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重要讲话解读

2021-04-23 20:04:4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题: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重要讲话解读

  新华社记者郑明达、许可、王宾、高敬

  “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戮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全面系统阐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加强全球环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指明应对环境挑战、打造清洁美丽世界的合作之道。

  深刻阐释中国理念 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用“六个坚持”系统阐释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表示,在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警告面前,人类不能再沿着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老路走下去,必须要重新审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拿出切实的行动,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星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各国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而‘六个坚持’则为实现这一目标明确了路径和原则。”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体现出中华文明对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崇尚,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表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同时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具体延伸。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受访专家认为,这些理念已经在中国有了多年的实践。如今,中国提前并超额完成了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保持着可观的增长,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的理念和经验给世界以启迪。

  践行中国承诺 做全球气候环境治理的行动派

  “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谈到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时,习近平主席这样说。

  专家指出,中方宣布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愿景,反映了《巴黎协定》“最大力度”的要求,体现了中方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据有关机构分析,中国的碳中和承诺将使全球温升缩减0.2至0.3摄氏度。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认为,中国承诺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绝不是简单地伸一伸手、踮一踮脚尖就能够到,需要助跑、加速、奋力向上跃起才能实现。“尽管需要付出极为艰巨的努力,但中国选择迎难而上,展现出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担当和对子孙后代的负责。”

  “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需要开展的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说。

  事实上,这样的变革正在华夏大地逐渐展开: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决定接受《〈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将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徐华清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通过法律、行政、技术、市场等多种手段,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分析人士注意到,继中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愿景后,去年日本、韩国也相继宣布各自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阮宗泽表示,在世界面对诸多不确定性之时,中国重振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促进更多国家采取更大的行动。

  贡献中国方案 推动完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石”,“发达国家应该展现更大雄心和行动,同时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韧性,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支持,避免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帮助他们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阮宗泽说,对发达国家而言,实现碳排放达峰是一个技术、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无法与发达国家同日而语。眼下,发展中国家面临抗击疫情、发展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鉴于此,对气候变化负有不可推卸历史责任的发达国家,应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支持和帮助,而不应一味指手画脚。

  怎样凝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合力?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携手合作,不要相互指责;要持之以恒,不要朝令夕改;要重信守诺,不要言而无信。

  苏晓晖说,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方一直坚持,各方应该以《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等国际条约为法律基础,支持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发挥应有作用,而不是将应对气候变化演变成为地缘政治的筹码、攻击他国的靶子、贸易壁垒的借口。

  在《巴黎协定》达成、生效、落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南南务实合作,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同美方共同发布《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下一步,中方还将在今年10月承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中国坚定维护多边主义,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国际合作,展现负责任大国的胸怀与担当。

  “面向未来,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将持续汇聚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强大力量,也将为世界应对各类全球性挑战带来更多信心和希望。”阮宗泽说。

  • 相关阅读
  • 钟南山:正在研发针对变异毒株的新冠疫苗

      (抗击新冠肺炎)钟南山:正在研发针对变异毒株的新冠疫苗  中新社广州4月24日电 (蔡敏婕)24日,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工程院2021年医学科学前沿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通过连线表示,目前正全力研发针对变异毒...

    时间:04-24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1608.4万剂次

      中新网4月24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4月23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1608.4万剂次。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

    时间:04-24
  • 粤港澳大湾区“少年寻星工程”项目启动

      中新网广州4月24日电 (记者 王坚)4月24日是第六个“中国航天日”,粤港澳大湾区“少年寻星工程”项目当日在广州启动,每年将招募100名优秀学子参与科教小卫星设计、研发,并每两年发射一颗科教小卫星;同时,广州...

    时间:04-24
  • 【每日一习话】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

      习近平:我们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决定我国发展未来的重大战略。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科技成就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  这段话出自2016年12月20日习近平会见天宫...

    时间:04-24
  •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习主席亮明中国态度

      联播+ 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使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雪上加霜。  4月22日晚,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

    时间:04-24
  • 春耕进入大忙时节 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春耕进入大忙时节 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我国进入春耕大忙时节,春播粮食播种过两成,进度快于去年同期,各主产区春耕进展顺利。  小麦田间管理正当时,河北各地的农技人员分片包干...

    时间:04-24
  • 【每日一习话】既多读有字之书 也多读无字之书

      习近平: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  这段话出自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青年是国家的...

    时间:04-24
  • 数字,“点亮”美好中国——写在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之际

      新华社福州4月24日电 题:数字,“点亮”美好中国——写在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之际  新华社记者康淼、董建国、颜之宏  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奔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时间:04-24
  • 漫评 | 让党史学习成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

      人民论坛漫评 | 让党史学习成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  今天,我们迎来了第26个“世界读书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群众多读书,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深邃起来。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  ...

    时间:04-24
  • 王岐山在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活动上发表致辞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国家副主席王岐山24日在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活动上通过视频发表致辞。  王岐山指出,“乒乓外交”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以小球推动大球”,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性进...

    时间:04-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