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外交部:中方将继续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出贡献

2021-04-23 19:57:0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温馨、潘洁)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3日就习近平主席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答记者问时说,习近平主席为加强全球环境治理提出的“中国方案”,为处于关键节点的全球环境治理指明了方向,再次彰显了中国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担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中方将继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持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出自己的贡献。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在22日晚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讲话中首次全面系统阐释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中方提出这一理念有何考虑?有关理念对全球环境治理有何意义?

  赵立坚说,近年来,中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面持续迈出坚实步伐。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日益严峻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进一步触发了各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既是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良环境的期待、对子孙后代的责任,也是推动完善全球气候治理的应有之义。

  赵立坚表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主席也在多个场合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主席此次应邀出席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同各国领导人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提出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一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要坚持绿色发展,三是要坚持系统治理,四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五是要坚持多边主义,六是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我们有决心和信心百分之百落实承诺。”赵立坚说,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中方秉持“授人以渔”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南南务实合作,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持续造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人民。

  • 相关阅读
  • 粤港澳大湾区“少年寻星工程”项目启动

      中新网广州4月24日电 (记者 王坚)4月24日是第六个“中国航天日”,粤港澳大湾区“少年寻星工程”项目当日在广州启动,每年将招募100名优秀学子参与科教小卫星设计、研发,并每两年发射一颗科教小卫星;同时,广州...

    时间:04-24
  • 【每日一习话】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

      习近平:我们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决定我国发展未来的重大战略。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科技成就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  这段话出自2016年12月20日习近平会见天宫...

    时间:04-24
  •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习主席亮明中国态度

      联播+ 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使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雪上加霜。  4月22日晚,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

    时间:04-24
  • 春耕进入大忙时节 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春耕进入大忙时节 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我国进入春耕大忙时节,春播粮食播种过两成,进度快于去年同期,各主产区春耕进展顺利。  小麦田间管理正当时,河北各地的农技人员分片包干...

    时间:04-24
  • 【每日一习话】既多读有字之书 也多读无字之书

      习近平: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  这段话出自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青年是国家的...

    时间:04-24
  • 数字,“点亮”美好中国——写在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之际

      新华社福州4月24日电 题:数字,“点亮”美好中国——写在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之际  新华社记者康淼、董建国、颜之宏  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奔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时间:04-24
  • 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天问一号、嫦娥五号有哪些新进展?

      中新网南京4月24日电 (郭超凯)2021年4月24日是中国第六个“中国航天日”。目前,天问一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等多个中国探测器仍在太空中执行任务,这些探测器有哪些新进展?  据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

    时间:04-24
  • 中俄发布联合声明:国际月球科研站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开放

      中新社南京4月24日电 (郭超凯 段逊 张未)记者从中国国家航天局获悉,该局和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宣介会23日在南京召开。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第一副总经理乌里奇奇致辞并代表俄中...

    时间:04-24
  • 航天家族“海选”,快来pick你心中的“C位”

      天天学习丨航天家族“海选”,快来pick你心中的“C位”  51年前,1970年4月24日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托举“东方红一号”卫星顺利升空,开启了中国航天新纪元。2016年,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的4月24日,被确立...

    时间:04-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