予乡村治理更多的治理能量,提高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效率。从具体的实践进路来看,民主技术创新应当着重把握理念发展方向,确立基层民主技术创新的服务理念、权力理念、价值理念和行动理念。奋进新时代,如何构建民主技术创新与乡村治理有效融合的理念机制,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有效实现。为此,中国理论网特推出解读书摘,以飨读者。

  以人民为中心,是民主技术创新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价值定位和发展界限。民主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不仅是为了追求治理的工具性价值,单纯地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民主技术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和增进人民群众的民主权益和福祉。在乡村基层社会,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基层民主技术创新的核心标准,也是指导和规范民主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价值维度。乡村基层民主技术创新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才能够保证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初衷得以实现,才能促进基层民主技术的创新成果能够为广大村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从而将民主技术创新的成果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事实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旨归,有着丰富和深厚的理论渊源。马克思认为,历史活动是人追求自身目的的活动,整个历史过程是由活生生的人民群众本身的发展所决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对中国传统“民贵君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孟子认为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人民比君主更加重要;《荀子·哀公》篇中述: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对推进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原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本价值不仅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价值遵循,也是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将其融入治理现代化的全过程。民主技术创新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关键在于转变行政服务理念,尊重并凸显村民群众“当家人”的主体地位。

  第一,激发村民群众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参与积极性和主体活力。现代“治理”概念中核心要求是人民的参与,这一核心要求不仅是未来治理模式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治理价值导向和目标导向的要求。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民主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硬件支撑,也使得诸多的民主技术形式能够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以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方式为村民群众所感知,并加大服务村民群众的力度。随着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逐渐转变,新型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基层群众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实现了话语权、知情权和表达权的提升,以行政权力为中心的传统治理模式逐渐向以人民参与为中心的新型治理模式转变。另一方面,推进乡村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善治。善治的过程是一个还政于民、公共权力向社会回归的过程。乡村治理现代化意味着要构建一种人民广泛参与,行政权力与人民以及其他参与主体上下互动,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新型管理模式、管理结构。基层民主技术创新要紧密地围绕这一目标,通过制度、机构和组织的创新,保证村民群众和各社会组织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和广泛地参与到乡村治理活动当中,贡献自身的力量,共同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第二,构建以人民满意程度和公共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化基层治理供给体系。现代公共服务理论强调政府要服务于公民,更加强调基层治理的“服务”属性,即要构建服务型政府。现代政府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主体,不仅要履行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种基本职能,更重要的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需求。相比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现代公共服务理论更加强调公民通过对话,形成并表达共同的价值需求与利益需求,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要积极回应公众的公共需求,政府与公众通过“表达—回应”循环机制,逐步形成稳定、协调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服务型政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标志,服务型政府建设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项基本要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出发点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与发展红利,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和满意度。所以,政府要积极构建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政策制定与执行体系,拓展公众利益表达的渠道和手段,并及时、充分回应公众的利益表达。此外,构建以用户满意度为准绳的公共服务评价标准,通过多种手段积极收集公众意见,并及时归纳、汇总,同时加强对基层治理服务评价标准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构建科学完备、切合实际以及易于操作的评价标准,保障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的提升。

  第三,在每一次基层治理实践中,都要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不是虚幻的、空洞的,而是在基层治理实践中要得到充分的表达和践行。首先,党政领导干部要自觉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由于我国独特的权力“授予—委托”机制,导致领导干部在行政体系中的权力、影响力处于行政体系中央地位,领导干部的示范效应进一步得到增强。在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逐步内化过程中,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效应必不可少。其次,政府工作人员在基层治理实践中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个人权利,充分保障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表达途径。最后,要坚持人性化治理。在基层治理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人性”这一因素,有助于提升公共权力的权威性以及公众对公共权力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实现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共赢。

  本文摘编自《基层民主技术创新与乡村治理绩效研究》一书。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理论网

  • 相关阅读
  • 被指“违规多占政策性住房”的住建部落马官员陈伟被公诉

      中新社北京4月7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法规司原副司长陈伟涉嫌受贿,被检方依法提起公诉。  检方起诉指控称,被告人陈伟利用担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物业管理处处长、物业服务市场...

    时间:04-07
  • 美“麦凯恩”号驱逐舰穿航台湾海峡 东部战区回应

      中新网4月7日电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官方微博消息,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张春晖就美“麦凯恩”号驱逐舰穿航台湾海峡发表谈话表示,4月7日,美“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穿航台湾海峡。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全程...

    时间:04-07
  • 宋涛出席中国同叙利亚执政党首次干部网络研修班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7日出席中国共产党同叙利亚复兴党首次干部网络研修班,宣介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成就和经验,并同叙复兴党中央领导机构成员达哈莱就深化传统友好、加强党际交往、...

    时间:04-07
  • 【红领巾爱学习】南昌城头的枪声

      翻开历史画卷,重温峥嵘岁月。1927年,第—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南昌起义”就是在这样的特殊节点,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

    时间:04-07
  • 埃及未来几天将再次接收中国国药疫苗

      埃及未来几天将再次接收中国国药疫苗  据埃及当地媒体6日报道,埃及卫生与人口部证实,埃及在未来几天内将再次接收中国国药疫苗。此前,埃及已经收到两批来自中国的国药疫苗。  埃及卫生和人口部官方消息说,...

    时间:04-07
  • 外交部:中国减贫实践表明贫困并非不可战胜

      外交部:中国减贫实践表明贫困并非不可战胜  4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昨天中方发布了《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分享了中国减贫经验。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

    时间:04-07
  • 一季度投资163.67亿元 浙江多个重点交通项目迎来新进展

      中新网杭州4月7日电(胡亦心 苏志敏)4月7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到位,湖杭铁路控制性工程浙江杭州西站24米高架、13.26万平方米候车层地面浇筑全面完成,杭州亚运会配套工程杭州西站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近...

    时间:04-07
  • 外交部列举美国人权五宗罪:人权遮羞布早已遮不住其作过的恶

      外交部列举美国人权五宗罪:人权遮羞布早已遮不住其作过的恶  4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就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的涉疆言论作出回应。  赵立坚指出,我们多次说过,所谓新疆“种族灭绝”...

    时间:04-07
  • “中共为人民谋福利的例子我能举出很多很多”——英国共产党总书记眼中的百年中共

      全球连线 | “中共为人民谋福利的例子我能举出很多很多”——英国共产党总书记眼中的百年中共  新华社伦敦4月7日电 如何用一句话概括你眼中的中国共产党?英国共产党总书记罗伯特·格里菲思的回答是:“这是一...

    时间:04-07
  • 国家开放大学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 乡村振兴学院揭牌

      中新网北京4月7日电 (马帅莎)“互联网+”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座谈会7日在国家开放大学召开,会上举行了国家开放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揭牌仪式。  记者从会上获悉,国家开放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6日获得联合国教...

    时间:04-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