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约等于3个北京!内蒙古5年治理沙化土地近7200万亩

2021-06-17 15:33:3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17日电(记者李云平)在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到来之际,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获悉,在过去5年间,内蒙古共治理沙化土地7197.5万亩,占全国治理面积的40%以上,约等于3个北京的国土面积,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

  内蒙古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境内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四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沙地,荒漠化土地面积达9.14亿亩,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23.3%;沙化土地面积达6.12亿亩,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23.7%。

  据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局长郝影介绍,内蒙古把防沙治沙作为筑牢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工作,以防沙治沙重大工程为载体,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科学推进防沙治沙,在实践中摸索出先造林后补贴、专业队造林等沙化土地治理模式,完善建设主体、经营主体、利益主体、责任主体“四统一”和任务到户、产权到户、责任到户、补助到户、服务到户“五到户”的管理模式,有效调动社会各类主体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

  郝影说,内蒙古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规划建设一批不同类型的防沙治沙示范基地,带动全区防沙治沙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赤峰市翁牛特旗集中治理土地沙化危害程度较重的区域,形成百万亩综合治沙基地;锡林郭勒盟多伦县集中人、财、物,建成百万亩樟子松基地;阿拉善盟利用产业拉动建成百万亩梭梭林基地。

  在加大推进防沙治沙力度的同时,内蒙古实施草原奖补机制,坚决制止和打击乱砍滥伐、乱采滥挖、超载过牧等破坏植被行为,预防土地沙化,使沙区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目前,内蒙古共落实禁牧面积4.04亿亩、草畜平衡面积6.16亿亩,建成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18处、面积近275万亩。

  同时,内蒙古把防沙治沙与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紧密结合,探索出多种类型的产业化防治模式,重点培育发展沙生植物种植与开发利用、特种药用植物种植与加工经营、沙漠景观旅游等产业,不仅逆向拉动防沙治沙,而且增强防沙治沙的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一条“行政推动、政策促动、产业拉动、典型带动”的防沙治沙新路子。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内蒙古森林覆盖率达2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5%,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实现“双减少”。重点沙化土地治理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四大沙漠相对稳定,四大沙地林草盖度均有提高,部分地区呈现出“荒漠变绿洲”的景象。

  • 相关阅读
  •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研讨会在巴基斯坦举行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研讨会在巴基斯坦举行  新华社伊斯兰堡6月17日电(记者李浩)由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和巴基斯坦智库巴中学会共同举办的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研讨会17日以线上方式举行。中国驻巴大使农融和巴多个...

    时间:06-18
  • 苦难和新生——西藏翻身农奴影像档案:多布杰

      新华全媒+丨苦难和新生——西藏翻身农奴影像档案:多布杰  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颁布命令,在西藏施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从此,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将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时间:06-18
  • 共创上合组织更加美好明天(命运与共)

      本报记者 殷新宇 周翰博 程是颉  今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20年来,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始终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势头,成功探索出一条新型区域...

    时间:06-18
  • 探索浩瀚宇宙 迈向航天强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天全景扫描

      探索浩瀚宇宙 迈向航天强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天全景扫描  新华社甘肃酒泉6月17日电 题:探索浩瀚宇宙 迈向航天强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天全景扫描  新华社记者黄明、黎云、张汨汨、高玉娇  北...

    时间:06-18
  • 携着梦想,再出发!——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出征仪式见闻

      携着梦想,再出发!——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出征仪式见闻  新华社甘肃酒泉6月17日电 题:携着梦想,再出发!——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出征仪式见闻  新华社记者黄明、黎云、张汨汨  清凉的晨风吹醒了戈壁滩。  ...

    时间:06-17
  • 科学家发现地球史上最大陆地哺乳动物新属种:2650万年前“临夏巨犀”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地球历史上已知生存过的最大陆地哺乳动物,巨犀最早发现于亚洲,其从始新世中期4200万年前出现到中新世早期2100万年前灭绝的演化关系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临夏巨犀”在渐新...

    时间:06-17
  • “中国共产党通过了时间的考验”——驻华大使在上海感知“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中国共产党通过了时间的考验”——驻华大使在上海感知“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新华社上海6月17日电(记者吴宇)“中国共产党用一个世纪时间将贫穷落后的中国变为全球瞩目的大国。中国共产党通过了时间的考验。”...

    时间:06-17
  • 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看点解析

      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看点解析  新华社甘肃酒泉6月17日电 题: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看点解析  新华社记者张泉、胡喆、张汨汨  6月17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

    时间:06-17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自主创新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跨越发展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自主创新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跨越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

    时间:06-17
  • 安徽今年陆续推出百余项红色主题文旅活动

      中新网合肥6月17日电 (记者 张强)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安徽今年陆续组织开展艺术创作巡演、文化展览展示、党史比赛竞赛、群众文化活动、红色旅游体验等五大...

    时间:06-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