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推动国家公园保护制度落地见效

2021-04-12 10:44:29

来源:人民日报

  推动国家公园保护制度落地见效(势所必然)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的就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为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推动国家公园保护制度落地见效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体制机制。我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国家公园,是指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域或海域。在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国家公园是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具有全球价值、国家象征、国民认同度高等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原有各级各类保护区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碎片化等问题,我国稳步推进国家公园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审议通过,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我国自然保护地按照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高低依次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3类,确立起国家公园的首要、主导、主体地位。同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等国家公园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在实践中,我国坚持国家公园统一设立、规划和评估,推动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实行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或委托省级政府管理,组建统一管理机构,明确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权责。同时,完善国家公园设立标准、空间布局和发展规划。经过努力,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日趋完善。实践证明,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体制机制,能够有效解决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问题,有力保护国家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兼顾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实行国家公园体制是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国家公园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坚持和完善国家公园保护制度,首要任务在于有效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同时科学合理利用相关资源,确保国家公园更好发挥作用。推进国家公园保护制度建设,要兼顾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始终坚持对自然生态系统严格保护、整体保护、系统保护,根据各类自然保护地功能定位合理分区,实行差别化管控、分区管控。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其他区域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真正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在协同高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国家公园的资源优势,在自然保护地控制区内划定适当区域,开展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生态旅游等活动。全面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特许经营制度、完善自然资源所有者参与特许经营收益分配机制等措施,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产品体系,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共建共享。国家公园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和游憩的场所,具有鲜明的公益性。在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我国坚持全民共享,着眼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实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为目标,对相关自然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营机制,健全法律保障,强化监督管理,让国家公园的全民公益性不断得到彰显。一方面,依法依规提高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比例,采取多种措施对自然资源实行统一的用途管制。例如,一些地方对划入各类自然保护地内的集体所有土地及其附属资源,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租赁、置换、赎买、合作等方式维护产权人权益,实现多元化保护。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创新合作治理模式,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健全社会捐赠制度,激发人民群众自然生态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例如,大熊猫国家公园、神农架国家公园在实践中设置公益岗位,优先聘用园内居民为生态管护员;武夷山国家公园发挥生态茶业、生态旅游和富民竹业优势,让人民群众从中受益,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双赢。

  (作者为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 相关阅读
  • 十五年赓续前行 法治浙江从“事”到“制”“治”“智”

      中新网杭州4月12日电(记者 郭其钰)2006年4月,浙江省委作出法治浙江建设的重大决策,率先开始法治建设在省域层面的实践探索。十五年来,该省加强立法引领、坚持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时间:04-12
  • 中国脱贫成就图片展在韩国光州开幕

      新华社韩国光州4月12日电(记者陆睿 杜白羽)“追求美好生活”中国脱贫成就图片展开幕式12日在韩国光州中国友好中心举行,来自光州市和全罗南道政府机关、教育界、经济界等20多位人士出席。  中国驻光州总领事张...

    时间:04-12
  • 【疫后重振看湖北】英雄的湖北:浴火重生 再创辉煌

      2020年是湖北历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容易、极其难忘的一年。湖北人民历经生死患难、离别重逢,荆楚大地扛过艰难险阻、大战大考,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疫去春回,草长莺飞。  2021年4月1...

    时间:04-12
  • 水利部与河南周口市就地下水水位变化开展会商

      中新网4月12日电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4月8日,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监督司与河南省周口市人民政府,就地下水水位明显下降问题开展会商。这是自全国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变化通报以来,水利部与有关地级人民政府开展的...

    时间:04-12
  • 笑起来真好看 | 在梁家河,习近平当过扫盲班老师

      编者按: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

    时间:04-12
  • 广东汛期或发生旱涝急转 珠江委会商研判部署水旱灾害防御

      中新网广州4月12日电 (记者 王坚)据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12日消息,该委已举行会商,分析研判2021年珠江流域汛期洪旱趋势,安排部署2021年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据预测,2021年珠江流域水文气象年景总体偏差,汛...

    时间:04-12
  • 国际载人航天日到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记者胡喆、陈席元)“出发吧!”这是60年前的今天,27岁的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火箭点火升空时发出的豪言壮语。  1961年4月12日9时07分,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加加林乘坐...

    时间:04-12
  • 一场特别的“春天之约”:外交部向世界讲述湖北的故事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题:一场特别的“春天之约”:中国外交部向世界讲述湖北的故事  作者 黄钰钦 郭超凯 梁婷  冬去春回。在春暖花开之时,湖北武汉迎来“解封”一周年的日子。而千里之外的北京,一场特别的...

    时间:04-12
  • 王勇: 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王勇出席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动员部署会时强调 坚持以查促改 落实责任措施 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 2020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动员部署会12日在京召开,国务委员...

    时间:04-12
  • 【我在中国当大使】"坚决抵制对中国'侵犯人权'的恶意指控"

    尼泊尔驻华大使马亨德拉·巴哈杜尔·潘迪近照。 海外网 付勇超摄  尼泊尔与中国是邻居,喜马拉雅山脉将两国紧密相连。清澈的水流从喜马拉雅山上顺流而下,一路流向尼泊尔和中国。尼中历来睦邻友好。  历史上,中...

    时间:04-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