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消除疟疾”令世界赞叹,“中国模式”写入世卫技术文件获全球推广

2021-07-01 20:12:58

来源:环球时报

  “中国消除疟疾”令世界赞叹,“中国模式”写入世卫技术文件获全球推广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世界卫生组织6月30日宣布,中国获得消除疟疾认证。“中国由此成为全球第40个获得该认证的国家,同时也是西太平洋地区30多年来第一个消除疟疾的国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做法已经成为全球消除疟疾工作模式,正式写入世卫组织的技术文件向全球推广应用。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

  “中国疟疾感染病例由20世纪40年代的3000万减少至零,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6月30日在新闻公报中,对中国正式获得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作出高度评价。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向中国消除疟疾表示祝贺:“中国的成功来之不易,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数十年的持续精准防控。”

  “德国之声”网站6月30日称,疟疾通常是被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发,它的典型症状包括周期性发冷、发热、高烧、头痛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根据世卫组织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连续3年没有本土疟疾病例,并建立有效的疟疾快速检测、监控系统,制定疟疾防控方案,才能获得消除疟疾认证。中国自2017年以来已连续4年无本地原发感染疟疾病例报告,并于去年正式向世卫组织申请国家消除疟疾认证。今年5月,世卫组织专家前往中国核实无疟疾状况,以及防范未来疫情暴发的准备。

  法新社6月30日称,中国是西太平洋区域30多年来第一个获得世卫组织无疟疾认证的国家。该地区已取得无疟疾认证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1981年)、新加坡(1982年)和文莱(1987年)。

  对抗疟疾不单靠药物

  提及对抗疟疾,很多中国人首先联想到的是中国药学家屠呦呦成功分离的青蒿素。但正如德新社6月30日所言,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彻底消除疟疾,需要的是综合治理而非单纯的药物。

  英国《科学》杂志6月30日称,中国的抗疟努力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做法是向有风险的人群分发抗疟药物,减少蚊子滋生地并喷洒杀虫剂。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启动寻找新型抗疟药物的计划。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中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青蒿素联合疗法是当前最有效的抗疟药物。她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外,中国也是最早广泛使用药浸蚊帐预防疟疾的国家之一。

  报道称,到1990年年底,中国疟疾病例数骤降至11.7万例,死亡人数减少95%。同时中国建立了全国疟疾等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和疟疾实验室检测网络,完善了疟疾媒介监测和疟原虫抗药性监测体系,制定了“线索追踪、清点拔源”的工作策略,探索总结出疟疾报告、调查和处置的“1-3-7”工作模式。所谓“1-3-7”工作模式,即1天内进行病例报告,3天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调,7天内开展疫点调查和处置,这种模式已成为全球消除疟疾工作模式,正式写入世卫组织的技术文件并向全球推广。

  世卫组织网站6月30日称,中国应对疟疾成功的关键,是中国为居民免费提供一揽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中国,所有人都可以获得负担得起的疟疾诊断和治疗服务”。同时,有效的多部门合作也是成功的关键。报道称,2010年,中国的13个部委——包括卫生、教育、财政、研究和科学、发展、公共安全、军队、警察、商业、工业、信息技术、媒体和旅游部门——联手在全国范围内消除疟疾。

  全球仍面临疟疾风险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疟疾仍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风险”。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疟疾报告》称,2019年全球94%的疟疾病例和死亡病例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2019年全球共报告2.29亿疟疾病例,估计死于疟疾的人数为40.9万人,2018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是2.28亿及41.1万人。

  香港《南华早报》6月30日称,中国仍然面临着输入性疟疾病例的风险,西南部的云南省尤其令人担忧,因为它与老挝、缅甸和越南接壤,这三个国家境内的疟疾仍然流行。目前中国加强对疟疾高危地区的监测,并在云南边境城镇设立了68个监测站,以帮助快速识别输入病例。同时中国还向居住在西南边境附近的居民社区提供支持,包括在学校开展关于该疾病的教育,在过境点发放宣传册。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高力表示,未来的努力需要包括对该地区疟疾流行国家的持续参与和支持。他说,“就像当前的新冠疫情一样,没有强有力的跨境合作,任何国家都无法控制疟疾。就像病毒一样,蚊子传播疟疾不需要护照,也不在乎你携带的是哪种护照。”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为什么说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近观中国)习近平为什么说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中新社北京7月2日电 题:习近平为什么说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

    时间:07-02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办理网络犯罪案件50余万起

      中新网7月2日电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李蓓2日介绍称,全国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办理网络犯罪案件50余万起。资料图:网络犯罪案件涉案物品。(图文无关) 中新社记...

    时间:07-02
  • 中国工程院院长:院士要做忠士、斗士、志士、卫士

      中新网北京7月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院士7月1日下午在该院举行的院士座谈会上表示,希望院士们做永远跟党走的忠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斗士、传承红色基因的志士和捍卫院士称号纯洁...

    时间:07-02
  • “志在千秋,百年仍是少年”

      晨曦中的天安门广场,一群群青少年聚集在一起。或仔细检查着装,或默默背诵歌词献词,他们,正在为即将开始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作最后的准备。  在他们的身后,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金色的“1921”“...

    时间:07-02
  • 把对党忠诚书写在浩瀚太空

      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英雄航天员” 陈冬  2021年7月1日,是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我们航天员群体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西观礼台,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这是多么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将...

    时间:07-02
  • 澳门歌唱家刘乃奇谈献唱《保卫黄河》:唱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力量”

      (中共百年华诞)澳门歌唱家刘乃奇谈献唱《保卫黄河》:唱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力量”  中新社北京7月2日电 题:澳门歌唱家刘乃奇谈献唱《保卫黄河》:唱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力量”  中新社记者 应妮  ...

    时间:07-02
  • 青平:办好高校思政课 引导青年报效祖国

      作者:乔建平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在建党百年之际,办好高校思政课,引导广大青年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实落细,有利于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此,推动高校党...

    时间:07-02
  • 紫金山天文台:夏季大三角、夏日银河等天象亮相7月

      中新社南京7月2日电 (记者 杨颜慈)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日消息:本月起,璀璨的夏季大三角、夏日银河将精美亮相。此外,肉眼可见的几大行星同步迎来欣赏“佳期”。  夏季大三角指在夏季的东南方高空里,由...

    时间:07-02
  • 人民论坛网评:见证百年辉煌,逐梦崭新征程

      人民论坛网评 | 见证百年辉煌,逐梦崭新征程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14亿多中国人、9500多万名共产党员,共同见证这一伟大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

    时间:07-02
  • 为什么热泪盈眶?因为这百年的梦想与荣光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都是一个十分重大而庄严的日子。”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飞行表演、齐唱国歌、致贺词、致献词等环节之后,习近平总书...

    时间:07-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