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河南栾川县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打造全域“大景区”

2021-05-29 13:59:10

来源:经济日报

  远望群山黛绿,近看河水清澈,平坦笔直的柏油公路,干净整洁的村庄,时下的河南洛阳市栾川县美不胜收。品山水、避酷暑、吃农家、住民宿、忆乡愁,前来观光游玩的人们流连忘返。

  栾川县生态资源富集,森林覆盖率达82.7%。如何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真金白银”?这些年,栾川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已形成旅游专业村51个,遍布栾川各个乡镇,并实现产业链全覆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得到有效衔接。

  “以前没啥产业,山多、地瘦,大家守着青山绿水找不到出路。”潭头镇仓房村村民李银生在自家小院打开了话匣子。

  随着从洛阳到栾川的高速公路通车,高速口通往重渡沟景区的公路途经仓房村,竹海野生动物园项目落户当地,大家看到了希望——村里的崎岖山地、茂盛竹林成了休闲好地方。村民不但通过山地流转有租金、有分红,还能在园区就业挣工资,每年户均增收6000多元。

  栾川县将乡村旅游业态划分为景区依托村、深山空心村、田园乡愁村、特产带动村4种类型。

  “我们把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发挥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栾川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绿色生态理念在大家心中扎根。村庄绿起来了,垃圾堆、边角地成了绿化带、小游园。庭院也美起来了,房前屋后种上了景观树。

  “叮咚、叮咚”订单声此起彼伏,陶湾镇西沟村一土特产网店老板张松奇忙得不亦乐乎。栾川“九山半水半分田”,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菌菇山珍等特色资源。“随着物流越来越方便,我看准商机开网店,一年收入七八万元。”张松奇告诉记者。

  原本农村随处可见的“土坷垃”,如今变成了农民致富的“金疙瘩”。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产业链条拉长,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拓展了农民就业增收的空间。

  玉米糁、柿子醋、槲包……在“栾川印象”区域优质农产品展厅,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电商导购员正在做着网络直播销售。

  “为整合资源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提升栾川农产品的整体形象和市场占有率,‘栾川印象’应运而生。”栾川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志钦告诉记者,通过推行“品牌+企业+基地+贫困群众”的产业发展模式,有力推动了产业融合发展和旅游产品消费升级,为可持续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获悉,“栾川印象”作为全国首家以县级地域名称为商标的品牌,涵盖六大系列107款优质农产品。从产品销售平台到加工企业,从各个种植养殖合作社再到广大农户,受益面越来越广。

  “栾川印象”副总经理吴冬阁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建设农产品加工生产线23条,发展扶贫基地27个,通过就业、创业等方式带动1751户困难户实现增收。

  从靠山吃山到靠山致富,从各自为战到品牌化,栾川的农产品由零到整,成了特色产业。

  有了好生态,才有好日子。一项项好政策落地生根,也给李银生带来了好出路。他利用10多万元政策资金,加上贷款和自筹资金,改造了自家房屋,于2015年底开起了乡村民宿“仓房人家”。在他的用心经营下,民宿生意逐步走上正轨,一年盈利七八万元。

  记者调查发现,当地通过发展普惠金融,规划建设旅游购物市场,持续开展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措施激发群众参与旅游业发展。

  “在巩固产业扶贫成果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让农民有稳定可持续增收的收入来源。”栾川县扶贫办副主任卫伊峰告诉记者。

  记者来到拨云岭,青山层层环绕,伊河蜿蜒而过,豫西特色民居散落山间,特色乡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这些年,当地大力发展核桃种植,并探索牡丹间作模式,不仅增加了种植收益,还保持了水土,一举多得。现在,这里的传统村落成了乡村旅游的新样板。

  不止于此,乡村旅游发展还重塑了山区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目前,栾川已有1.3万余名群众通过开办农家乐、销售土特产、发展特色产业等形式成为旅游从业者,还培育了百余家高端精品民宿。

  “栾川是全国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十三五’以来,我们从打造单个景区转变为打造旅游目的地,从建设景区延伸到打造全域旅游环境,从抓景区服务质量转变为全域旅游管理服务提升,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实现处处是景区、处处是美景。”栾川县委书记董炳麓说。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夏先清)

  • 相关阅读
  • 广州公布新增16例无症状感染者详情 活动场所公开

      中新网5月30日电 据广州市卫健委网站消息,5月29日0时至24时,广州市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新增出院病例4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6例,其中境内12例、境外输入4例。  截至2021年5月29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

    时间:05-30
  • 乌拉圭报告显示科兴疫苗可减少97%新冠死亡病例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5月29日电(记者倪瑞捷)蒙得维的亚消息:乌拉圭公共卫生部近日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在接种第二剂中国科兴新冠疫苗14天后,可以减少97%的新冠死亡病例。  根据这份报告,在完成两剂科兴疫苗...

    时间:05-30
  • “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活动举办

      本报德阳5月29日电 (记者赵晓霞、王珏、王明峰)为了让国内外民众更好地了解三星堆文化,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联合举办了“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

    时间:05-30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为了祖国母亲的微笑——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时间观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为了祖国母亲的微笑——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时间观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 题:为了祖国母亲的微笑——中国科技工作者...

    时间:05-30
  • 百年党史天天读 | 5月30日

      重要论述  1938年5月30日  毛泽东在《解放》第四十期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文章针对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内和党外都有许多人轻视游击战争的重大战略作用,而只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正规战争...

    时间:05-30
  • 傅立民:现在中国有能力主动迈出第一步

      我明白中国是从哪里来的  走了多么远的路  我的看法自然与那些在中国富起来之后  才接触中国的人不同  傅立民:现在中国有能力主动迈出第一步  本刊记者/曹然  发于2021.5.31总第997期《中国新闻周刊...

    时间:05-30
  • 天舟二号为何连续两次推迟发射 迟来9天的胜利

      深度关注 | 天舟二号为何连续两次推迟发射 迟来9天的胜利  “快递”发货了!5月29日晚,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长七遥三火箭)点亮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夜空,成功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送入太空,为空间站天和核心...

    时间:05-30
  • 去空间站的“快递小哥”都有哪些真本事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为了满足中国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而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2017年4月,长征七号遥二火箭将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时隔4年后,2021年5月29日,太空“快递业务”再次开...

    时间:05-30
  • 8小时一吻定情 “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 ” 太空快速约会

      中新网上海5月30日电 (郑莹莹 郭超凯)5月30日5时01分,“太空快递员”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遥远的太空成功“约上了”。  这是中国突破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以来,首次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动作...

    时间:05-30
  • 31省份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1例 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中新网5月30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5月2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1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上海5例,福建2例,内蒙古1例,广东1例,四川1例,陕西1例);无新增...

    时间:05-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