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天津建起“四朵云”数字化赋能基层医院

2021-05-17 21:42:32

来源:新华网

  【众“智”成城】天津建起“四朵云”数字化赋能基层医院

  新华网天津5月15日电(张博)“以前要定期来社区医院看病取药,现在医生说以后不方便来医院还可以在手机上找他复诊,药直接送家里去。”54岁的天津市和平区南营门街社区居民张阿姨说。

  据了解,南营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多,到社区医院就诊的居民大部分是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为了帮助居民从过去单纯看病、治病,转变为防住病、看好病、管住病,提升基层的服务能力,推动“医防融合、以筛促防”,2019年天津市启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全科门诊建设,南营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于“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构建了以健康管理为导向的服务新模式。

  “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是由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导,天津微医总医院(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牵头,协同全市26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组建的。全面启动建设一年以来,通过落地“四朵云”平台数字化赋能基层,提供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医疗和健康维护服务,逐步构建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高效健康维护体系。

  “四朵云”,指的是云管理、云服务、云药房和云检查。“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通过搭建“四朵云”服务平台,为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效率做“加法”,吸引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回流基层就医。

  在南营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着“云服务”平台落地,健康家园配备了健康管理师,可以结合检查数据、患者病情和医生诊疗意见,用慢病管理系统生成一份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并一对一地进行饮食、运动、生活等管理指导。这些内容也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实时推送。

  完成健康查体后,患者可以人工或自助挂号,开始就诊。得益于云管理、云药房平台建设,医生给患者问诊时,可以在系统中查看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查体数据以及历史3个月用药记录,诊断更有依据。而医生开出的每一张“健共体共享处方”背后,都有一张看不见的安全用药保障网:通过人工智能审方技术和人工审方相结合,从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禁用慎用药等方面重点审核,并开展事前提醒、事中预警、事后审核,确保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此外,云药房还提供现场便民窗口和药品配送到家两种取药模式,并通过公众号提醒、药师回访、咨询热线等主动提供诊后的用药指导服务,确保患者按时、按量合理用药。

  “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云药房、健康管理等便民服务的落地,成为进一步提升南营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的重要工具,让居民在基层就能享受到“未病能防、有病能诊、小病能治、大病能转、慢病能管”的服务。

  • 相关阅读
  • 文博“春风”吹入中国乡镇 博物馆聚落助乡村振兴打出“特色牌”

      中新社成都5月18日电 (记者 岳依桐)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造型别致的玻璃建筑群掩映在山林中,在阳光下折射出点点光芒。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位于四川什邡湔氐镇双流村的半山博物馆聚落迎来四方游客。如此热闹景...

    时间:05-18
  • 直接就医!7月1日起北京社区医院全部可直接医保结算

      记者从北京市医保局获悉,为支持和促进本市分级诊疗,方便群众在社区就医,近日,北京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联合印发《关于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社区就医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自2021年7月1日起...

    时间:05-18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从上海到嘉兴 重访启航路奋进新征程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强调要从中国革命历史、优良传统和精神中汲取养分。《新闻联播》从今天(5月17日)起推出“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

    时间:05-18
  • 重温习近平的“红色足迹” 从革命精神中汲取前行动力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红色足迹篇系列图解之二  重温习近平的“红色足迹” 从革命精神中汲取前行动力...

    时间:05-18
  • 人民日报和音:凝聚团结合作抗击疫情的力量

      凝聚团结合作抗击疫情的力量(和音)  加强团结合作、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才是人类战胜疫情的希望所在  2020年5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宣布中...

    时间:05-18
  • 走位奇特的龙卷风如何形成?能精准预报么?

      左扭扭右晃晃 走位奇特的龙卷风能精准预报么?  央广网北京5月17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近日,苏州、武汉两地相继发生龙卷风灾害,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5月14日19时前...

    时间:05-18
  • “落火”之后,天问一号的“另一半”去哪了?

      零距离  落火之后,天问一号的“另一半”去哪了  2021年5月15日,中国成功实现火星着陆,实现这一壮举的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  鲜为人知的是,天问一号探测器包括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两部...

    时间:05-18
  • 2020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揭晓

      用影像记录中国不平凡的一年   2020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揭晓  5月17日,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光明日报文艺部、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纪录中国理事会联合举办的“2020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

    时间:05-18
  • 越来越多高质量论文在中国本土科技期刊上发表

      越来越多高质量论文在本土科技期刊上发表——   成果受关注 创新迈大步  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刊发的一流学术成果越来越多,有力促进了学术交...

    时间:05-18
  • 八项规定破除作风之弊 开启作风建设新时代

      八项规定开启作风建设新时代  2012年12月4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央八项规定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也是...

    时间:05-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