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云”上学党史,精彩又有益

2021-07-08 04:41:2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拓宽党史学习教育阵地,吸引更多用户参与

  “云”上学党史,精彩又有益

  网上上党课、“云参观”革命纪念馆、在线观看党史微视频、用手机App参与党史知识竞赛……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互联网上,多种形式的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地进行。一系列内容、形式、方法创新的互联网+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增强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更多人对党史学习的热情,发挥了互联网在党史宣传中的重要作用。

  党史课程搬上“云端”

  “我是五眼泉镇响水洞村党员,现在安徽发展。学习党史,不忘初心。”这是湖北省宜昌市宜都流动党员刘涛在线上参加党史学习的互动留言。近日,宜都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了“千名流动党员线上同上一堂党课”活动,帮助流动党员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做到“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学”。

  活动直播开始后,楠管说唱《百年赞》、红色故事《“一把手”传奇》、红歌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走向复兴》等节目先后进行,虽然大家身处各地,但线上活动气氛热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哪两个地方召开?”“出席中共一大的人员平均年龄是多少岁?”……在线上党史知识快问快答环节,党员们踊跃参与,弹幕不断。

  6236人次观看,3000余次留言互动——这是当晚线上直播的观看互动数字。据统计,宜都流动在外的党员约1500人,通过组织邀约动员,绝大部分党员参与了线上学习,这种创新学习形式也得到广大流动党员的认可和点赞。

  “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讲的宜都贺炳炎将军的英勇事迹,对我很有教育意义,让我感受到家乡宜都是一片红色的热土。”长期居住在北京的老党员孔祥芬,专门叫家人给自己录制学习视频,主动向家乡的党组织汇报学习心得。

  除了线上党课,宜昌市还将宣讲资源搬到“云端”,在“云上宜昌”“三峡宜昌”等手机App上打造“微微道来”理论宣讲平台,开设“微视频”和“微理论”专栏,规避了防疫期间人员不宜大规模聚集等问题,实现理论宣讲24小时全天候不断线,推动理论宣讲由“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篇幅把握上,宣讲“微视频”一般不超过6分钟,“微理论”文章一般不超过1200字,便于多渠道推送、全方位普及,有效提升了宣讲资源的利用率。

  学习形式新意迭出

  打开手机、关注微信公众号、点击小程序,几个简单的操作,在北京的大二学生小王便看到了中共一大纪念馆的陈列展览和馆藏精品。近日,中共一大纪念馆在上海全新开馆。预约参观的人们排起长队,致敬百年历史。小王心向往之,就利用互联网给自己安排了一趟“云观展”的旅程。

  李大钊使用过的打字机、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通过一件件文物的精美图片和详细讲解,小王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建党早期的风云岁月。“其实网上资源特别丰富,除了线上展馆,还有媒体的直播活动、网友上传的打卡视频等等,通过这些资源,我身临其境参观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374号的那幢旧式石库门建筑,感悟中国共产党建党时的初心。”小王说。

  在广东省高州市东岸镇,当地还依托“党建+互联网”模式,利用手机平台搭建“学党史有声图书馆”,为当地党员群众提供“有声有色”的视听式党史学习教育,可谓“声”动有趣。

  在深圳市罗湖区的“罗湖Plus”App上,新上线了“掌上党史学堂”。平台开设“知识充电”“挑战答题”“排行榜”三个板块,提供党史知识学习、党史知识答题、支部及个人学习积分排行等丰富功能,党员干部群众不仅可以自主学习,还可以答题检测学习效果、跟其他人开展答题竞赛等,真正做到了“随时学、随地学、自主学、互动学”。

  自制视频献礼百年

  “如何利用自己擅长的领域和优势,做点有意义的事为建党百年献礼?你有什么有意思的创意?想采取哪些行动?”在知乎上,网友提出的这个问题备受关注。

  “我写了一个红色沉浸式主题《重走长征路》,希望能有落地和实现的机会,让人们感受到革命先辈当年的不易和付出。”“我是一名折纸爱好者,曾代表中国队在国际折纸奥林匹克大赛中获得冠军,有《用双手共筑和平中国》《紫金草》等多个折纸获奖作品,一直在为传播红色正能量而积极努力,支持这个提议,希望一切做点事情。”……问题下面,许多网友都表示,能够见证建党百年非常荣幸,也想发挥所长贡献力量。

