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八五后”海归陆星宇:破解基因密码 助力癌症早筛

2021-05-19 05:20:0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探索检测肿瘤技术应用,“八五后”海归陆星宇

  破解基因密码 助力癌症早筛(家国情怀 报效桑梓(10))

  2015年,从美国芝加哥大学毕业的“85后”博士陆星宇带着癌症早期筛查的科研专利成果回国,在上海开启了一段生物医药创业之旅。如今,创业之初的孵化型海归团队已经扩展到近百人的专业规模,这支年轻团队正在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治愈‘不可愈’,是我从小时候就有的梦想”

  在上海张江,陆星宇创立的易毕恩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颇具代表性的留创企业。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在2015年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乡时,陆星宇却有了一种陌生感——他意识到这里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上海在飞速发展,早已不是自己出国读书时的样子。

  “在创业孵化的政策环境、区域环境与科研环境上,上海张江的优势很明显。”陆星宇说,政府对接资源的程度与成熟度能够助力创业团队快速发展,相较国外,自己家乡能提供给青年创业者更丰富、优质的创业资源。

  出生于医学世家,陆星宇在年少时便对病痛给人带来的苦难感触较深。“治愈‘不可愈’,是我从小时候就有的梦想。”2015年,他甚至等不及参加自己的毕业典礼,便收拾行囊踏上了回国的航班。

  “在生物医药领域创业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对于刚回国的留学生来说这往往压力不小。在张江高科技园区,政府从产业方向和政策层面上给予海归创业充分支持,让我们能没有后顾之忧地专注于产品研发。”陆星宇告诉记者,技术创新的临床转化需要通过稳定性来验证,其技术团队也在不断自我推翻,研发更灵敏、价格更实惠的产品。“如果我们做到10万例样本检测,或许会有一些新的信息进来。样本数量做得足够多,才能知道我们技术的稳定程度,以及能够为患者提供多大的价值。”

  “实现更精准的癌症早筛”

  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数年到数十年循序渐进的过程。然而,临床上发现并确诊癌症时,有高达八成的患者已经是中晚期。癌症发现越早、治疗越及时,治愈率就越高,不少早期癌症的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癌症早筛可以挽救生命,因此早诊早治是对抗癌症最有效的办法。

  攻读硕博学位期间,陆星宇与全基因组5hmC高通量检测技术发明人何川教授成功实现了少量DNA中的5hmC检测。5hmC是肿瘤早期诊断的新型标志物,这一科研成果意味着临床上的癌症筛查和诊断有了技术基础。

  如何将高精尖的前沿技术与国内的医疗应用相结合,是陆星宇团队一直在思索和解决的问题。通过进一步优化改良技术,团队最终实现了血液中细胞游离DNA(cfDNA)中5hmC的高富集率和高准确度检测,并对超过万例癌症血液样本和健康血液样本进行了收集与检测。

  陆星宇告诉记者,借助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易毕恩团队已获得多种癌症的早期筛查模型,与北京协和医院、上海华山医院、上海肿瘤医院等多家国内知名医院开展癌症临床辅助诊断合作,完成早期癌症的高精准筛查。

  “常规健康体检项目是在组织水平发现癌症,比如胸部X线、B超等,而血清蛋白肿瘤标志物用于癌症早筛的准确性有待提高,容易发生漏诊。目前,表观遗传学技术已可以突破癌症早筛的技术壁垒,实现更精准的癌症早筛。筛查者抽血进行肿瘤表现遗传标志物5hmC的检查,可以排查出早期食管癌、胃癌等疾病。我们也在进一步提高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陆星宇说。

  “留住科研人才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回沪创业过程中,陆星宇一直十分关注上海人才政策的发展。“生物医药领域离不开人才,留住科研人才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陆星宇看来,近年来生物医药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企业对优质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国内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同时,海外人才也有加速回流的趋势,但对于整个行业发展来说,仍需要更多、更优质的科研人才。”

