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教育部多措并举促就业创业

2021-05-27 07:48:4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优化就业服务 用好就业政策 推进就业育人

  教育部门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本报记者王若辰

  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还好吗?

  高校毕业生能否高质量就业,表面来看是个人的事,实则关系到民生大计及人力资源配置,一头连着国家社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5月17日至23日,教育部“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在全国开展,除了一系列大型招聘会、校企供需对接会、就业育人活动外,“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平台还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不打烊”的就业服务,让毕业生吃下“定心丸”,也为“稳就业”注入“强心剂”。

  全力促进就业服务提质升级

  “就业促进周”期间,全国2800多所高校累计举办10000场以上校园招聘会,各地和各行业就业指导委员会相继举办约100场区域性、行业性、联盟性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充分挖掘就业岗位资源。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首要的是做好人岗匹配”,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介绍说,“今年,为确保就业局势保持稳定,教育部总结工作经验,指导各地各高校开源拓岗,用好‘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创新供需对接方式,努力实现就业岗位与毕业生精准匹配对接。”

  教育部为高校毕业生与中小企业牵线搭桥,在“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平台线上举办“全国中小企业网上专场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帮助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引导高校加大校园招聘对中小微企业开放力度。

  在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方面,教育部实施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少数民族、残疾等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在全国高校中建设100个“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每年免费为10万以上贫困毕业生提供线下就业能力培训,并确保有培训意愿的贫困毕业生线上培训全覆盖。此外,要求各高校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对需要帮扶的毕业生“拉一把”。

  为拓展“就业+互联网”新模式,教育部会同12大社会招聘机构,全面升级“24365校园招聘服务”,建设高校毕业生智慧就业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4小时网上校园招聘服务。围绕中西部地区就业、重点地区和城市引才推介、大学生参军入伍等主题,开播“24365互联网+就业指导”系列公益直播课,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库的作用,打造就业指导“名师金课”。

  各地各高校也花心思下力气,为毕业生就业创业开路搭桥、保驾护航。

  北京市教委精准服务学生求职需求,一季度已举办教育类、医疗类、建筑类等线上双选会26场,提供岗位25万余个;

  北京中医药大学为毕业生提供免费孵化场地、公司注册“绿色通道”、创业启动金、项目制的一站式服务等10项帮扶政策,并录制60个模块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视频课,为毕业生创新创业插上翅膀;

  西南财经大学开展“西财公考加油站”“简历诊所”“模拟面试”等各类就业指导活动200余场次,服务学生6000余人次,并引入求职指导、职业适应等第三方线上诊断辅助系统;

  东北大学春季双选会首次设立“职业咨询专区”,指导老师们围绕考研与就业选择、求职准备、发展目标确立等个性化问题为学生现场答疑释惑;

  北华大学实施“筑梦家乡”专项行动,将2021届省内毕业生信息传递给生源地人才部门进行精准对接。

  东北师范大学举办“共享就业”专场招聘会,东华大学连续9年开展毕业生全覆盖的就业情况调研……

  保持毕业生就业政策支持力度

  找工作也“内卷”?莫让“错觉”助长焦虑,就业还有“开源”空间。

  教育部积极拓宽基层就业渠道,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各地各高校做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组织招录工作,鼓励采用市场化、社会化办法,引导毕业生围绕城乡基层社区各类服务需求就业创业。

  为加大“双创”支持力度,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指导各地各高校挖掘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中的就业机会,引导毕业生发挥智力优势,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创新创业,多元化多渠道就业。

  此外,深入推进大学生征兵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创造“迷彩青春”;扩大科研助理招录规模,增强科研助理岗位吸引力。

  要确保高质量就业,还需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推动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要促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态,不拘一格用人才。将存在就业歧视、欺诈等问题的用人单位纳入黑名单,定期向毕业生发布警示提醒信息。

  引导更多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企业进校招聘好比‘摘果子’,前期‘施肥、培土’工作尤为重要,只有果树壮大才会结出‘好果子’。”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刘树新在太原理工大学举办的“大飞机文化进校园”就业育人公开课上的一席话,道出了“就业育人”的本质。

  “就业促进周”期间,全国高校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上好“就业思政课”,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

  “高校促就业不能只盯着就业率这个数字。”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就业工作各个环节,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工作目标,引导更多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建功立业。”

  “24365”是招聘服务平台,更是一种精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背后,是无数老师、辅导员24小时、365天的付出,为毕业生提供“四心”服务,做到毕业教育动心、就业指导入心、就业服务暖心、就业跟踪贴心,陪伴莘莘学子顺利走好毕业前的“最后一公里”。

  • 相关阅读
  • 宁波展出“一带一路”亚洲国家赠予纪念品 见证友谊长青

      中新网宁波5月27日电(记者 李典)土耳其的工艺盘、泰国的粉彩描金盖罐、斯里兰卡的纪念牌……连日来,浙江省宁波市推出“2021走近‘一带一路’亚洲国家”展览,向人们展示了多个亚洲国家向宁波赠予的纪念品。土中...

    时间:05-27
  • 北京市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 新报告病例数稳中有降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徐婧 杜燕)据悉,目前北京市艾滋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新报告病例数稳中有降,经性传播仍是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  这是记者近日在北京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与北京市疾控中心联合理事...

    时间:05-27
  • 山西加码新基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5.4%

      中新网太原5月27日电 (记者 李新锁)面对数字经济百舸争流局面,山西持续发力新基建。山西27日对外发布,到2025年,山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升至5.4%。  当天,山西多部门对外解读“十四五”规...

    时间:05-27
  • “十三五”期间沈阳新增城镇就业超53万人

      中新网沈阳5月27日电 (李晛)沈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霞27日在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沈阳市人社系统聚焦群众期待,统筹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

    时间:05-27
  • 辽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进入攻坚年 安全事故下降近四成

      中新网沈阳5月27日电 (王景巍)5月27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关于辽宁“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辽沈行”活动有关情况的发布会。辽宁省安委办副主任、省应急厅副厅长、省应急厅新闻发言人刘建表示,从2016年到2...

    时间:05-27
  • 【我在中国当大使】“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全世界都关注”

      【我在中国当大使】“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全世界都关注”  【编者按】  读懂中国共产党,才能读懂今天的中国。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中国与世界加深相互理解提供了历史机遇。5月18日起,海外...

    时间:05-27
  • 推进北斗法治建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法治建设报告》发布

      中新网南昌5月27日电 (记者 李韵涵)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于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北斗法治论坛上发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法治建设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  据了解,《报告》是卫星导航领域...

    时间:05-27
  • 31省份已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6672.3万剂次

      中新网5月2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5月2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6672.3万剂次。5月25日,贵州民族大学在贵安新区大学城校区大礼堂内设置新冠疫苗...

    时间:05-27
  • 中国大陆学者首获Mac Van Valkenburg奖

      中新网合肥5月27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2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电路与系统协会(IEEE CAS)日前将2021年度Mac Van Valkenburg奖授予该校教授吴枫,以表彰他“对多媒体非均匀编码和通信的贡献...

    时间:05-27
  • 交通运输部:目前我国疫苗货物运输能力充足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张旭)在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表示,截至目前,我国疫苗货物运输能力充足、运行顺畅。2021年5月25日,贵州民族大学学生在新冠疫苗接种现场接种疫...

    时间:05-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