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工资滞发奖金被扣:部分乡镇保运转,正常待遇兑现难

2021-05-26 14:42:46

来源:半月谈网

  工资滞发、奖金被扣:部分乡镇保运转,正常待遇兑现难

  半月谈记者 向定杰 杨静

  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乡镇干部无疑是重要的依靠力量。半月谈记者在西部地区采访了解到,部分地方由于财政困难,乡镇干部本应享受的正常待遇不能兑现,工资滞发、奖金被扣,导致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

  1

  绩效奖被扣,至今没有发放

  “工资不高、事情不少”“挣不到钱、升不了职”……半月谈记者走访中接触到部分乡镇干部,他们私下吐槽不少,近年来工作负担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而收入却不见涨,可谓是辛苦之外心更苦,一些人甚至自嘲:“以前天天扶贫,如今自己倒快成了贫困户。”

  西部某县机关的一名干部今年到乡镇任职,该名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2017年当地涨工资,结果没几个月收入就下降了,大家感觉生活吃紧。而去年,当地又因财政困难,每月1000余元的绩效奖被扣,至今也没有发放。

  西南地区某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说,自己有两个月连基本工资都没领到,生活捉襟见肘。在另一个乡镇,财政分局的一位负责人说,干部工资涉及机密,不能透露。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在这个区,干部待遇拖欠问题十分普遍,至今仍然存在。不过,鲜有人敢冒着丢工作、挨处分的风险,通过各种渠道反映。

  半月谈记者在网上查阅当地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也得到诸多印证。早在2019年10月,当地政府出的公报登载了一篇文章,在该文章中,当地政府负责人说:“区里有两枚炸弹,一是债务风险,二是社会稳定风险,归根到底都是因为钱的事情。”他表示,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次序不能乱,不希望由于财力困难影响职工的基本待遇。

  今年3月,当地审计局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提到,在开展镇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部分镇乡债务问题日益凸显,且乡镇债务构成复杂、性质多样、总额巨大、偿还困难,部分镇乡还存在职工工资滞发的现象,既影响乡镇政权正常运行,又制约农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2

  压力叠加,

  乡镇干部有逃离趋势

  半月谈记者发现,乡镇干部人员虽然不多,但身份结构较为复杂。在西部地区某镇政府,设置了5个内设机构、7个财政全额补助事业单位,目前有在职人员79人,其中行政编制26人,事业编制53人。

  据了解,一些乡镇除了上述公务员、全额拨款事业编和差额拨款事业编等编内人员,还有劳务派遣、临时工等多种身份的编外人员。身份不同,对应着待遇差异较大。

  西南地区某乡事业编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她已经工作4年了,因为乡政府工作人员较少,所以除本职工作外,一般还兼着一两个其他岗位。她说,目前事业编还没有公务用车补贴,时间长了出行就是一笔大开销,而买车每月车贷就占工资近半。

  工资少、干活多的境况本就使得乡镇干部压力较大,如今待遇难以保障更是挫伤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西部地区某地一名县级干部说:“一些干部不想干事、不愿干事,各镇乡、部门物色办公室主任、科长、站长人选都不好找,没人愿意干,要局长提前请他们吃个饭,靠人情预先做好工作。”

  半月谈记者在一些地方调研时发现,干部存在逃离乡镇的趋势,尤其是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一心想着考试或借调,甚至辞职走人。“平时吃饭在食堂、住在宿舍,倒是省了不少钱,但一想到买房装修、结婚成家,还有各种人情往来,就觉得头疼。”基层一名90后干部说。

  西南某地一名女干部表示,大家想往城里调动主要是看中晋升空间和相关配套,毕竟在乡镇工作晋升职位有限,同时成家有小孩后更多是要考虑孩子就学以及老人看病问题,往城里走是必然趋势。

  3

  基层期待好政策不再“望梅止渴”