  将理想变为现实,需要科研人员敢闯敢试的毅力,也离不开爱才护才的土壤。在张江药谷孵化器内,3800平方米的公共实验室向创业者敞开怀抱,欢迎来自全球各地的人才来这里创业,实现梦想。

  与此同时,近年来全国各地频出引才政策“组合拳”,面向青年创业者利好不断。从青创课、青创园再到青创板,涵盖了提升创业能力、降低创业成本、提供创业金融服务等方方面面,以吸引更多留学生回国创新创业。

  “我们在海外读书时,常常关注到国内相关领域的蓬勃发展,但只有回国之后才对行业日新月异的进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或者说,当时作为一个学生和如今作为一个创业者,对于行业的观察是完全不同的角度。”同许许多多海归创业者一道,陆星宇说,如今的他像是正身处一列逐渐加速向前的火车,同路者或许已成为行业领军人物、做出成绩,抑或者走过弯路、经历过失败,但大家方向一致,也都在共同努力向前。“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我们长期坚定地看好中国生物医药的发展。能将自己所学应用于祖国大地上,为行业蓬勃发展贡献力量,这对于每一个海归来说都是绝不能错过的时代机遇!”

  记者:孙亚慧

  • 相关阅读
  • 北京劳动年龄人口十年减少44.3万人 素质显著提高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今天正式公布。数据显示,北京市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1490.7万人,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了44.3万人。  对于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

    时间:05-19
  • 直击沈阳核酸检测现场:采样只需“8秒”

      中新网沈阳5月19日电 (李晛)“我是向单位请假过来做核酸的,为了大家的安全是值得的。”19日清早,35岁的刘淑慧与家人开始排队做核酸检测。刘淑慧说,返岗前做核酸检测,让身边人和自己都更安心。  自5月14日营...

    时间:05-19
  • “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第三批科研成果发布

      中新社南京5月19日电 (杨颜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9日在南京发布“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第三批科研成果。利用“悟空”号的“火眼金睛”,科研人员获得了宇宙射线氦核的精确能谱测量最新结果。  2015...

    时间:05-19
  • 共产党员习近平丨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从一艘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  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位有着47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他“口言之,...

    时间:05-19
  • 中国完成首个光热电站涉网联合试验

      中新社西宁5月19日电 (李江宁 何炳勋)记者19日从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青海电科院获悉,日前,青海格尔木鲁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多能互补光热电站发电机组进相试验与AVC联调试验顺利结束,这也是中国首个通过涉网试验...

    时间:05-19
  • 中国红十字会首批援助尼泊尔的抗疫物资运抵加德满都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19日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获悉,中国红十字会首批援助尼泊尔的抗疫物资运抵尼泊尔加德满都,其中包括5000件防护服、100台制氧机、10万只N95口罩和258万只医用外科口罩。  尼...

    时间:05-19
  • 湖南省常住人口达6644.49万人 长沙常住人口首破千万

      中新网长沙5月19日电 (王昊昊)19日在长沙举行的湖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湖南七人普”)主要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透露,长沙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000万,达1004.79万人,占湖南省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5.12%。...

    时间:05-19
  • 个别婚姻登记机关称“520不办离婚登记” 民政部回应

      中新网5月19日电针对个别婚姻登记机关近日发布公告称“5.20”将不办理离婚登记一事。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1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办理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同属于婚姻登记机关的法定职责,依法办理结婚登记...

    时间:05-19
  • 法治河南建设五年规划出炉:聚焦群众反映强烈问题

      中新网郑州5月19日电 (记者 刘鹏)“十四五”时期法治河南建设有了新规划,河南省政府新闻办19日召开发布会,对近日河南省委印发的《法治河南建设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进行解读。  发布会上,...

    时间:05-19
  • 国家文物局:全国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

      中新网5月19日电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19日介绍,全国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馆藏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继公布了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这只是第一批...

    时间:05-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