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北大荒护好用好黑土地(“十四五”,我们这样开局起步)

2021-05-26 14:04:32

来源:人民日报

  北大荒护好用好黑土地(“十四五”,我们这样开局起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地力恢复。

  黑龙江垦区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拥有4400多万亩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400亿斤。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北大荒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说,“‘十四五’开局,我们将坚持耕地合理利用与严格保护并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守住耕地数量和质量‘双红线’,不断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

  推动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

  “不施基肥,产量跟得上吗?”北大荒农垦集团友谊农场第三管理区种植户赵胜旭不敢相信。

  “开展玉米—玉米—大豆轮作,第三年种植大豆可有效利用前两茬玉米的残肥。”友谊农场农业发展部副部长唐曹甲子耐心解释,去年农场有12万亩豆田免施基肥,产量对比没有差异,今年打算全面推开。周遭一打听,赵胜旭悬着的心放下了,“通过轮作,一亩地能节肥10公斤。”

  在七星农场第一管理区,种植户张景会经营着300亩稻田,亩均用肥仅27公斤,比几年前减少7%至10%。“农场每3年开展一轮测土配方,我们利用精准施肥技术,减少了亩均用肥。”

  药肥施用做减法,张景会经营的300亩稻田全部获得绿色认证,种出的大米每斤平均卖到8元。“化肥减了,农药降了,产量却提高了!”

  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一场“三减”行动正在北大荒深入实施,引领绿色优质农业发展,更好地保护黑土地。“去年,我们落实农业‘三减’示范面积1592万亩,化肥和农药用量同比分别减少30585吨和669吨。”北大荒农垦集团农业发展部研究员夏艳涛介绍,今年将加快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农药替代传统农药;“三减”示范区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植保机械作业将实现全覆盖,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

  实施秸秆全量还田

  在北大荒农垦集团二九一农场第二十六作业站,覆盖着秸秆的黑土地在阳光直射下泛出油光,一踩一个脚印……

  “出门不再一身灰了。”田埂上,种植户李艳海说,“以往耕地深翻,表土裸露,开春大风一刮便尘土飞扬。”

  保护性耕作替代传统翻耕,让黑土地换个种法。“现在秋收后通过采取深松、耙地碎混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实现玉米秸秆全量还田,不仅增加了土壤有机质,还能减少土壤风雨侵蚀问题。”二九一农场农业生产部副部长陈国建介绍,今年农场60万亩耕地将继续实施秸秆全量还田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面积计划推广到5万亩以上。

  李艳海经营的100多垧旱田,已连续6年实施秸秆全量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0.3%,一垧地多打粮半吨以上。”

  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黑土耕地地力,二九一农场只是一个缩影。北大荒农垦集团农业发展部副部长吴伟宗介绍,2020年,垦区秸秆还田面积达4200多万亩,当年的耕地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达44.6克/千克,比2015年增长0.8克/千克,耕地地力下降趋势正在得到扭转……

  格田改造助力节本增效

  登高望远,北大荒农垦集团青龙山农场智慧水利示范区千余亩水田被划分为32个方格,规整对称,颇为壮观。

  “原来这片地被分成100多个地块,地势不平、旱涝不均,耕作起来费时费劲。”种植户孙自宝告诉记者,“前年底完成格田改造,方格内平均高低差不到3厘米,还配备了智能灌溉设备,亩产增加了50多斤。”

  垦区按照田、水、路、林整体配置和农机作业要求,调整田块规格,开展规模化格田改造,同时配以江水灌溉。3月底,青龙山灌区一期工程首次供水,包括青龙山农场在内的284万亩水田将用上江水灌溉,每年可减采地下水9.7亿立方米。“江水水温比地下水高,水稻生产期能延长一周,亩产有望再多50斤。”孙自宝说。

  垦区持续加大黑土保护工程建设力度,目前已累计实施格田化改造面积1137.6万亩;三江平原灌区实现地表水灌溉面积657万亩,减采地下水18.15亿立方米;建成农田防护林体系307.9万亩,覆盖垦区所有耕地。

  “我们正抓紧编制黑龙江垦区黑土耕地保护‘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农药替代传统农药、地表水替代地下水、保护性耕作替代传统翻耕、智能化替代机械化、规模化格田替代一般格田,争取到2025年实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克/千克,耕层平均厚度达30厘米以上。”北大荒农垦集团总经理杨宝龙说。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26日 01 版)

  • 相关阅读
  • 云南临沧:班洪、班老佤族人民团结抗英 守疆固土

      中新网临沧5月26日电 (罗婕)记者近日来到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班洪抗英”遗址和位于班老乡下班老村的班老抗英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公园,探寻佤族人民顽强抗英的历史和守护国家疆土的故事。  云南沧源县...

    时间:05-26
  • 中国发布吸烟危害健康报告:烟民数量超3亿,吸烟率仍处较高水平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26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中国烟民数量超过3亿,人群吸烟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控烟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

    时间:05-26
  • 美众议院提交法案呼吁美与盟友协调应对中国竞争 中方回应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李京泽)针对美国众议院近日提交“确保美国全球领导力和参与法案”,呼吁美国与盟友协调应对中国的竞争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将坚定捍卫...

    时间:05-26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与中国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合作

      中新社昆明5月26日电 (缪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26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的世界环境司法大会上,通过视频连线向各国与会嘉宾介绍,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在2014年设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中国各级法院也建...

    时间:05-26
  • 广东6月1日启动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工作

      中新网广州5月26日电 (蔡敏婕 叶金鑫)广东省民政厅26日发布消息称,6月1日起将如期启动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工作,在广东,双方均非本地户籍的婚姻登记当事人可以凭一方居住证和双方户口簿、身份证,在居住证...

    时间:05-26
  • 中俄科学家“云端”探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张素)一场在“云端”举办的研讨会上,中俄科学家围绕人工智能在脑科学领域应用场景、阿尔茨海默病成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神经生物学应用的路径以及未来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  记者...

    时间:05-26
  • 青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柴达木分园正式揭牌成立

      中新网西宁5月26日电 (孙睿)5月26日,青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柴达木分园签约暨揭牌仪式在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标志着青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柴达木分园正式成立。  据介绍,青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柴达...

    时间:05-26
  • 神器+神技+数字神能力 红基会等打造校园数字化应急救护体系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26日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获悉,多方联合打造“神器+神技+数字神能力”的校园应急救护服务阵地,首个校园数字化应急救护体系已在南京大学启动。  据统计,中国每年发生心源...

    时间:05-26
  • 河北生态环境状况15年来首次被评估为良

      中新网石家庄5月26日电 (李茜 赵丹媚)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吕竹青26日表示,2020年,河北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55.69,是自2006年开始生态评估工作以来,首次被评估为良。  2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

    时间:05-26
  • 苏浙沪初试职教一体化 三地职校未来有望学分互认、跨校选课

      中新网苏州5月26日电 (记者 钟升)26日,2021年江苏省暨苏州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在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举行。活动中,长三角地区围绕一体化开展的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成为了多方关注的焦点。  江...

    时间:05-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