  其实,在年轻人使用率较高的互联网平台上,党史学习也掀起了热潮。例如,视频App上,《觉醒年代》等电视剧在网络上的评分一路走高,许多人被剧中革命前辈的理想主义所打动,“二刷”“三刷”这部电视剧;旅行和点评类App上,革命遗址上榜各地旅游热门榜单,网友自发打卡;阅读类App上,《共产党宣言》等相关书籍也成为热门。

  在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上,许多up主(上传视频的用户)自发搜集党史资料、传播党史知识。up主“珂seeker”每逢重大节日就会上传自己剪辑的相关史料视频,呼应当下生活;up主“沙盘上的战争”善用3D地图电子沙盘还原经典战例;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和由其改编的动漫作品,在哔哩哔哩的点击量已接近7亿次。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不仅提供了多样化的党史学习教育渠道,一些互联网平台还通过组织创作和推动创新,吸引更多用户参与,拓宽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阵地。

  记者:叶 子

  • 相关阅读
  • “科创中国”青年百人会成立:聚智聚人、融资融力

      中新网北京7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8日发布消息说,旨在聚智聚人、融资融力的“科创中国”青年百人会,近日在浙江举行的“科创中国”2021峰会上正式成立,公布首批30位会员名单并举办“科...

    时间:07-08
  • 广东2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出炉 汇聚专家学者与一线科研人员

      中新网广州7月8日电 (记者 王坚)广东省科协8日在广州举行了2021年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媒体通气座谈会,宣布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科技厅、中科院广州分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1年广东“最美科技...

    时间:07-08
  • 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在重庆启用

      中新社重庆7月8日电 (刘相琳 彭紫薇)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8日在重庆西南大学揭牌启用。该中心将分享中国减贫经验,支持帮助南亚各国巩固减贫成果。  2021年4月27日,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

    时间:07-08
  • 2021年黄河调水调沙结束 累计排沙6374万吨

      中新社郑州7月8日电 (阚力)记者8日从黄河水利委员会防御局获悉,历时20天的黄河2021年汛前调水调沙水库调度结束,累计排沙6374万吨。  黄河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多的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535亿立方米,年均输沙量...

    时间:07-08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已资助106项杰青项目 科研成果竞相涌现

      中新社北京7月8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从北京市科委获悉,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下称北京市基金)已资助来自33家单位的106项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下称北京市杰青项目),资助总经费超过1亿元(人民币,下同)。 ...

    时间:07-08
  • 中国团队成功构建全球首个图文音三模态预训练模型

      中新网北京7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8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自动化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成功构建全球首个图文音(视觉-文本-语音)三模态预训练模型,将解锁更多智能之美,让人工智能(AI)更接近人类...

    时间:07-08
  • 上海力争到2025年红色旅游接待人数突破4000万人次

      中新网上海7月8日电 (记者 李佳佳)上海市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8日印发的《关于全面提升上海市红色旅游发展水平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力争重点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个,建成国家3A级以上红色旅...

    时间:07-08
  • “十四五”时期北京亦庄国际人才公寓年均增速有望超50%

      中新网北京7月8日电 (记者 陈建)“十四五”时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也称北京亦庄)将争创全国创新文化、工程师文化、工匠文化的科技文化先导区,加快建设百万平米的国际人才社区,国际人才公寓年均...

    时间:07-08
  • 花钱可买大学名额?教育部发布高招预警

      中新社北京7月8日电 (马帅莎)中国教育部8日在其官网发布高校招生诈骗预警,公布了谎称“花钱可买大学名额”、故意混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等诈骗案例,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只有高考成绩达到报考高校录取分数要...

    时间:07-08
  • 广州增城推进绿化造林 筑牢大湾区生态屏障

      中新网广州7月8日电 (程景伟 李妍)记者8日从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获悉,今年以来,增城区积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推进绿化造林,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进一步筑牢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屏障。  据了解,今年以来,增...

    时间:07-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