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钟扬:一颗追梦的“种子”

2021-06-17 12:20:06

来源:新华网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丨钟扬:一颗追梦的“种子”

  新华社上海6月16日电 题:钟扬:一颗追梦的“种子”

  新华社记者吴振东

  舞台上,话剧《种子天堂》剧情进入最高潮——在缺氧、强风恶劣环境下,钟扬拼尽气力来到海拔6000米的高度。当他终于在一堆杂草和冰雪中发现那株顽强的雪莲时,就像父亲看到自己刚出生的婴儿,脸上挂着深深的喜悦,凝望良久……

  海拔6000米,是目前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高度。

  2017年9月,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在工作中遭遇车祸,时年53岁。钟扬去世后,先后被追授“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这是钟扬生前常说的话。从教30余年,援藏16年,他带领团队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帮助西藏大学建成一支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植物学研究团队。他把自己活成了一颗追梦的“种子”。

  青藏高原有超过2000多种特有植物,然而,在全世界最大的种质资源库中,长期没有我国西藏地区的植物种子。2001年,醉心基础科研的钟扬只身前往青藏高原,寻访植物标本,探寻生物进化轨迹。此后10余年,从藏北高原到藏南谷地,从阿里无人区到雅鲁藏布江边,都留下了钟扬的身影。

  “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到那么多地方采集种子?”面对质疑,钟扬回答:“眼前的确没有经济效益,但国家需要、人类需要这些种子。做基础研究,心里想的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除了4000万颗种子,钟扬及其团队还将全世界仅存的3万多棵西藏巨柏登记在册,为珍稀巨柏筑起保护屏障。他们从采集的高原香柏中提取出抗癌成分,并通过美国药学会认证;他们寻找到雪域高原上的拟南芥,为全球植物学研究提供支持……

  回忆钟扬,很多藏族师生说,他就像绽放在“生命禁区”里的格桑花。

  来到西藏,钟扬感到,这里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他由此萌发另一个梦想:为祖国每一个民族都培养一个植物学博士。

  为此,钟扬不放过任何一颗可在当地生根发芽的“种子”。援藏期间,他累计培养了6名博士、8名硕士,他们多已成长为我国民族地区急需的科研教学骨干。在他的帮助下,西藏大学建立了植物学研究“地方队”。

  “他不是来办几次讲座,做几个项目,而是真正把复旦大学最新最好的科研和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地输送给我们。”在西藏大学研究生处原处长欧珠罗布心里,钟扬就是耕耘在科研、教育战线的孔繁森,为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点亮了心灯。

  长期的高原生活和过高的工作强度,使钟扬心脏肥大,血管极度脆弱,每分钟心跳只有44下,但只要说起援藏的事,他总有一种紧迫感。“我再给自己十年时间。”钟扬多次这样说。

  种子回归大地,必将绽放新生。精神的火炬,照亮无数人的心灵。

  《种子天堂》是复旦大学师生根据钟扬先进事迹编排的话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作团队重新打磨剧本,并在演员阵容中注入“00后”青春血液。导演表示,这正是“种子精神”永远年轻的体现。

  “钟扬是高原上的英雄。我也有一个梦想,希望将来成为一位像钟扬老师那样为西藏、为祖国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工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西藏学生旦真伦珠看完演出后说。

  • 相关阅读
  • 安徽今年陆续推出百余项红色主题文旅活动

      中新网合肥6月17日电 (记者 张强)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安徽今年陆续组织开展艺术创作巡演、文化展览展示、党史比赛竞赛、群众文化活动、红色旅游体验等五大...

    时间:06-17
  • 涉港澳案件授权见证平台等入选“司法改革案例”

      中新社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 张素)为解决涉港澳案件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程序繁琐、成本较高、耗时过长等问题,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建设全国法院首个涉港澳案件授权见证平台。最高人民法院17日发布的《人民法...

    时间:06-17
  • 胡春华在河北督导“三夏”农业生产工作

      新华社石家庄6月1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17日在河北省督导“三夏”农业生产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的同时,...

    时间:06-17
  • 我的入党故事|两代人的心愿

      我的入党故事|两代人的心愿  我叫靳民路,是名“80后”,是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  2020年春天,是我从医15年来最难忘的一个春天。我经历了与病毒惊心动魄的斗争,也实现了一个长久以来的心愿,那...

    时间:06-17
  • 神舟十二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中新社酒泉6月17日电 (记者 郭超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当天上午9时22分,搭载神...

    时间:06-17
  • 新闻背景:飞上太空的中国航天员

      新华社甘肃酒泉6月17日电 题:新闻背景:飞上太空的中国航天员  新华社记者张瑞杰、高玉娇  自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以来,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神舟飞船12次飞向太空;从2003年杨利伟首访太空到2021年...

    时间:06-17
  • 120秒回顾中国航天 每一帧都是中国骄傲

      央视网消息: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国人探索星辰大海的脚步从未停歇。从“东方红”到“神舟”,每一次对太空的叩问,都是下一次探索的开始。“靠...

    时间:06-17
  • 广州荔湾区中南街由高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中新网6月17日电 据广州市卫健委网站消息,广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医疗防治组17日发布通告称,根据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关于印发广东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经广州市...

    时间:06-17
  • 青海:精准治沙实现“绿进沙退”

      新华社西宁6月17日电(记者李琳海)58岁的祁自辉家住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沙珠玉乡上卡力岗村,该村海拔近3000米。20年前,当地沙化严重,很多农牧民被迫举家搬迁至县城。  “从我记事起,一直过着与沙漠做...

    时间:06-17
  • 新闻背景: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

      新华社甘肃酒泉6月17日电 题:新闻背景: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  新华社记者高玉娇、张瑞杰  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

    时间:06-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