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柏历:我觉得上海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

2021-04-11 19:38:20

来源:新民晚报

  柏历:我觉得上海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

  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新民晚报社共同策划,历时半年精心制作了《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百集融媒体系列产品。

  100位在沪的外国人,讲述他们在中国、在上海生活工作的所闻所见所感。

  今天推出第3期——在上海生活15年的英国人柏历。

  《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第3期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姓名:Julian Blissett

  中文名:柏历

  国籍:英国

  职务: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

  “我先后在很多国家生活过,英国、德国、日本、波兰,以及现在居住的中国。我觉得上海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2021年,是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柏历在上海度过的第15个年头,“上海是全球汽车产业的领军城市,是打造未来出行,推动行业变革的前沿之地。我非常高兴能在上海生活和工作。”

  柏历说,在他的人生经历中,没有哪一座城市如上海这般让他停留这么久,上海已经是他不折不扣的第二故乡了。

  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柏历是个铁杆足球迷,看球之余,自己也会上场一展身手。“时间允许的话,我每周会踢两三回足球。”和柏历一起挥洒汗水的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友人,也有不少上海人,场上阵容非常“国际化”。

  相较于足球,柏历的夫人则更喜欢散步,于是,这对夫妇常常一起在上海街头漫步。2017年与2018年相交之际,黄浦江两岸从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贯通,上海最精华、最核心的黄浦江两岸开放给了所有人。柏历也切身体会到了这一变化,“在过去几年里,上海市政府大力投资,开发公园、滨江岸线等公共区域,那里环境优美,非常适合与家人散步、聊天。我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上海在过去15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柏历还记得2006年刚到上海时,浦东机场还只有一个航站楼,如今,浦东机场已启用卫星厅,T3航站楼也已列入规划。“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如此迅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目标剑指“零排放”

  “碳达峰、碳中和”是当下热议的焦点话题。2020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这项任务对通用汽车与企业掌舵人柏历而言同样重要。

  “最近,通用汽车宣布到2040年计划实现全球产品和运营碳中和,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达成这一目标。通用汽车不仅将在产品上实现零排放,还将在制造环节中实现零排放,这是我们面向未来的郑重宣言。”柏历还透露,未来5年内,通用汽车将对电动车项目投资超过270亿美元,在中国推出的新车型中40%将是纯电动车型。

  好的产品也需要好的展示平台与窗口,在柏历眼中,进博会正是这样一个面向世界的大舞台。如今,参加进博会已经成为了通用汽车一项新的传统。提起第四届进博会,柏历笑着说,“去年我在进博会现场就已经签约,成为了今年的参展商。”

  “店小二”不遗余力

  “从我来中国的第一年起,我就体会到上海和中国政府对企业非常友好,并且十分支持我们的发展。”柏历提到,政府为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务与政策上的支持,包括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保护知识产权等。

  对于营商环境的重视,上海可谓一以贯之、不遗余力。上海市委、市政府表示,政府要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有一件事令柏历印象深刻。

  柏历去年遇到了一个大问题:通用汽车有许多外籍员工在上海工作,但由于疫情原因,他们的家庭成员“被困”家乡,无法来沪团聚。

  “于是我向上海市政府、上海外事办和上汽集团等方面求助,他们给予了很大的支持。”250多名员工家属按规定程序办理签证,顺利抵达上海,严格隔离防疫后,最终阖家团聚。”柏历感叹道,“真是太了不起了!”

  文字:黄佳琪


  • 相关阅读
  • 贪污腐化被判死刑——苏区“反腐第一枪”警钟长鸣

      “源来”如此丨贪污腐化被判死刑——苏区“反腐第一枪”警钟长鸣  新华社南昌4月12日电(记者姚子云 李美娟)1932年5月9日下午,一声枪响划过江西瑞金城西的田野和山冈,震撼了整个苏区。这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

    时间:04-12
  • 郭文海任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理市长

      中新网佛山4月12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佛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鲁毅12日主持召开该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会议决定任命郭文海为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决定接受朱伟因工作调整辞去佛山市...

    时间:04-12
  • 保障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保障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观察)  核心阅读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需要把事前、事中、事后贯通起来,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控源头、管过程、重惩处,有效保障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时间:04-12
  • 【走向我们的2035·百问百答】“十四五”期间中国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编者按:奋进“十四五”,迈向新征程,我们推出“走向我们的2035·百问百答”专栏,细部解读国家发展蓝图,力求聚焦民生关切,把握国家未来脉动。  No.20:“十四五”期间中国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时间:04-12
  • 生物安全法律规制的里程碑

      生物安全法律规制的里程碑  生物安全法正式实施,为我国防范生物安全风险和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标志着我国生物安全法律体系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是生物安全法律规制的重要里程碑。...

    时间:04-12
  • 学党史,总书记强调树立正确党史观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顾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入总结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

    时间:04-12
  • 我们的传家宝丨抗震救灾精神

      1976年7月28日凌晨,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百年工业城市瞬间被夷为平地。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唐山考察时强调,40年前的大地震虽然摧毁了一个城市,但没有摧毁唐山人民和全国军民的坚强意志...

    时间:04-12
  • 繁琐化、虚浮化……基层党建如何避免“自娱自乐”?

      繁琐化、虚浮化、部门化、狭隘化:别让基层党建“自娱自乐”  党组织和党员是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力量。但在一些地方,基层党建工作悖离初衷,“自娱自乐”。某地一次调查问卷,有关形式主义...

    时间:04-12
  • 产教融合技术赋能 职业教育成就“技能改变人生”精彩故事

      我国职业教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成就“技能改变人生”的精彩故事  本报记者 赵婀娜 张 烁 丁雅诵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12日 第 01 版)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

    时间:04-12
  • 支撑高技术产业发展 这台“超级显微镜”不一般

      坐落于广东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服务基础研究,支撑高技术产业发展  这台“超级显微镜”不一般(走近大科学装置②)  本报记者 喻思南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12日 第 19 版)  中子虽小,但产生强...

    时间:04-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