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发布

2021-06-21 03:34:32

来源:法治日报

  “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发布

  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巩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

  □ 本报记者 张维

  近日,由民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编制的《“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对更好发挥民政部门在社会建设中的兜底性、基础性作用作出了部署,提供了指引,备受社会关注。

  “《规划》聚焦群众关切,回应社会期盼,提出了许多改革创新举措。如,县级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全覆盖、推进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等,突破这些瓶颈和短板问题,对于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推动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司长冯亚平在日前民政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对于人口老龄化这一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规划》明确要加强基本养老服务。在具体如何落实这一部署上,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表示,基本养老服务属于基本公共服务,是以政府为主导推行的养老服务。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是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李邦华介绍说,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是新时期养老服务工作的重点。民政部研究制定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纳入了2021年工作要点,并于今年3月组织召开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专题会议,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希望通过专题研究,进一步梳理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经验,明确基本养老服务内涵,政府、家庭(个人)、社会、市场职责定位,相关保障机制等重要问题,尽快形成高质量的政策文稿按程序报审。

  在开展政策措施研究的同时,“十四五”期间,民政部还将从三个方面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一是逐步建立养老服务分类发展、分类管理机制,形成基本养老服务与非基本养老服务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的新发展格局。二是完善兜底性养老服务。健全城乡特困老年人供养服务制度,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全部落实集中供养。深入实施特困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兜底保障网络。三是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深化普惠性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通过土地、规划、融资、财税、医养结合、人才等政策工具的综合应用,充分发挥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价格适中、方便可及、质量可靠的养老服务。

  “十三五”时期,民政部门圆满完成“社会救助兜底一批”任务。据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副司长张伟介绍,“十四五”时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时期,今年以来,民政部制定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会同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出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政策措施,部署开展了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巩固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回头看”、全国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巩固提升行动等工作,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围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民政部门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保持过渡期内社会救助兜底政策总体稳定。对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并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困难类型及时给予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二是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机制。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口、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以及其他低收入人口为重点,建立健全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覆盖全国、统筹城乡、分层分级、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定期更新,从而实现对低收入人口的信息汇聚、常态监测和快速预警,即时干预、精准救助、综合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三是做好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强与财政、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社会救助向多层次、梯度化延伸。加大低收入人口救助力度,在完善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的同时,研究制定全面开展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的政策措施,将符合条件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低保边缘人口,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对符合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专项救助条件的,由相关部门依规纳入相应救助范围。对一些刚性支出较大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低收入人口,根据实际需要给予专项救助或实施其他必要救助措施,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婚姻和谐、家庭幸福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张贞德说,“十四五”期间,民政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助力婚姻家庭幸福稳定。

  为此,民政部一是将全面提升结婚登记颁证服务水平,推动各地县(市、区)级婚姻登记机关至少设置一个独立的颁证大厅,探索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的常态化。二是将依托婚姻登记机关的阵地优势,建立婚姻家庭服务机制,实现婚姻辅导服务全覆盖。三是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婚俗改革长效机制,民政部已经将河北省河间市等15个单位确认为全国首批婚俗改革实验区,后续还将公布一批。四是推动各地把反对天价彩礼,抵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作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强化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遵守和落实。

  • 相关阅读
  • “中国把路修到偏远山区家门口,太棒了!”

      【我在中国当大使】“中国把路修到偏远山区家门口,太棒了!”  ——访东帝汶驻华大使阿布朗·多斯·桑托斯   【编者按】  读懂中国共产党,才能读懂今天的中国。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中...

    时间:06-21
  • 了解、热爱中国的他们 这样评价中国共产党→

      多国人士表示,中国共产党不断书写历史篇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中国取得辉煌成就。  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亚太部主任、中国问题学者 卢维斯雷·冈萨雷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对于中国和世...

    时间:06-21
  •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10亿剂次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10亿剂次  本报北京6月20日电(记者金振娅)国家卫健委20日通报,截至6月19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10亿剂次。  为了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时间:06-21
  • 武汉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徐洪兰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新网6月21日电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武汉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徐洪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违规收受礼金、消费卡;违反组织纪律,瞒报房产;违反国家法...

    时间:06-21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02922.3万剂次

      中新网6月21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6月2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02922.3万剂次。资料图:市民在新冠疫苗接种点接种疫苗。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时间:06-21
  • 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释放什么信号

      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释放什么信号  【网言】  端午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主要职责包括:会同有关方面拟订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相关标准和...

    时间:06-21
  • 绝壁凿通幸福天路

      绝壁凿通幸福天路(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毛相林荣获“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中国好人”等称号。2021年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6月10日上午,重庆市委礼堂座无...

    时间:06-21
  • 藏族民警戍边13年:这里光秃秃的啥都没有,但舍不得走

      中新网阿里6月21日电 (记者 冉文娟)“冬天的时候,风打在脸上,骨头疼。”说起巡逻路上的感受,扎西岗边境派出所民警索朗曲扎如是说。  扎西岗边境派出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海拔4200米。营区地处低洼地带...

    时间:06-21
  • 海南正探索对外国人工作许可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中新社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邢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离不开海内外人才的支撑。在2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海南省省长冯飞表示,进来的人才要用得好,要有能够便利的工作许可,海南正在探索对外...

    时间:06-21
  • 坚守10余年 西藏移民管理警察戍边记

      中新网山南隆子6月21日电 (记者 赵朗)加玉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的边境小镇,紧邻印度,这里是王微工作了12年的地方。见到王微的当天,他和同事在入户做调查问卷。  近日,由西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西藏出入境边防...

    时间:06-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