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有了短缺保障机制,廉价救命药为何依然出现“药荒”?

2021-07-07 21:48:41

来源:新华网

  有了短缺保障机制,廉价救命药为何依然出现“药荒”?

  新华社杭州7月7日电 题:有了短缺保障机制,廉价救命药为何依然出现“药荒”?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近期,氨苯砜片等几种廉价药出现断货,廉价救命药“药荒”现象再次受到社会关注。

  “新华视点”记者在上海、云南、浙江、四川等地调研发现,尽管相关部门成立了国家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联合体,一些廉价药、“孤儿药”被列入国家短缺药品清单,但由于一些措施未能真正落地,企业生产仍动力不足。

  氨苯砜片一药难求

  “急求!”近日,一些线状IgA大疱性皮肤病患儿家长在网络上四处寻求氨苯砜片。由于求药无果,有的患儿只好使用其他病人用剩的过期药。

  氨苯砜片是什么药?为何会不见踪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教授朱学骏介绍,氨苯砜片是一种老药。作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被广泛应用于麻风病的治疗。后来,这个药品被发现在大部分线状IgA大疱性皮肤病患者身上也有较好的疗效。

  “一般情况下,对于线状IgA大疱性皮肤病等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医生会首选糖皮质激素。只有在使用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才会开氨苯砜片,将其作为一种联合用药。氨苯砜片的抗炎作用有助于控制病情,并且利于患者更快地减少激素用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任韵清表示,目前氨苯砜片确实一药难求,国内仅有极少数医院有存药。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路永红介绍,线状IgA大疱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孩子身上,国内外暂无发病率的权威统计数据。“我一年接诊的病人大概有10多例,有其他药能治疗线状IgA大疱性皮肤病,比如免疫制剂、激素等。”

  据了解,目前国内持有氨苯砜片生产文号的药企一共4家,分别为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花城药业有限公司。

  记者走访上述四家药企获悉,氨苯砜片均已停产。昆药集团制造中心总经理曹祺表示,该企业的氨苯砜片产能约为每月3000万片,但目前处于停产阶段。

  除了氨苯砜片,近年来出现短缺断供情况的廉价救命药还有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特效药溴吡斯的明片、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治疗间日疟和卵形疟的伯氨喹、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和儿童肿瘤常用药平阳霉素等。

  四川一家三甲医院医生介绍,溴吡斯的明片发生过数次断供情况,患者只能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高价药品,一些不法分子趁机牟取暴利。硝酸甘油是冠心病和心绞痛患者在关键时刻的救命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全国多地都出现断货现象,而进口的硝酸甘油片一盒价格比国产贵50多元。

  成本涨、需求少、利润低

  企业为何不再生产这些药?

  一家氨苯砜片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前原料药供应成本比较高,叠加其他生产成本等,每瓶定价需要几十元。相比原来每瓶几元钱的价格提高较多,担心市场不接受。但如果按照原价售卖,企业很难持续。

  一位医药行业人士表示,原料药耗能高、污染严重,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多被列为限制类投资项目。随着环保要求提高,一些小企业难以为继,造成原料上游不稳定,供货不及时,最终导致药品价格攀升。

  同时,一些救命药的终端需求并不大。氨苯砜片曾作为麻风病用药被使用,随着我国麻风病患病率下降,该药需求量减少,企业纷纷停产。有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麻风病发病数量为200例,相比2019年减少了33例。

  任韵清表示,氨苯砜片对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有效性也是小部分临床研究报告和个案报道,并没有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加上一些新药频出,氨苯砜片的市场需求量并不大,企业缺乏生产动力。

  朱学骏认为,廉价药短缺的原因主要是定价太低。像“孤儿药”相对来说比较少用,企业的生产成本不能完全仅以药物原料计算,还要考虑其他成本。比如,生产一种药物后,所有设备要全部重新清洗才能生产其他品种的药片,这个清洗费用相当高。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浩亮表示,如果重启氨苯砜片生产,需要进行恢复生产的工艺验证,企业投入成本较高。

  曹祺表示,此产品长期未生产,按国家药品监管法规,恢复生产程序至少需要6个月。

  采访中,一些业内人士还提到,由于一些廉价救命药仅剩一两家企业供应,部分中间商用“买断包销”的模式大幅抬高价格,恶意“炒药”,加剧了短缺现象。

  列入短缺清单的同时需推动生产落地

  为解决廉价救命药“药荒”困境,国家相关部门近年来采取了多项措施。2017年6月,原国家卫计委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合理布局监测哨点,建立健全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制度,实施定点生产等重点任务措施。

