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胜利油田累计生产原油占我国同期陆上原油产量1/5

2021-04-18 07:18:15

来源:人民日报

  胜利油田发现60年来,累计生产原油占我国同期陆上原油产量1/5

  为祖国贡献更多石油

  本报记者 丁怡婷

  《人民日报》( 2021年04月18日 第 02 版)

  日产8.1吨工业油流喷涌而出!1961年4月16日,华北地区第八口探井——华八井有了全新发现。“华北无油论”因此打破,胜利油田由此诞生。

  1964年,黄河两岸、白花花的盐碱地上,1万多名来自大庆、玉门等地的石油人,打响了华北石油大会战;1965年,坨11井喜获日产1134吨高产油流,我国第一口千吨井诞生;1978年,生产原油1946万吨,建成全国第二大油田……

  60年来,胜利油田共发现油气田81个,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5.87亿吨,累计生产原油占我国同期陆上原油产量1/5,累计实现收入2.39万亿元、利税1.03万亿元。

  说起这一组组数据,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孔凡群很自豪:“这是胜利油田坚持产业报国,聚焦价值引领、创新驱动,不断提升油气主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结果。”

  持续创新,油藏分散也能增储上产

  勘探开发是油田的“饭碗工程”。但在囊括了全球2/3以上的油藏类型、被称为“地质大观园”的胜利油田,可没有这么容易。“油藏分布非常分散,七零八落。”胜利油田首席专家束青林说。

  油藏分散如何找油?靠创新。

  2017年,埕北313井获得日产300多吨的高产油流。从此,过去只盛开在潜山山头的“油花”开始在山谷中绽放,并相继发现千万吨级储量。

  潜山,简单来说是地质运动时被埋藏在地下的山。勘探传统认识中,由于油轻水重,一般规律是在“山头”找油,如果都打到水了,就不会再往更低部位打井。

  “1996年至2003年,潜山勘探迎来高峰期,最高的一年曾上报超过3000万吨的探明储量。但2005年之后的10年,虽然每年都打井,但基本没有大发现。”胜利油田首席专家兼油气勘探管理中心经理刘惠民回忆。

  但勘探无禁区。提出“资源潜力、复杂构造、沉积储层、成藏规律”四个重新认识,胜利油田大胆向潜山山谷部位展开探索,埕北313井、埕北古斜14井、埕北309井等低部位井相继传来好消息,潜山勘探实现了从“山头”到“山谷”的突破。

  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胜利油田提出的技术创新理论,让勘探之路越走越稳。60年来,从陆地到海洋、从东部到西部,胜利油田共发现81个油气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连续30年过亿吨。

  找油后,更重要的是采油。从最初靠地层自身压力把油“顶”出来,到注水把油“挤”出来、用化学剂把油“洗”出来,再到用气体把油“驱”出来,胜利油田一次次革新技术、一步步深入挖潜。

  但开发了60年,胜利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水从原来的过脚背、过腰间,到现在几乎淹脖颈,综合含水率高达92%以上。也就是说,100吨的采出液中,油还不到10吨。

  高含水里怎么采油?还是靠创新。

  在东辛油田,辛1沙—4块由于含水高达97.7%、日产油仅有0.4吨,早在10年前就处于废弃状态。胜利油田创新实施人工边水驱技术,将含水率下降至72%、日产油10.5吨,让一个废弃油藏实现效益再开发。目前这项技术已在胜利油田推广覆盖储量上亿吨。

  老油田不老。面对40多亿吨地质储量中,14亿多吨采收率小于20%的“硬骨头”,胜利油田不断挑战开发极限——跺几脚都不变形的特超稠油,依靠多种手段,年产量超过500万吨,建成国内第二大稠油生产基地;滴水不透的低渗透油藏,通过仿水平井开发等技术,年产油超350万吨;从零开始的滩浅海油田开发,已累计产油6000多万吨……

  60年来,胜利油田原油产量连续9年保持3000万吨以上、连续20年年均产量保持在2700万吨以上,创出老油田持续稳产的奇迹。

  主动挖潜,改革提质闯出效益路

  1亿元以下的项目履行报备制,80%的项目采油厂自批上报备案只需5天。不仅审批流程大为缩短,16家油气开发单位484个采油矿、队调整为115个采油管理区,机构减少75.8%;整合采油厂辅助生产、科研技术、维修等单位和人员,建设16支专业化队伍;药剂使用精准到“克”、耗材挖潜细扣到“分”、电费节约严控到“度”……

  “以前,作业队只需按设计施工,油井出不出油、治理效果好不好,通常都不影响拿作业费。”胜利油田油气井下作业中心大修工程首席专家张峻说,如今,风险承包后,油井治理成果直接与收益挂钩,倒逼作业队不断提高施工质量。2020年,胜利油田油气井下作业中心和胜利采油厂合作,让胜利采油厂作业区完成14口长停井治理,累计增油2568吨,增加效益195万元。

  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2017年以来,胜利油田各专业化单位盘活用工1.8万人,提高劳动生产率20.2%,节约设备重复采购投资1.8亿元,为油田降低外委费用1.4亿元。

