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精神丰碑,顶天立地

2021-06-19 19:47:4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精神丰碑,顶天立地(望海楼·千秋伟业 百年风华④)

  红军长征过雪山途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穿着单薄旧衣的战士,被冻死在雪地里。指挥员让人叫军需处长来,想问问他为什么不给这个战士发棉衣。队伍里的战士含泪告诉指挥员,被冻死的这个战士,正是军需处长。

  管被装的宁可冻死,也没有自己先穿暖和一点。这个军需处长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回望百年党史,不难发现:让中国共产党如此卓异超凡的,除了一系列历史大事构成的事件“坐标”,还有像军需处长这样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筑就为一座座丰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这些精神的背后,是一个个衣着单薄、舍生忘死的“军需处长”,是一个个催人泪下、永难忘怀的动人故事,是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提到长征精神,我们怎能忘记壮烈的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怎能忘记三位红军女战士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半条给乡亲们的故事?提到抗美援朝精神,我们怎能忘记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的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怎能忘记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提到抗疫精神,我们又怎能忘记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白衣天使毅然奔赴前线,一个又一个志愿者在万家团圆之时投入抗疫战斗?

  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如今的中国,实力雄厚、物质充盈、人民幸福,还需要继续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吗?还需要进一步发扬百年党史上形成的一系列精神吗?答案不言自明——物质的力量是有限的,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时代越是向前,越需要强大精神力量指引。当前,中国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观望,必须知难而进、坚韧向前,“钢”多了,“气”要更多!

  听完“军需处长”的故事,曾有不少人感慨——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永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昂扬斗志,一定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自知者英,自胜者雄。”回望百年,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已经深深融化在我们的血脉之中。

  唯其如此,瞻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肩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重任,我们无比坚定、无比自信。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 相关阅读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丨毛相林:脱贫路上的当代“愚公”

      新华社重庆6月20日电 题:毛相林:脱贫路上的当代“愚公”  新华社记者陈国洲  被四周千米绝壁合围的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有一处两层楼高的博物馆,收藏着下庄人开山修路的记忆。  地处秦巴山区腹地...

    时间:06-20
  • 中国内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超10亿剂次 后续研究仍待完成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内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超10亿剂次 后续研究仍待完成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李纯)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9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

    时间:06-20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丨张桂梅:点亮大山女孩梦想的“校长妈妈”

      新华社昆明6月20日电 题:张桂梅:点亮大山女孩梦想的“校长妈妈”  新华社记者庞明广、周磊、宋晨  不久前,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50名高三学生在校长张桂梅的陪伴下,奔赴今年的高考考场。  就这样,...

    时间:06-20
  •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

      新华社广州6月20日电(记者詹奕嘉)位于广州市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20日改扩建竣工开馆,历史陈列数量、现场展示效果和接待参观能力均显著提升。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由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

    时间:06-20
  • 张维为给武汉中学生点赞

      “我们的年轻一代已经迅速成长起来,他们更加自信,更加阳光,更加敢作敢当,他们可能是中国近代以来最自信的一代!” 今天在@北京大学 举办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启动仪式上,...

    时间:06-20
  • “我在太空卸螺丝?”关于航天员们,杨利伟透露了这些细节......

      昨天,在北京大学举办的  “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启动仪式上  刚刚从发射现场赶来的“航天英雄”杨利伟  和大家分享了一些细节  / “我在太空卸螺丝” /  在现场...

    时间:06-20
  • 北大“90后”宋玺:22岁成为亚丁湾护航编队唯一女子特战队员

      在北京大学举办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启动仪式上,1994年出生的北大女生宋玺讲述自己的入伍故事:2016年底,她作为唯一一名女陆战队员,随中国海军编队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

    时间:06-20
  • 杨利伟谈聂海胜刘伯明:聂海胜家中哥哥尽忠弟弟尽孝

      “我记得在神舟6号飞行前,海胜回家去看望他的母亲,母亲因为脑出血已经瘫痪在床了。当时,海胜的弟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哥哥你去放心去飞,我们俩一个尽忠,一个尽孝。’伯明在备战神七的时候母亲去世了,家...

    时间:06-20
  • 聂海胜二姐:他从小就想开飞机,如今已三次上太空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0日电 (李桃 张大松 李建伟)看着电视机里的弟弟聂海胜,满头银发的聂小胖不禁热泪盈眶:“他小时候的梦想是开飞机,没想到长大他真的成为了一名航天员,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三次飞上太空,我...

    时间:06-20
  • 广深高速:见证“双子星”崛起

      广深高速:见证“双子星”崛起  新华社广州6月20日电 题:广深高速:见证“双子星”崛起  新华社记者田建川、李悦  粤港澳大湾区内,广州和深圳“双子星”璀璨闪耀。  完善的“海陆空”综合立体交通网,...

    时间:06-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