  落实乡镇干部待遇的“老大难”问题已经引起一些地方关注,有的领导口头承诺“等财政好转会予以补发”,但部分乡镇干部表示,眼下只是一张口头支票。

  半月谈记者对比了西部某地多个乡镇政府发布的2021年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公开信息,与2020年预算数据相比,支出均有上百万元的缩减,理由是减少了招聘干部工资和压缩办公费。

  今年3月,一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在网上信访称,2017年为西部地区某镇政府建设禁毒教育园地,至今仍被拖欠工程尾款6万元。自2018年以来,镇政府就一直以财政困难为由,要求他们理解和支持。网上信访事发后,当地仍是答复:“镇上财政资金周转困难,目前正在积极努力协调筹集资金。”

  中央前不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要求在乡镇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上,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确保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这样的政策保障为乡镇干部工作注入“强心剂”,但基层也呼吁尽快落实,避免“望梅止渴”。

  专家表示,目前部分地区乡镇干部确实面临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应引起重视,将津贴补贴、职务职级、带薪休假等制度落到实处,及时拨付资金,不得拖欠挪用。此外,还应特别加大对夫妻异地分居、服务年限较长的乡镇干部的关心关爱力度,更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 相关阅读
  • 6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水利部:南方汛情形势日益严峻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26日从中国水利部获悉,26日开始南方又将开启新一轮强降雨,汛情形势日益严峻。  据水利部统计,受5月19日以来连续强降雨影响,湖南湘江、江西赣江、浙江钱塘江、福建闽江...

    时间:05-26
  • 中国与苏里南建交45周年招待会在北京举行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余湛奕)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26日在北京举办庆祝中国苏里南建交45周年招待会。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汪永清出席招待会,并在招待会前礼节性会见苏里南驻华大使陈家慧。图为招待会现场。 ...

    时间:05-26
  • “超级血色月全食”亮相天宇 中国多地民众“云上”追月

      中新社南京5月26日电 (徐珊珊)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消息,26日晚,天文奇观“超级月亮+红月亮+月全食”如约而至。遗憾的是,受到天气影响,中国境内多地天文爱好者无法直接观赏,不少人选择“云上”追月,体...

    时间:05-26
  • 外交部:袁克勤为日方从事对华间谍情报活动 已移送法院审理

      中国外交部今天(26日)举行例行记者会。 会上,有记者问,25日,针对原北海道教育大学教授袁克勤因涉嫌间谍犯罪被中国政府拘留一事,袁克勤长子袁成骥及其支持者举行记者会。袁成骥等称,希望袁克勤能早日洗清冤屈...

    时间:05-26
  • 四场学术成果报告会集中举行 将探索建立学术评价机制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26日从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获悉,“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北京市科协集中举办了四场“2021年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成果报告会”,并将探索建立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评价...

    时间:05-26
  • 宁夏枸杞区域公用品牌标识、宣传语、吉祥物发布

      中新网银川5月26日电 (记者 李佩珊)5月26日,宁夏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自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宁夏枸杞区域公用品牌发布暨第四届枸杞产业博览会筹备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向社会公布了宁夏枸杞区域...

    时间:05-26
  • 吉林中西部露旱象 气象部门增雨忙

      中新网长春5月26日电 (记者 郭佳)记者26日从吉林省气象局获悉,5月21日至25日,吉林省西部地区降水较常年少近80%。气象专家称,缺墒可能对玉米苗期生长有一定影响。  据5月25日实测10厘米农田土壤湿度资料分析...

    时间:05-26
  • 习近平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26日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通电话。  习近平请桑切斯转达对费利佩六世国王的亲切问候。习近平指出,中西互为重要战略伙伴和重要合作伙伴,双方应该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中方...

    时间:05-26
  • 九三学社中央2021年度重点考察调研观察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题:促进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九三学社中央2021年度重点考察调研观察  徐鹏航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如何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近日,受中...

    时间:05-26
  • “千湖之县”美景依然——震后探访黄河源见闻

      新华社西宁5月26日电(记者李占轶、张龙)山川巍峨湖泊静谧,野生动物悠然自在……青海玛多“5·22”地震后,记者走进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看到,黄河源头美景依然。  位于黄河源头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

    时间:05-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