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青史如鉴耀千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建设纪实

2021-06-19 18:13:5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 题:青史如鉴耀千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建设纪实

  新华社记者林晖、丁小溪、黄玥、王子铭

  仲夏时节,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喜庆时刻,一座庄重大气的红色新地标——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在首都北京正式开馆。

  三年多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指导下,各参建单位和有关方面艰苦奋战、顽强拼搏,协同攻关、精益求精,共同完成了这座展示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的精神殿堂。

  从此,我们党有了永久性、综合性的党史展览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在此浓缩定格,启迪当下,昭示未来。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党史中汲取不竭力量,百年大党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昂首奋进崭新征程。

  谋深虑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建设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重大决策

  每一座红色场馆,都是一段浓缩的历史、一份精神的传承。

  从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到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从贵州遵义会议纪念馆到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遍布全国各地的红色场馆,串联起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镌刻下革命精神的鲜明标识。

  河北西柏坡、山东临沂、福建古田、陕西延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调研考察期间,多次赴革命纪念馆参观,重温党的初心使命,引领全党全社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如何更好地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在思索谋划。

  此前,在一些重大历史节点,我们依托已有的博物馆、展览馆,组织策划重大主题展览,起到展示伟大成就、凝聚党心民意的重要作用。同时,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没有一座以党史为主线、全景式展示党矢志不渝奋斗之路的永久性展馆。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不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建设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展览馆建设要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相吻合,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和其中蕴含的伟大奋斗精神,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顽强奋斗的伟大历程”;

  “要充分发挥展示、纪念、宣传、教育、研究等综合功能”;

  “要着眼于教育年轻人,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

  ……

  习近平总书记对展馆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亲自谋划、亲切关怀,多次听取工作汇报,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明展览馆的意义和定位、功能和作用、内容和形式,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应该建在哪里比较合适?

  在对地理位置、场馆高度、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旁的一块预留文化用地,进入选址视野——

  这里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既是城市重点功能区,又与古都北京壮美的中轴线遥相呼应。中国科技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历史研究院等国家级文化设施比邻左右,文化氛围浓郁。

  确定了展览馆选址后,一系列工作紧锣密鼓向前推进。

  2018年元旦刚过,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邵韦平在单位餐厅吃饭时,接到了第二天去中央宣传部开会的通知。

  “作为建筑设计师,同时也是一名党员,得知有机会参与这个重大政治任务,我非常激动,迅速组织团队投入到紧张的设计工作中。”邵韦平说。

  7家国内顶级设计单位接到了任务,大多数都由院士领衔,组建最强队伍参与设计方案投标。经过数轮竞争选拔、深化设计,3家单位的方案进入最终比选阶段。

  2018年4月,北京中南海。

  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展馆建设方案汇报。在听取了几个方案的设计思路后,总书记明确指出,“建筑风格要庄重肃穆,具有殿堂般的仪式感;要与时俱进,别具一格,与目前的展馆相比让人眼睛一亮”。

  传承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经典建筑的文化基因,采用传统柱廊式结构,形成简约、大气、质朴的建筑风格;细节造型上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特征;内部结构符合时代对展馆的功能要求,实现纪念性、传承性与实用性的有机衔接……

  最终,60多年前曾设计了人民大会堂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方案脱颖而出。这家设计院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主设计单位。一张张设计图纸,逐渐铺陈开美丽的画卷。

  攻坚克难——工程建设者群策群力、顽强拼搏,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党报国的忠诚本色

  2018年8月26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行奠基仪式。9月10日,工程正式开工。

  此时,距离党的百年华诞,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承载重大使命的工程,对于所有参建单位来说都是严峻考验。

  一路与时间赛跑——

  工程开工后,基坑施工需要每天运出1万方土,相当于800辆渣土车的运量。从每天下午6点开始,川流不息的渣土车不断进出基坑,一直工作到凌晨四五点才停歇。

  炎炎夏日,施工期适逢钢结构安装,工人们坐在烫手的钢梁上,把近40万条螺栓逐一焊接;

  在寒冷的冬季施工期,建设者在廊柱外围搭好脚手架,每日从早到晚爬上爬下,奋力作业。

  100天完成105万立方米土方外运,45天完成2242根基础桩施工,提前15天实现15万平方米地下结构封顶,提前12天实现主体建筑结构封顶……参建单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对标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目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施工纪录。

  “冒严寒、战酷暑,不计得失、不辱使命,我们把对党的热爱化作了强大工作动力。”北京城建集团项目经理王恒动情地说。

  一路与困难斗争——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同年6月,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发生聚集性疫情,首都防疫警报再次拉响。

  疫情影响的不仅是人员施工,也影响着建材调运。如何在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前提下保障工程建设,是一道亟须破解的难题。

