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2021-06-21 06:59:26

来源:人民日报

  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仅35岁。2019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3岁,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医疗服务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健康素养持续增强。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卫生健康领域的“中国奇迹”,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从疾病流行到免疫规划

  公共卫生体系日益强大

  今年,世卫组织先后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新冠疫苗颁发了紧急使用认证。中国疫苗研发走在国际第一方阵。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加大公共卫生投入,有效控制健康危险因素,消除了一大批重大疾病危害,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针对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形势,我国不断加大防治力度。

  1950年,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普种牛痘苗运动。从1978年开始,全国实行计划免疫政策;2002年,国务院决定将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07年,国务院决定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通过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使5岁以下儿童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率从近10%降至1%以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道道公共卫生防线正在筑牢,一张张疾病防控网络不断织密。我国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努力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护佑亿万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从缺医少药到病有所医

  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不久前,重庆市合川区云门街道铁家村的高明,在合川区人民医院接受了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术后康复良好。他说:“现在区级医院条件越来越好,连腰椎手术都能做了,术后在家康复还有家庭医生随访。”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只有医疗卫生机构3670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4.1万人。医疗设备极其简陋,医疗技术水平低下,人民群众得不到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从缺医少药到病有所医,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19年末,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0.75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达880.7万张,卫生人员总数达1292.8万人,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我国产生了一批达到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优势医疗技术,有效提升了重大疾病诊疗能力。

  “互联网+医疗健康”持续发展。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共有1100余家互联网医院,7700家二级以上医院提供线上服务。三级医院网上预约诊疗率已达50%以上,90%以上的三级公立医院初步实现了院内信息互通共享。许多医院在优化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同时,还提供药品快递到家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复诊,进一步解决了看病难问题。

  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医联体建设如火如荼。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很多大病在县里就能得到有效治疗。农村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基本实现了每个乡镇建有1所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村卫生室,每千名村民配有1名乡村医生。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进一步实施,健康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日益完善。国家推进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新药创制和仿制药研发。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更加完善,基本药物数量达685种。

  从看病自费到全民医保

  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完善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居民张强曾是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因患颈内动脉血栓,2019年5月来到北京天坛医院就医,共花费72354.9元。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医保“三重保障”政策帮扶之下,报销了6万多元,个人负担明显减轻。

  1998年,我国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此后,面向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医保制度逐步建立。在此基础上,国家还建立了大病保险制度,缓解大病患者的高额医疗费用负担,同步建立了医疗救助制度,为困难群众夯实托底保障。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达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从看病自费到全民医保,我国织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人民群众就医负担持续减轻。

  2019年底,我国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两项制度整合完成,建立起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体提升了农村居民保障水平,城乡居民更加公平享有医疗保障权益。2019年,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0%左右和70%左右;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由2010年的35.29%下降到2019年的28.36%。

  异地住院、门诊看病报销越来越便利,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在全国各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均可以实现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累计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857.86万人次,医疗费用2082.14亿元,基金支付1224.13亿元。目前,29个省份的219个统筹地区启动了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截至4月底,已累计直接结算493.88万人次,医疗费用12.31亿元,基金支付7亿元。

  从传统方剂到抗疫良药

  中医药传承创新迈大步

  2021年3月,国家药监局批准清肺排毒颗粒等3个方剂上市。清肺排毒汤是治疗各型新冠肺炎的通用方剂,来源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几个经典名方,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利器”。

  面对大考,中医药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抗疫答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全程深度参与疫情防控与救治,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中医与西医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成为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中西医并重,被列为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2017年7月1日,中医药法正式实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医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中医药科技创新不断结出硕果,中医药产业不断向着现代化迈进,中医药文化不断繁荣发展,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拓展。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本报记者 王君平 李红梅 申少铁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同刚果(布)总统萨苏通电话

      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21日同刚果(布)总统萨苏通电话。...

    时间:06-21
  • 潘启琦同志逝世

      新华社济南6月21日电 副大军区职离休干部、原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潘启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16日在济南逝世,享年100岁。  潘启琦是江西婺源人,1938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

    时间:06-21
  • 《2021年湖南蓝皮书》发布 把脉湖南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长沙6月21日电 (付敬懿)2021年《湖南经济发展报告》《湖南社会发展报告》《湖南生态文明建设报告》《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2021年湖南发展研究报告》等四册蓝皮书21日正式对外发布,重点对湖南发展进行年...

    时间:06-21
  • 求索④ :中国共产党如何管理9100多万党员?美国小哥旁听支部大会,追寻答案

      中国共产党如何管理9100多万党员?美国共产党员伊谷然(Ian)深入农村的基层党支部、走访了国企的党支部,各种对话和体验之后,有了新发现。敬请观看中国日报独家纪录片《求索:美国共产党员的中国行》第四集。...

    时间:06-21
  • 国务院安委会派出16个督导检查组赴各地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

      记者今天从应急管理部了解到,根据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国务院安委会派出由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带队的16个督导检查组,从即日起至7月上旬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安全生产重点...

    时间:06-21
  • 习近平向伊朗当选总统莱希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 6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易卜拉欣·莱希,祝贺他当选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中伊是全面战略伙伴,今年是两国建交50周年。我高度重视中伊关系发展,愿同莱希总统...

    时间:06-21
  • 李克强向以色列新任总理贝内特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21日致电纳夫塔利·贝内特,祝贺他就任以色列国总理。  李克强在贺电中表示,近年来,中以关系稳步发展,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推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以关系,愿同以方...

    时间:06-21
  • “沙漠愚公”苏和去世 享年74岁

      中新网阿拉善6月21日电 (记者 张林虎)21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旗委宣传部获悉,阿拉善盟政协原主席苏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6月20日16时54分在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逝世,享年74岁。  苏...

    时间:06-21
  •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探访“退休”后的南昌舰:服役34年,见证中国海军发展历程

      中新网南昌6月21日电 题:探访“退休”后的南昌舰:服役34年,见证中国海军发展历程  作者 李韵涵 姜涛 王海波 黄钰涵  服役34年、航程17万余海里、完成80余项任务……在“英雄城”江西南昌的英雄大桥一侧,...

    时间:06-21
  • 美称中国不再开展溯源调查将被孤立 中方:赤裸裸的讹诈威胁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李京泽)针对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沙利文称如果中国不进一步开展新冠病毒溯源调查,将面临国际社会孤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1日表示,美方有关表态是赤裸裸的讹诈和威胁,中方...

    时间:06-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