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陕西全运会各项筹备工作稳步推进 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2021-05-19 03:59:03

来源:工人日报

  各项筹备工作稳步推进,已进入到最后冲刺阶段——

  当全运会迎来“陕西时间”

  5月的三秦大地阳光明媚,气候宜人。作为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之间最重要的全国性体育盛事,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十四运)将于今年9月15日至27日在陕西举行。从2016年9月启动筹备至今,陕西全运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持续稳步推进,已进入到最后冲刺阶段。

  日前,《工人日报》记者受邀探访本届全运会筹备进展,实地参观了比赛场馆、媒体中心、道路交通、市政等全运会配套设施,亲身感受了陕西全运会“全民全运 同心同行”的独特魅力。

  智慧场馆助力

  “在那里比赛的感觉非常不错,优良的场地条件可以很好激发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回忆起4月底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参加全运会田径项目测试赛的场景,在那次比赛中获得男子铅球冠军的河北选手田子重依然记忆犹新。

  从举世闻名的西安古城墙向北,沿着古城中轴线就可直达本届全运会的主场馆——位于西安市国际港务区的西安奥体中心。这里主要由“一场两馆”(主体育场、综合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及其他配套设施组成,承担十四运开、闭幕式及田径、体操、游泳、跳水等重要比赛任务。

  作为陕西全运会主场馆群的“一场两馆”外形各有特色,包括6万个座位的体育场、1.8万个座位的体育馆和4000个座位的游泳跳水馆,被分别冠以“长安花”(体育场),“长安鼎”(游泳跳水馆)和“长安钻”(体育馆)的美誉。

  据西安奥体中心项目副总经理易刚介绍,西安奥体中心采用国际最先进的5G技术,设计安装6大智能化系统、63个子系统,建立综合智慧指挥平台,集体育竞技、观赛体验、媒体转播、全程服务、智慧安保多位一体,打造4.0版的“智慧奥体”。

  据了解,西安奥体中心在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到赛后运营。“除了冰篮快速转换,体育馆还具备钢结构可拆卸看台、综合马道设计等先进功能,可满足比赛、演艺、集会等多重需求,充分实现了赛演展的高效转换。”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交通住建局局长任社表示。

  提升城市能级

  4月30日,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承建的十四运重要配套项目、西安市下穿“灞河第一隧”——全长1.6公里的奥体隧道提前3个月建成通车。

  这条连通西安国际港务区和浐灞生态区的重点交通线,为即将到来的本届全运会又增添了一条快捷通道,进一步提升了奥体中心片区对西安城市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记者在奥体隧道港务区出口处看到,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隧道联络线直接连通西安奥体中心南广场,将进一步畅通区域交通,为居民出行、产业发展以及十四运的顺利召开提供良好的交通保障。

  作为西安市首条下穿灞河的隧道工程,奥体隧道建设之初存在诸多工程重难点:体量大、工期短、资源强度高;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灞河围堰施工风险高,工期压力大;超长超宽超深基坑施工难度大,风险高;与地铁区间盾构并行施工,安全风险高。

  建设者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五个特别”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奥体隧道比原计划提前三个月建成通车。

  奥体隧道的建成,是西安乃至整个陕西通过筹备十四运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一个缩影。

  据西安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5月1日,西安迎十四运的众多项目工程迎来新节点,在按计划完成全运会配套建设任务的同时也在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将在6月30日前基本完成所有项目建设。“通过筹备本届全运会,会让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感受到全运红利,享受到更加舒适、便捷的居住生活环境。”

  全民全运升温

  随着时代发展,全运会不再仅仅是竞技体育的角逐,还逐渐成为引领全民健身潮流,促进全民健康发展的展示平台。

  2017年在天津举办的十三运首次设置了19个群众比赛项目,正式开启了“我要上全运”序幕;到十四运,赛事首次来到西部,比赛筹办进一步敞开大门,不断彰显“全民全运”理念。

  借助筹办“全民全运”契机,西安乃至整个陕西不断加快步调,让体育福利惠及百姓,让健康观念深入人心。为满足办赛需求,陕西省各类场馆新建30个、改造23个,其中16个“嫁接”在大学校园,其赛后利用将使办赛成果为全民共享。

  通过“全运惠民”工程,一批城市体育公园集中建成,多地将健身场地设施植入现有公园和绿地,以便利群众兼顾休闲娱乐和强身健体。

  通过赛事筹办的引领,如今的三秦大地上,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随着十四运19个大项、185个小项的群众赛事活动相继举办,“我要上全运”的引领效果将继续显现,人民群众的全运幸福感和获得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记者:李元浩

  • 相关阅读
  • “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第三批科研成果发布

      中新社南京5月19日电 (杨颜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9日在南京发布“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第三批科研成果。利用“悟空”号的“火眼金睛”,科研人员获得了宇宙射线氦核的精确能谱测量最新结果。  2015...

    时间:05-19
  • 共产党员习近平丨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从一艘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  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位有着47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他“口言之,...

    时间:05-19
  • 中国完成首个光热电站涉网联合试验

      中新社西宁5月19日电 (李江宁 何炳勋)记者19日从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青海电科院获悉,日前,青海格尔木鲁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多能互补光热电站发电机组进相试验与AVC联调试验顺利结束,这也是中国首个通过涉网试验...

    时间:05-19
  • 中国红十字会首批援助尼泊尔的抗疫物资运抵加德满都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19日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获悉,中国红十字会首批援助尼泊尔的抗疫物资运抵尼泊尔加德满都,其中包括5000件防护服、100台制氧机、10万只N95口罩和258万只医用外科口罩。  尼...

    时间:05-19
  • 湖南省常住人口达6644.49万人 长沙常住人口首破千万

      中新网长沙5月19日电 (王昊昊)19日在长沙举行的湖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湖南七人普”)主要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透露,长沙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000万,达1004.79万人,占湖南省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5.12%。...

    时间:05-19
  • 个别婚姻登记机关称“520不办离婚登记” 民政部回应

      中新网5月19日电针对个别婚姻登记机关近日发布公告称“5.20”将不办理离婚登记一事。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1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办理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同属于婚姻登记机关的法定职责,依法办理结婚登记...

    时间:05-19
  • 法治河南建设五年规划出炉:聚焦群众反映强烈问题

      中新网郑州5月19日电 (记者 刘鹏)“十四五”时期法治河南建设有了新规划,河南省政府新闻办19日召开发布会,对近日河南省委印发的《法治河南建设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进行解读。  发布会上,...

    时间:05-19
  • 国家文物局:全国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

      中新网5月19日电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19日介绍,全国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馆藏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继公布了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这只是第一批...

    时间:05-19
  • 甘肃明确农民进城落户:不以退出承包地、林地等为条件

      中新网甘肃临夏5月19日电 (艾庆龙)19日,甘肃省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在临夏州召开。甘肃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程晓波表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安置的,要维护搬迁村民原有“三块地”(耕地、草地、林地)...

    时间:05-19
  • 31省份已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43568.9万剂次

      中新网5月19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5月1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43568.9万剂次。资料图:医护人员在为市民接种新冠疫苗。 张强 摄...

    时间:05-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