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数字乡村 释放潜能(倾听·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1-04-09 14:40:09

来源:人民日报

  数字乡村 释放潜能(倾听·乡村振兴新动能)

  数据来源:工信部、商务部

  制图:张芳曼

  核心阅读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达98%以上,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乡村通信设施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不断拓展,智慧农业、智慧物流等数字化转型,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菠萝种植户韦海龙用指尖划动手机屏幕,“香水菠萝地头收购价3元一斤。”在线订阅的收购行情了然于胸,韦海龙盘算着联系哪位收购商上门收果。

  柑橘种植户郭昌福在手机上就把农活干了:“点一点,果园里就开始自动浇灌了。现在,没把子力气,也能干农活啦!”

  如今,手机成了农民的“新农具”。“订阅”“流量”“上网搜”对于农民来说已经不再陌生。而这背后,是我国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是数字乡村建设的持续发展。当前,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达98%以上,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乡村通信设施不断完善,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APP层出不穷,智慧农业、智慧物流等数字化转型,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村村通网惠民生

  “90元包月,能看电视,还能上网看视频,不限流量,想看多少看多少。”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镇保满村,电信公司的工程师黄木新拿出方盒大小的路由器,向村民解释装宽带的各种好处。

  “流量和水费一样吧,要是忘了关,得多掏钱吧?”村民们却有各种担忧。

  2015年起,海南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启动“光网智能岛”工程建设,推动光纤宽带全岛覆盖。到2016年,昌江县的行政村几乎村村都建有4G基站,可村里装宽带的没几户。昌江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闵英冠说,“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多,接受新事物慢一些。”

  2018年,电商火了起来,十月田镇上汇集的电商把村里的菠萝卖向全国各地。村民们尝到了互联网的甜头,保满村3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村里143户人家几乎家家都装上了宽带。

  最早用上宽带的韦海龙,也在第一时间办了流量包月套餐,手机、电脑、电视都能接上互联网。这部不限流量的手机,成了老韦的小助理。他在线订阅的收购行情每天定时发到手机上。

  开春后,老韦新开的30亩菠萝地,种上了政府发放的帮扶种苗。可头回种金菠萝这一新品种,老韦没经验。于是每遇不解,他就掏出手机。“网上有专家视频指导,我想知道的,上面都有。”老韦下地干活,手机还连着充电宝,寸步不离。

  闵英冠说,5G网络正在向乡镇延伸。更便捷、更高效的网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更多动力。

  “2015年,海南省行政村光纤宽带覆盖仅为40%,4G网络覆盖率只有85%。2017年,全省实现了2573个行政村、3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光纤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2020年,20户以上自然村基本实现光纤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崔淑田说。

  数字平台助产销

  春光明媚,江苏徐州市丰县梁寨镇腰里王村张会广家200亩的苹果园正是修剪枝条的时候,苹果树上已经开出了花。

  “每个苹果都有二维码哩!”张会广说。原来,在这个果园里,施肥、喷药、修剪等操作都会被记录下来,上传到丰县的农业大数据平台上,产出的苹果都会有一个二维码,实现了可溯源。种植流程有了数据库,通过分析还可以建立起当地苹果种植的数据模型,能够进一步提升优果产量。

  “农业大数据平台的搭建,要归功于丰县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目前,我们已建成丰县农业大数据门户网站、丰县智慧农业大屏数据分析平台、丰县农业资源数据概览云图、丰县农业经营主体云图,归集本地涉农数据3.4亿条,实现了系统之间的共享互通,为丰县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丰县公共数据中心主任方军介绍。

  张会广打开手机,在丰县数字平台点击“数字农业”板块,市场资讯、数据报告、监测预警、农业课堂、产销对接等内容实时更新,这些信息由专业的农业领域信息服务商提供,当地的苹果、牛蒡等几种支柱农产品信息一览无余。

  除了助力产业发展,丰县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社会综合治理方面也摸索出数字化路子。全县363个涉农村居、14座垃圾中转站、15座污水处理厂、671个规模养殖场、525条河流通过摄像头实现了远程实时监测,有效破解了巡察、取证和管理难题。

  “丰县的数字乡村建设开始于2013年,前期主要放在打破行政壁垒、实现数据共享和采集上。这几年,根据乡村振兴发展的需要,我们对数据进行开发和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使用场景,实现一个平台下的农村党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的多场景应用,让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丰县县委副书记鹿飞表示。

  智慧农业更省心

  眼下,在重庆市璧山区福禄镇红山村,郭昌福的柑橘园迎来了采摘季。家里有50亩的果园,郭昌福没雇人,全靠他和妻子俩人照看。

  “以前,靠肩挑背扛,忙的时候,还要雇十来个人干活。”郭昌福告诉记者,红山村多是小山丘,大型机械进不了山,“那时候觉得,种点果树可真难。”

