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看百年大党的初心本色

2021-06-14 19:38:45

来源:新华网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百年容颜|“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看百年大党的初心本色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题:“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看百年大党的初心本色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周圆

  6月3日,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全新开馆。

  排起长队的人们进入馆中,致敬百年历史。不时响起的宣誓声,穿越时空。

  一百年前的那个夏日,13名平均年龄28岁的中共一大代表,在寻常巷陌里酝酿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义无反顾地把人民写在旗帜上、融入血液中。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赤子之情,穿越百年时空。

  (一)有一种信念坚定不移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当听到黄文秀的名字时,坐在台下的黄忠杰红了眼眶。

  脱贫攻坚的战场上,黄文秀的生命永远定格在30岁。替女儿领奖,这位父亲落泪的瞬间,令无数人动容。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35年扎根太行山,用科技把荒山秃岭抛进历史的李保国;绝壁上凿天路的毛相林……“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铮铮誓言背后,是300多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尽锐出战,是共产党人与人民上下同心、同甘共苦、接力战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的奋斗史。

  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回望过去,无论条件多么艰难、环境多么险恶,中国共产党人心里装的始终是人民的利益。从“求解放”到“奔小康”……百年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信念追求。

  从嘉兴南湖一叶开启未来的红船,到井冈山上播撒革命的燎原星火;从西柏坡“进京赶考”的铿锵誓言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宣示——

  人民至上,一个政党的初心铭刻。

  (二)有一种选择永不言悔

  连续200余天、1.5万多公里——这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2020年的一份抗疫行程。

  疫情暴发后,作为抵达武汉首批医疗救治专家中的一员,童朝晖持续奋战,又辗转多地指导救治,却抽不出一点时间去距武汉很近的黄冈,跟父母吃上一顿饭。

  不会用微信的母亲,学着给他留了一条信息——“你从北京来,为的是早日把家乡父老乡亲从病疫中解救出来。我们在家不出门、不串门,你不必担心。”

  人们清晰地记得,80多岁的钟南山启程武汉,高铁餐车上稍作休息的他满脸倦容;从重症“红区”查房出来,年过七旬的李兰娟院士摘下口罩,脸上留下深深的压痕……

  “我是党员,我不上前线谁上前线!”“共产党员先上!”灾难与挑战面前,逆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选择。

  当年白色恐怖下,李大钊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被捕后,第一个走上绞刑台没有犹豫,更没有畏惧;

  肝疼袭来时,焦裕禄就用茶缸靠在藤椅上,紧紧顶在痛处,疼痛缓解一些,又带领群众查风口、探流沙、找水道、治盐碱;

  福建政和县原县委书记廖俊波“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去基层的路上”,老兵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

  为了人民利益,一切皆可奉献——

  漫长的征程中,面对血与火的淬炼、生与死的考验,无数共产党员忠于职守、身先士卒,为人民奋斗,为人民献身。

  时代不同、岗位各异、环境变迁,但中国共产党人的选择始终如一。

  (三)有一种情怀从未改变

  甘肃古浪县,“八步沙六老汉”的故事传颂至今。

  20世纪80年代,这里曾是黄沙滚滚,荒漠连天。6位基层党员和群众在承包书上按下手印,扛起铁锹,卷起铺盖,挺进八步沙。

  子承父志、世代相传,共产党员和老百姓拧成一股绳,一代代“接锹人”的“愚公治沙”,用汗水换来绿色。

  人民,是最根本的哲学。

  无论是战争年代的浴血奋战,还是和平时期的改革开放、生态治理、脱贫攻坚,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一人、一村、一城的变化,都印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迈进的步伐,蕴含着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真挚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的是守护好生态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简政放权……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被激发;

  聚焦医改、推动教育公平、落实就业优先……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与国家共发展、与时代同进步。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哲学三问,在共产党人这里答案明确。

  矢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不会计较茫茫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埋头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不会在乎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他们用信仰把青春融入祖国的江河,他们用行动把光辉刻在祖国的星座。

  因为他们知道——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所以——

  百年峥嵘,初心始终。

  • 相关阅读
  • 疫情防控一线·志愿者:疫情就是命令 我们一直在现场

      疫情防控一线·志愿者 | 疫情就是命令 我们一直在现场  央视网消息:广州从6月4日开始进行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大排查,当前,大部分区已经进入第三轮排查阶段。在防控一线,活跃着一群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他们...

    时间:06-15
  • 水利部开展12314监督举报奖励评选 47名举报人获奖

      中新网6月15日电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近期,水利部按照《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举报奖励暂行办法》等规定,首次开展12314举报奖励事项评选,评选范围为2020年度12314举报事项。综合举报问题性质、查实情况及...

    时间:06-15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正式发布

      中新网6月15日电 据“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众号消息,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即将再次出征太空,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实施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正式发布本次飞行任务标识。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

    时间:06-15
  • 应急管理部启动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督导核查

      中新网6月15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近日,应急管理部派出6个工作组,赴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等14个重点省份开展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督导核查。  5月初,应急管理部部署对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

    时间:06-15
  • 习近平: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习近平一  各级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时间:06-15
  • 胡盛任中共龙岩市委副书记

      中新网龙岩6月15日电 日前,中共福建省委决定,胡盛同志任中共龙岩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张国旺同志不再担任中共龙岩市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完)...

    时间:06-15
  • 【强国中坚 高质量发展看国企】“平疫结合”、智能化建造 “永久版雷神山医院”即将建成交付

      中新网6月15日电(记者 丁宝秀)6月的武汉,平均最高气温超过30℃,太阳炙烤下,位于江夏区的云景山医院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武汉这座城市遭遇了巨大的“创伤”,同时也暴露了...

    时间:06-15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文章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

    时间:06-15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90413.4万剂次

      中新网6月15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截至2021年6月1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90413.4万剂次。...

    时间:06-15
  • 东湖评论:与时代同行,努力创造非凡的青春

      在广东佛山,一位90后美术工作者陈志杰,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一幅“核酸检测上河图”。 这幅作品整体创作花费五天时间,以大规模核酸检测为背景,整体风格延续《清明上河图》的表现手法,许多网友看后纷纷点...

    时间:06-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