  信息化也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现河采油厂郝现管理区经营管理室主任张中华说,“过去量油、巡井都需要人到现场,一趟一个多小时,每天要跑好几趟。现在采油有了‘智慧大脑’,能够及时对异常井况做出调整,确保油井健康运行。”

  不断改革完善的还有正向奖励机制。过去3年,油田科技奖励力度大幅提高,奖励金额从1648万元增加到1.52亿元,个人最高获奖20万元以上;油田科研经费保持每年10%的递增。

  绿色转型,老油田焕发新颜值

  不掺杂任何化学剂的微生物采油,敲开了胜利油田地下油藏的大门。“我们有500多株不同功能的菌种,能适应不同油藏环境。”胜利油田高级专家汪卫东介绍,微生物对油田产出液还有生物降解的功能,目前他们研发的相关技术已实现工业化应用,每年可为油田处理各类采出液1.2亿立方米,出水水质优于国家1级A类标准。

  胜利油田努力打造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绿色生态型油田。通过实施“能效提升”计划,胜利油田能源消耗总量和吨油气能耗连续6年持续下降;胜利发电厂5台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后,每年减排的二氧化硫相当于再造165万亩树林、减排的氮氧化物相当于60万辆机动车一年尾气排放量总和;推广应用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油技术,至今已在7个区块注入二氧化碳42万吨,其中39万吨封存……

  不仅如此,老油田还将视野拓展到新能源。“我们将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光伏、地热、风能等新能源开发,积极跟进氢能、储能等技术发展,确保‘十四五’末,年发用绿电11亿千瓦时。”胜利油田分公司总经理牛栓文介绍。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胜利油田也在思索接下来的路怎么走稳、走好。胜利油田将聚焦增储稳油降本,推动实现较长时间内效益稳产2340万吨、盈亏平衡点持续降低,以坚实步伐迈向百年油田,实现永续发展。

  • 相关阅读
  • 聚力乡村振兴!“十四五”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启动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18日电(彭宁铃)“‘十四五’正是乘势而上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任务的第一个五年,涉农高校必须成为乡村振兴主战场的先遣队、排头兵,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也必须义不容辞,把深度服务乡村振兴...

    时间:04-18
  • 中国律师事务所已在3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150多家境外分支机构

      新华社上海4月18日电(记者兰天鸣、白阳)记者18日从环太平洋律师协会第30届年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我国律师事务所目前已经在3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分支机构150多家。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蒋敏...

    时间:04-18
  • 党的光辉历史照亮强军征程——写在军队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展开之际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题:党的光辉历史照亮强军征程——写在军队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展开之际  新华社记者李宣良、梅常伟  初春以来,军队党史学习教育扎实起步、有序展开,从军委机关到基层连队,以团级以上领...

    时间:04-18
  • 新华热评:严防“带血的煤”反弹!

      近日,贵州省毕节市人民政府因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被国务院安委办约谈。今年以来,毕节市已发生3起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造成12人死亡。在煤价节节攀升的利益冲动下,必须严防“带血的煤”反弹!  矿难中的死亡...

    时间:04-18
  •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一季度接报火灾死亡433人

      警惕!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一季度接报火灾死亡433人,一季度因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4.1万起  记者18日从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国共接报火灾17.6万起,接报火灾死亡433人、受伤249人、直接...

    时间:04-18
  • 海南对外开放和自贸港建设的“金字招牌”——海南服务利用博鳌论坛20年成效突出

      新华社海口4月18日电 题:海南对外开放和自贸港建设的“金字招牌”——海南服务利用博鳌论坛20年成效突出  新华社记者柳昌林、王晖余、周慧敏  4月18日至2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世界将...

    时间:04-18
  • 污水治理“一填了之”,罕见!广西崇左多措并举开展整改

      新华社南宁4月18日电(记者黄浩铭、农冠斌)黑臭水体治理“一填了之”、污水集中收集率之低“全国罕见”……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日前通报广西崇左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申报不严不实,整治敷衍应付。崇左市相关...

    时间:04-18
  • 一图速览|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热点前瞻

      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4月18日至21日召开。本届年会将是今年世界上首个以线下会议为主的大型国际会议,也恰逢论坛成立20周年,有哪些看点?...

    时间:04-18
  • 20日4时33分“谷雨”:春色阑珊,春光将逝

      新华社天津4月18日电(记者周润健)“谷雨收寒,茶烟飏晓,又是牡丹时候。”《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4月20日4时33分将迎来“谷雨”节气。此时节,杨花飞舞,柳絮飘扬,牡丹吐蕊,百谷茁长,正是万物灵动的大...

    时间:04-18
  • 甘肃成功实现“曼谷—兰州—达卡”国际货运包机串飞

      新华社兰州4月18日电(记者王铭禹、李杰)记者从甘肃省兰州新区了解到,由澜湄航空“客改货”航班装载的19.1吨泰国新鲜山竹,日前顺利抵达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并在该机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检验检疫通关后进入甘肃市场...

    时间:04-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