  关键时刻,有关部门加大统筹力度,指导和督促工程管理团队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建设。通过全员核酸检测、严格封闭管理、划分区域减少接触、实行分餐制等一系列举措,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在此期间,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许多同志放弃春节等节假日,奋战在工程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党报国的忠诚本色。

  石材选择,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难点。

  为了寻找合适的汉白玉石材,相关团队奔赴全国各地的矿坑实地查看石材质量。从石材大小、曲直、粗细、密度等方面多次论证,最终选定四川雅安夹金山脚下的汉白玉。

  夹金山,正是当年红军长征翻过的一座雪山。“党史展览馆选用夹金山附近出产的汉白玉,恰是我们党革命精神的延续和传承。”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总承包事业部副部长刘晗说。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建设是项系统工程,先后有200多家单位、近5万人直接参与。从组织到协调,从设计到施工,从生产到运输,从安装到呈现,有关部门和参建单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中宣部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精心论证方案,做好周边规划,同步研究推进党史展览和文物征集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直管理局、北京市等大力支持、全程参与,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

  ——工程代建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咨询方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组织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美院、鲁迅美院、中国美术馆等全国知名艺术团队,精心创作完成重大主题雕塑工程。

  ——四川雅安、福建泉州、贵州安顺、湖北恩施、湖南安化、浙江东阳等地积极协调落实石材木材,用心保质加工。

  ……

  工程建设期间,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多次深入施工现场,研究推动重点工作,协调解决重大事项,有力指导推动了工作开展。

  一个细节,可见工程建设和艺术创作中的精益求精——

  广场上的大型主题雕塑由数百块石材拼接而成,人物脸部等各方面细节都不能有明显纹理瑕疵。为了达到最佳整体效果,每一块石材都历经千挑万选,光是石材粘合胶剂就进行了约500小时的科学检测,从多种样品中选出最合适的一款。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建设进展情况,始终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

  2020年9月2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怀仁堂专门听取了工程建设和展览情况工作汇报,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主题主线,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条红线,展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强调要建成一个神圣殿堂,成为共产党员受教育受洗礼的精神家园,成为引导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教育基地,成为党史研究和宣传的权威阵地。

  2021年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又主持召开会议,审议党史展览方案。会议强调,要通过有代表性、说服力的展览元素,讲清楚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讲清楚党的守正创新、与时俱进。

  谆谆嘱托、殷殷期盼,转化为参与建设同志的强大动力。

  调配最优秀力量加入工程建设,成功解决基坑工程、隔震工程、高大廊柱建造等一道道施工难题;

  为了使外立面达到最佳效果,在工地现场做了3个1:1的样板段,现场认真研究比选;

  主题雕塑创作团队先后组织30多次创作稿审定和无数次泥稿修改调整,每一个人物的姿态造型、道具服饰都反复推敲、力求精准;

  ……

  寒来暑往,日夜兼程。

  2021年5月5日,历经近1000天建设,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正式竣工落成!

  继往开来——牢记初心使命、不负人民重托,从百年党史中凝聚起风雨无阻向前进的磅礴力量

  6月18日,在社会各界期盼的目光中,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正式开馆。当天下午,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这里,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

  从空中俯瞰这座大气恢弘的展馆,整体呈现“工”字形,寓意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外观采用传统的柱廊式结构,充分传承中华建筑方正端庄、质朴大气的传统精髓。

  展馆东西两面立有28根廊柱,象征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南北两面各6根廊柱,体现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勇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昂扬风貌。

  广场上,五大主题雕塑雄伟矗立,震撼人心。

  大型党旗雕塑《旗帜》气势如虹,深刻反映出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信仰》《伟业》《攻坚》《追梦》四组大型雕塑分别对应“四个伟大”主题,276个人物与583块汉白玉融为一体,人势与山势相依,庄重、巍然,讲述着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

  “东面两组雕塑,采用站立式‘宣誓’‘前行’的群像,体现建设伟大工程的坚定信仰,推进伟大事业的伟业丰碑。西面的两组雕塑充满动感,体现进行伟大斗争的攻坚克难,实现伟大梦想的昂扬激情。”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马锋辉说。

  拾阶而上进入展馆序厅,由100块漆板拼接而成600平方米的《长城颂》巨幅漆画壮丽雄浑。穿梭于群山峰峦中的长城,盘旋而上、起伏蜿蜒直入云海深处,气势雄壮地展现中国共产党是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画面中漫山红叶艳映长城,烽火台屹然挺立,沿着台阶一步一步往上走时,给人以向上升腾之感,焕发出生生不息的力量。”《长城颂》漆画创作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程向军说。

  作为单体规模大、功能全面、地位重要的国家级展览馆,无论是风格样式、结构外观,还是功能设计、内涵底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都生动展示了党的使命抱负、真切反映了党的时代风采。

