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

2021-06-02 15:44: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者按

  5月3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多次提到一个词语: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自2013年3月首次提出以来,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响应。尤其近一年多来,新冠肺炎病毒全球蔓延,疫情以残酷的事实不断证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有鉴于此,本报今起推出“人间正道的魅力”系列评论,与读者一起感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这一年多,疫情起伏反复,病毒频繁变异,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仍在肆虐。这一年多,一些人际交往被无情阻断,生离死别一再上演。这一年多,一些政客的政治操弄屡见不鲜。所幸,大灾大难面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愈加深入人心——

  世界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危机面前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正如全球疫苗免疫联盟首席执行官塞斯·伯克利所说:“我们从应对新冠肺炎大流行的过程中学到的最重要一课就是,在所有人都安全之前,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

  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政治化、标签化、污名化等政治操弄无助于本国抗疫,只会扰乱国际抗疫合作,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更大伤害;“疫苗民族主义”只会导致疫苗分配不公,将世界置于“灾难性道德沦丧的边缘”,将世界人民的健康、经济和社会置于危险境地。

  “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国际抗疫也有助于激发我们的思考。世界未来的发展取决于我们对人类共同命运和前途的热情和努力。”罗马尼亚前总理彼得·罗曼的话,是世界有识之士共同的心声。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8年多来,这一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响应,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犹如一场大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经受住了考验,其重要价值更加凸显。正如埃及外交部亚洲事务部长助理哈尼·塞利姆所说,中国帮助世界各国携手抗疫,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体现”。

  “我们确实在经历一场大变局,它将主导未来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进程。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将是一场治国理政的大考验。”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指出,“中国提供了一种‘新可能’,即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霸、超越零和博弈,开辟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

  这种“新可能”包含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闪耀着中国智慧的光芒,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世界情怀和责任担当,指明了世界发展的方向,是人类命运与共的时代强音。

  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中国不仅有理念,更有行动。抗疫,中国是全球抗疫物资的最大供应国,并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中国为疫情后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坚定信心和强大动力,“一带一路”更是展现出蓬勃生机;治理,中国践行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防止世界走向对抗和分裂。

  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感慨说,中国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

  经历了一年多的风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每个国家都不是孤帆,而是同一条船上的水手,必须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只有团结在多边主义旗帜下,增强命运共同体意识,才能冲过急流和险滩。

  (张 红,作者为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员)

  原标题:命运与共的时代强音(望海楼·人间正道的魅力①)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6月02日 第 01 版)

  • 相关阅读
  • 湖北与上合组织相关国家外贸规模持续扩大

      中新社武汉6月2日电 (记者 梁婷)湖北与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称上合组织)相关国家外贸规模持续扩大。今年1月至4月,进出口总额增长强劲,增幅高达67.8%。上合组织民间友好论坛高质量互联互通分论坛2日在武汉举行,湖...

    时间:06-02
  • 同志,你好!我们一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百年大党正青春① | 同志,你好!我们一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历史回眸】20世纪初,各种思潮在中国大地上传播,争论此起彼伏。胡适曾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劝说人们“多研究问题,...

    时间:06-02
  • 同学们,快起来!拿出“这种”力量,担负起天下兴亡

      百年大党正青春② | 同学们,快起来!拿出“这种”力量,担负起天下兴亡  【历史回眸】“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这首《毕业歌》诞生于1934年,是左翼电影《桃李劫》中的插曲。它的词曲作者田汉...

    时间:06-02
  • 记者Vlog丨“没有窗户的大楼” 探访美国国家安全局情报基地

      记者Vlog丨“没有窗户的大楼” 探访美国国家安全局情报基地  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下城托马斯街33号,有一座特别的大楼,其特别之处在于——没有一扇窗户。这栋大楼名叫长线大厦,建于1969年到1974年间,从外观上看...

    时间:06-02
  • 中俄人士热议《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现实意义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记者温馨)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在2日结束的中俄智库高端论坛上,与会中俄人士表示,条约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仍具现实意义,双方应深挖中俄各领域合作潜力,开辟更广阔合作...

    时间:06-02
  • 张维为:西方要有勇气了解中国模式如何运作

      张维为接受人民网采访:西方要有勇气了解中国模式如何运作  人民网北京6月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下午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了工...

    时间:06-02
  • 血与火: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第2集《青春启航》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霞飞路渔阳里6号成立。一群热血青年,在这里创办了第一所为党培养青年干部的学校——外国语学社。他们积极联系和团结进步人士,宣传先进的思想与主张,推动建立各地青...

    时间:06-02
  • 中国援科摩罗短期抗疫医疗队深入学校 分享疫情防控经验

      当地时间6月1日,远在非洲岛国科摩罗协助抗疫的中国援科摩罗短期抗疫医疗队,来到当地一所小学进行交流。医疗队与学校负责人交流分享疫情防控经验,就学校疫情防控存在的风险隐患提出了具体工作建议。  随后,...

    时间:06-02
  • 到2025年中国海水淡化总规模将达日均290万吨以上

      中新网北京6月2日电 (记者 阮煜琳) 中国国家发改委联合自然资源部印发《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指出,到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日均290万吨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日均125万吨。  ...

    时间:06-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