  不过,现在对郭昌福来说,这些早已不是难事。村里通了网,又建起了5G基站,打开手机,土壤湿度、施肥时间、自动浇水等选项和数据都能看到,方便远程管理,“如今,我们干农活变得轻松了。”

  农村网络设施建设,让郭昌福真正尝到了甜头。这不,马上就到了李子的丰收季,郭昌福家的李子可是出了名的甜,为啥?“利用数据分析和远程控制,原本不好种的‘五月脆’,现在都需要预定呢!”郭昌福笑着说,通过这样的标准化种植、精细化管理,“五月脆”的甜度提升了2到5度,一家人的收入也跟着提高。

  网络铺就的“信息高速路”,让红山村科技感十足。山坡上是小型气象站,风速传感器不停转动。果园里,一台小型机器人穿梭自如,“这可是我们的移动‘管家’,可以采集温度、光照数据,实时控制水果的品质。”当地一家农业公司负责人蔡金东说。

  有了网络数字平台,果农种树不仅仅只靠经验了。有一段时间,红山村的果子销路不好,原因是啥,大伙儿都摸不着头脑。查看网络平台,销售数据和顾客反馈都被记录下来,经过数据分析,他们发现,原来果子皮厚个头大,虽然够甜,吃起来却不方便。于是,红山村的果农们改良种植技术,定期疏果,橘子皮变薄了一点,销量上升了不少。

  如今,重庆市璧山区通过基础设施补短板,着力打造了以5G技术为依托的现代农业体系。此外,璧山区还建立了农业大数据中心,把5万农户、30万亩田地纳入“璧山智慧农业云”。网络数字助力,让山里的果树飘香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本报记者 黄晓慧 尹晓宇 常碧罗

  • 相关阅读
  • 王毅应约同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通电话

      2021年4月9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通电话。  博纳表示,马克龙总统一贯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法方尊重中国国家主权,愿同中方加强对话,深化合作。同时在互信基础上,妥善处理敏感...

    时间:04-09
  • 中方回应菲涉牛轭礁积极言论:两国友好合作远远大于海上分歧

      中新社北京4月9日电 (李京泽)就菲律宾方面有关牛轭礁问题的积极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和菲律宾是友好近邻,两国友好合作远远大于海上分歧。  有记者提问,日前,菲总统府发言...

    时间:04-09
  • 看似“养老游”实则“坑老游” 上海打击涉老旅游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新华社上海4月9日电(记者陈爱平)养老会员支付3199元即可获得4罐“新西兰原装牛初乳”、安徽安庆天柱山“4天3夜品质游”和“广西巴马北海之恋6天5夜尊享游旅游卡”?当心!一些看似诱人的“养老游”可能实则为“坑...

    时间:04-09
  • 官方:坚决遏制滥建山寨文物之风

      中新社北京4月9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9日发布《国家文物局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坚决遏制滥建山寨文物之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近年来,山寨文物成为一些地方吸引眼球、招揽游客...

    时间:04-09
  • 王晨: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王晨在山东调研时强调 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济南4月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7日至8日在山东调研时强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间:04-09
  • 沿着高速看中国:感受多维度发展中的上海

      中新网北京4月9日电 题:沿着高速看中国:感受多维度发展中的上海  作者 刘亮 周卓傲 康玉湛  从鸟语花香的崇明岛中国花博会筹备现场,到孕育着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杨浦滨江,再到外滩边上焕发新活力的百货公...

    时间:04-09
  • 金砖国家和G20先后召开财长和央行行长视频会议

      中新社北京4月9日电 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视频会议、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视频会议近日先后召开。  4月6日,印度接任金砖国家主席国后的首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会议主要就全球经济...

    时间:04-09
  • 赵立坚:中方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同缅甸各方保持接触沟通

      中新社北京4月9日电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同缅甸各方保持接触沟通,推动缅甸局势尽快回稳降温。  有记者提问,缅甸当地媒体报道,中国驻缅使馆首次与...

    时间:04-09
  • 2021年度新文科建设高峰论坛举行 专家学者献策中国新文科建设

      中新网济南4月9日电 (孙宏瑗)2021年度新文科建设高峰论坛9日在济南举行,《全国新文科建设年度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同日发布。与会专家学者分享新文科建设方案,献策中国文科教育创新发展。  “...

    时间:04-09
  • 吴晓军任青海省委副书记

      中新社西宁4月9日电 (记者 张添福)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官方网站9日发布消息,日前,中共中央批准:吴晓军同志任青海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公开简历显示,吴晓军,男,汉族,1966年1月出生,江西泰和人,19...

    时间:04-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