  上世纪50年代,美术名家常沙娜参与了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经典建筑设计。60多年后,耄耋之年的常沙娜再次“出山”,亲自带领团队设计了展馆外立面的柱头、柱础、额枋、花格墙以及铜门、馆徽方案,为展览馆的艺术创作锦上添花。

  “我是1964年入党的老党员,能够将自己对党的热爱与所从事专业结合起来,为党的百年诞辰献礼,我很骄傲、很自豪。”已90岁高龄的常沙娜说。

  展厅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展览共分为四大部分,通过2600余幅图片和3500多件套文物实物,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

  整个展览以两个“历史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做到了权威、客观、科学、严谨呈现。在大纲起草、展陈布展、文物实物征集中,全程邀请党史领域专家参加,反复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

  这是一座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也是广大干部群众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精神教育的重要场所。

  近15万平方米的主体建筑面积中,近三分之二辟为展览空间,除主题展览外还将开设专题展览。

  展馆内部,专门设立的主题邮局将为前来参观学习的观众提供邮政服务,通过方寸天地铺展历史画卷。

  值得一提的是,展馆主题邮局将启用特殊邮编“100100”。它不仅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落成于建党100周年之际,也寓意着中国共产党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勇往直前。

  建筑,是时代的风貌。从延安时期的中央大礼堂,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全国政协礼堂,再到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都是党的历史的重要见证、革命精神的鲜明标识。

  如今,雍容大气、气势磅礴、独具一格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成为祖国大地上又一座标志性建筑、首都北京又一座红色地标。

  犹如一部立体党史书,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记录着一个百年大党砥砺奋进的峥嵘岁月,也聆听着一个古老民族迈向复兴的铿锵足音。

  铭记历史,激励当下,昭示未来。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中国共产党引领亿万人民风雨无阻向前进!

  • 相关阅读
  • 中国内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超10亿剂次 后续研究仍待完成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内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超10亿剂次 后续研究仍待完成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李纯)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9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

    时间:06-20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丨张桂梅:点亮大山女孩梦想的“校长妈妈”

      新华社昆明6月20日电 题:张桂梅:点亮大山女孩梦想的“校长妈妈”  新华社记者庞明广、周磊、宋晨  不久前,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50名高三学生在校长张桂梅的陪伴下,奔赴今年的高考考场。  就这样,...

    时间:06-20
  •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

      新华社广州6月20日电(记者詹奕嘉)位于广州市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20日改扩建竣工开馆,历史陈列数量、现场展示效果和接待参观能力均显著提升。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由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

    时间:06-20
  • “我在太空卸螺丝?”关于航天员们,杨利伟透露了这些细节......

      昨天,在北京大学举办的  “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启动仪式上  刚刚从发射现场赶来的“航天英雄”杨利伟  和大家分享了一些细节  / “我在太空卸螺丝” /  在现场...

    时间:06-20
  • 北大“90后”宋玺:22岁成为亚丁湾护航编队唯一女子特战队员

      在北京大学举办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启动仪式上,1994年出生的北大女生宋玺讲述自己的入伍故事:2016年底,她作为唯一一名女陆战队员,随中国海军编队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

    时间:06-20
  • 杨利伟谈聂海胜刘伯明:聂海胜家中哥哥尽忠弟弟尽孝

      “我记得在神舟6号飞行前,海胜回家去看望他的母亲,母亲因为脑出血已经瘫痪在床了。当时,海胜的弟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哥哥你去放心去飞,我们俩一个尽忠,一个尽孝。’伯明在备战神七的时候母亲去世了,家...

    时间:06-20
  • 广深高速:见证“双子星”崛起

      广深高速:见证“双子星”崛起  新华社广州6月20日电 题:广深高速:见证“双子星”崛起  新华社记者田建川、李悦  粤港澳大湾区内,广州和深圳“双子星”璀璨闪耀。  完善的“海陆空”综合立体交通网,...

    时间:06-20
  • 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丨樊静蓉:在乡村工作才理解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19日电 “我决定到实践中去激扬自己的理想,到最贴近人民和泥土的地方来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6月18日,在“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启动仪式上,北大毕业...

    时间:06-20
  • 邮编都有寓意!总书记参观的党史展览馆这些亮点不要错过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8日前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 ,并带领党员领导同志重温入党誓词。  作...

    时间:06-20
  • 第十三届中国航展倒计时100天启动仪式在珠海举行

      中新社珠海6月20日电 (记者 邓媛雯)20日,“‘云相约·再翱翔’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航展”)倒计时100天启动仪式在珠海举行。据悉,本届航展参展总面积将达10万平方米,来自海内外约...

    时间:06-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