  2018年2月,工信部联合原国家卫计委、国家发改委、原国家食药监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的通知》;2018年7月,我国首个国家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联合体成立,致力于缓解部分临床必需药品供应紧张或短缺的现象,探索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长效新机制。

  当前廉价短缺药供应保障机制日趋完善,但亟须更多具体落地措施。

  曹祺表示,希望国家能给予原料采购方面稳定供货支持;药监系统可启用应急复产程序使企业快速恢复生产,及时供货;同时按照药品储备机制,由曾生产氨苯砜片的企业定点生产,能达到质量和产量双确保。

  一些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缓解短缺需要政府各部门与行业协会、药品生产企业、患者搭建共享信息平台,卫生部门或药监部门收到药品短缺报告后及时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沟通,实时监测和更新相关数据;当药企生产环节遇到困难,政府及时提供行政指导。

  作为国家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联合体成员单位,顾浩亮表示,两年来药联体发挥的作用比较明显,截至2020年底,6家小品种药联合体共实现了100个小品种药的生产保供。“当前关键在于解决组织可持续问题,希望政府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指导,并形成长远保供的落地方案。”

  药品关系到老百姓生命健康,不能视为普通商品完全按市场法则来调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药师于磊认为,如果仅靠市场力量调节,这些廉价救命药很快会消失。国家应进行一定的补助性抢救储备和切实的保障办法引导企业生产,针对临床必需、不可替代、用量不确定、企业不常生产的抢救用药及罕见病用药,应该以省或地区为单位建立此类药品的储备制度,由专门机构负责该类药品的采购、储备及调拨。(记者黄筱、龚雯、林苗苗、董小红、岳冉冉)

  • 相关阅读
  • 中外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秘阿尔瓦雷斯龙类恐龙快速小型化过程

      中新网北京7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恐龙并非都是庞然大物,还有部分小型化恐龙,兽脚类恐龙中的阿尔瓦雷斯龙类恐龙就是经历体型小型化的一种,因其化石数量非常稀少、标本保存普遍较差,它如何、为何小型化?此前...

    时间:07-08
  • 【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每年都有数百名省部级干部到这里学习?

      中新网北京7月8日电 (记者 张素)近年来,每年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省部级干部到北京西郊的一座校园进行系统理论学习。那里,就是有中共高级领导干部“红色摇篮”之称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从校名...

    时间:07-08
  • 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华东分中心福州成立

      中新网福州7月8日电 (林雄)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华东分中心(简称“华东分中心”)成立揭牌仪式7日在福州举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吴孔明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

    时间:07-08
  • 从总书记这些话中,领悟伟大建党精神

      从总书记这些话中,领悟伟大建党精神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和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

    时间:07-08
  • 求是网评论员: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

      求是网评论员: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  “中国共产党愿继续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一道,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

    时间:07-08
  • 我国城市将一年一“体检”:检什么、怎样检、何时检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正式发布——  我国城市将一年一“体检”  城市内涝严不严重,城市交通拥不拥堵,中小学学位配置是否均衡,医疗、养老设施是否充足……从今年开始,围绕上述与城市规划和百...

    时间:07-08
  • 德国学者:“你们完成了伟大的壮举!”

      (外眼看中共)德国学者:“你们完成了伟大的壮举!”  中新社柏林7月8日电 (记者 彭大伟)在中国共产党隆重庆祝建党百年之际,多位德国学者通过录制视频、出席研讨会等形式向中共建党百年表示衷心祝贺。这些学者...

    时间:07-08
  • 专家谈“航天热”:航天是可以托付终身的事业

      本报记者 张盖伦  向太空写信需要几步?三步:直播间“下单”—写信—寄往太空邮局。  7月6日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五院胡志勇研究员走进聚划算官方优选官刘涛的直播间,和她一道,向公众免费征集“一...

    时间:07-08
  • 浒苔绿潮成黄海海域常规化生态灾害 专家:治理的关键是变废为宝

      浒苔绿潮成黄海海域常规化生态灾害  专家:治理的关键是变废为宝  实习记者 孙 瑜 本报记者 陈 瑜    山东青岛近海又遭历史最大规模浒苔侵袭,这也是浒苔灾害连续15年影响青岛。最新数据显示,当地已启动...

    时间:07-08
  • 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建议将藜麦作为中国主粮补充

      中新网西宁7月8日电 (李江宁)“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中国拥有约1.35亿公顷的耕地,其中7%受盐碱化影响,相当于在用7%的耕地养活22%的中国人,如何在红线外争取更多土地种植粮食,对中国粮食...

    时间:07-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