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高频高精高灵敏——揭秘风云四号首颗业务星

2021-06-03 05:29:02

来源:新华网

  高频高精高灵敏——揭秘风云四号首颗业务星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 题:高频高精高灵敏——揭秘风云四号首颗业务星

  新华社记者胡喆、黄垚、张建松

  6月3日凌晨,风云四号B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作为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系列卫星的首发业务星,风云四号B星将与在轨运行的风云四号A星组网协同工作。

  风云四号B星由国家航天局负责卫星工程组织实施,中国气象局为用户部门。承担业务使命的B星科技含量有何提升?它将如何更加精准地预报天气?

  预报员的“眼睛”

  “与工作考核寿命5年的试验星A星不同,风云四号B星作为业务卫星,设计和工作寿命均为7年,且各项性能指标要求更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风云四号总设计师董瑶海说,在继承A星综合探测能力优势的基础上,风云四号B星在高频率、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等方面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据介绍,此次B星最新装载的快速成像仪具备区域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监测能力。结合先进的静止轨道辐射成像仪,B星在A星每5分钟对我国及周边区域成像1次的基础上,能够实现百万平方公里区域1分钟级连续观测成像。

  “这将帮助预报员更灵活地观察台风、暴雨等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结构及其演变的精细化动态,也让短时强降水、飑线、雷暴等小尺度、短生命史、破坏性大的强对流天气更容易被识别和捕捉。”风云气象卫星工程副总设计师张志清说。

  “以前气象卫星提供什么产品,预报员就用什么产品。风云四号B星投入使用后,可以成为预报员的‘眼睛’。”张志清说,由需求驱动的智能观测,将带领气象卫星业务从提供数据产品向快速响应预报服务需求转变。

  0.05摄氏度!精确感知大气变化

  除提高频率外,风云四号B星将提供比A星更高的探测灵敏度和探测精度。它可在36000千米距离精确感知到地球大气0.0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其温度探测结果与真实值的偏差在0.5摄氏度以内,相比A星提高1倍。

  “这将为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提供更高精度的初始场资料数据,提高对突发天气的预报精度。”风云四号光学星地面系统副总设计师杨磊说,此次B星搭载的静止轨道辐射成像仪还增加了一个7.24微米至7.6微米低层水汽通道,相当于在源头加装了一个高科技“探头”。

  “对预报员来说,低层水汽的快速变化对局地突发性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是预报预警的得力助手。”杨磊说,B星的静止轨道干涉式红外探测仪空间分辨率也从16千米提高到12千米。这就意味着探测的格点更细、能够获得更丰富的晴空大气温、湿度廓线数据,能够更好地辅助气象决策。

  此外,研制团队通过攻关,突破了大视场光学系统、亚角秒级高精度扫描控制等关键技术,能够进一步为台风观测、台风路径预报、强对流天气系统等分析和定位提供更加精细的观测资料。

  双星“联手”弥补观测范围不足

  “风云家族早已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成为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的值班卫星。风云气象卫星正持续为118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中国气象局局长庄国泰说,即将“入职”的风云四号B星,将与风云四号A星携手拓展风云家族全球服务的“版图”。

  遥望星空,风云四号A星、B星双星“联手”,观测范围将西达印度洋、东逾太平洋国际日界线,不仅完全覆盖我国国土面积,且囊括了西北太平洋、大洋洲等更广阔区域。

  “风云四号B星定点位置向东偏移后,观测范围扩至日界线以东,大大弥补了之前卫星在西北太平洋东侧观测范围不足的缺点,能够全面覆盖我国责任海域,为全球台风监测,特别为‘一带一路’气象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中心副主任钱奇峰说。

  • 相关阅读
  • 长三乙火箭送风云四号02星升空 金牌火箭开启新一轮高密度发射

      中新网北京6月3日电 (桑茜 王海露 郭超凯)6月3日0时17分,长征三号乙遥72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托举风云四号02星直奔苍穹,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由此拉开了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新一轮高密...

    时间:06-03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70482.6万剂次

      中新网6月3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6月2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70482.6万剂次。...

    时间:06-03
  • 【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政治局课程“上新”,百年中共为什么始终爱学习?

      中新社北京6月3日电 题:政治局课程“上新”,百年中共为什么始终爱学习?  作者 郭超凯 梁晓辉  5月的最后一天,“中南海课堂”再次开课——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30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加强中国国际...

    时间:06-03
  • 进一步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进一步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党的建设教研部主办,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协办的“百年大党建设的历史经验”高端论坛日前在京举行。与会者围绕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继续...

    时间:06-03
  • 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人民观点)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  积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

    时间:06-03
  • 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55.93万剂次

      中新网6月3日电 据北京市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6月2日,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55.93万剂次,累计接种1722.61万人。...

    时间:06-03
  • 教育强国 逐梦前行——展望十四五时期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教育强国 逐梦前行  ——展望“十四五”时期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再过几天,又一批青年学子将走进高考考场,迎接人生的一场大考。经历了2020年7月的高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背景下,今年...

    时间:06-03
  • 【走向我们的2035百问百答】“十四五”期间中国如何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

      编者按:奋进“十四五”,迈向新征程,我们推出“走向我们的2035·百问百答”专栏,细部解读国家发展蓝图,力求聚焦民生关切,把握国家未来脉动。  No.57:“十四五”期间中国如何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

    时间:06-03
  • 最新报告:中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世界第14位

      中新社上海6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 郑莹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6月3日在2021浦江创新论坛上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0》显示,中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世界第14位,比上年提升1位,是唯一进入前15位的...

    时间:06-03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办党史教育专题研讨会

      中新网北京6月3日电 (刘玥晴)2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办党史教育专题研讨会。中央社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赵凡出席会议并致辞,党组成员、教务长徐绍刚主持会议并总结。  赵凡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党领导的统一战...

    时间:06-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