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旧址今起开放 鲁迅曾在此执教

2021-07-10 04:52:33

来源:北京日报

  刘和珍曾在此读书,鲁迅曾在此执教,《记念刘和珍君》在此诞生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旧址今起开放

  本报记者 张骜

  “下面请参观展览的第三部分,她们从这里投身革命……”鲁迅中学礼堂内,高一年级的江法露正一遍又一遍的练习着讲解词,她将成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旧址的小讲解员。今天起,缪伯英、刘和珍、杨德群曾就读过的这座学堂将正式开放,接待单位团体预约参观。

  李大钊鲁迅曾在这里执教

  沿着参政胡同南口向西一拐,就可以看到鲁迅中学的南门,“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几个大字映入眼帘。青灰色的外立面、圆形的拱碹、红色窗框,这是一个清末民初仿西式风格的建筑群。坐北朝南、三进、四排楼房、带个西跨院。

  学堂旧址内,“她们从这里出发”主题展览已布展完毕。观展路线从南门开始。

  一进院的第一座楼房是二层小楼,90多年前,李大钊、鲁迅、蔡元培等人曾在这里执教,就在二层西侧的几间屋子里休息、备课。现在,这里仍作为教师办公室使用。

  与办公楼相对而立的是教学楼,刘和珍、杨德群、缪伯英就是在这座楼中上课、学习、追寻马克思主义真理。

  一进院的正中,是鲁迅先生的雕像。瘦削的面庞、坚毅的目光凝视着远方。

  “这里就是参观路线的第一个重要点位。”校团委负责人,同时也是讲解员的王楠说,鲁迅雕像不仅是学校的标志,还是当年进步女学生们冲破封建思想的“地标”。“当年刘和珍烈士无法像我们现在这样自由地在学校里走动,她们一开始只能在二进院的自修室和三进院的宿舍区活动。接受了进步思想后,才打破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局限。”王楠说。

  鲁迅在这里写下名篇

  一路步行到跨院,绿植簇拥着的就是“三一八遇难烈士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

  尖尖的碑顶像宝剑的剑锋,诉说着烈士的英勇无畏。1926年3月18日,北京群众5000余人,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祺瑞执政府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47人,死者当中就有京师女子师范学堂的学生刘和珍、杨德群。

  当年鲁迅先生参加两位烈士追悼会时,曾在距离纪念碑不远处的一条小走廊里徘徊,最终决定要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中学课本中的名篇《记念刘和珍君》就此诞生。

  “这里是第二个重要的参观点位,希望每一位参观者都能在这里了解‘三一八’惨案的历史,重温《记念刘和珍君》。”王楠说。

  她们从这里出发

  “她们从这里出发”主题展就在学校礼堂中。

  百年前的中国风雨飘摇、屈辱贫弱,一群励志挽救民族危亡的女学生从这里出发,奋起抗争。

  近代中国妇女运动大事记讲述了从1897年上海创立中国最早妇女组织中国女学会以来的各个历史节点,直到1919年北京女子师范学堂改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一张1924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表中,教师、学监、教务等职业是不少学生的选择。王楠介绍,在那个年代,社会对于女性的主流思想仍是回归家庭,而在当年女高师毕业的274名学生中,有毕业服务或毕业就业意向的占比非常高。“这恰恰证明了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作用”。

  《新青年》《妇女评论》、李大钊《唯物史观》讲稿等展品复制品,讲述着李大钊、鲁迅等人在此兼职任教后,对缪伯英、刘和珍、杨德群等进步女学生的思想启蒙,这些进步思想成为了她们追寻自由、真理的钥匙。

  一张中共北京地委所辖党组织情况表中显示,中共北京地委成立后,加强了对组织工作的领导。党在西城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基层组织,就是由缪伯英担任书记的中共西城支部。

  “缪伯英、刘和珍、杨德群、石评梅、许广平……她们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杰出女性,是我们的榜样。”王楠说。一旁的江法露,一边练习着讲解词,一边凝视着先烈的照片,在如她一样的学生心中,能在先烈身边读书,是幸运,更是责任,“如今的幸福生活可以告慰先烈,我们也要努力读书,传承红色精神。”一位学生说。

  由于旧址位于学校内,为确保学校办学秩序与师生安全,学校目前只能开放有限区域并接待有限预约参观人员。

  参观信息

  目前只开放有限区域,接受单位团体预约,不接待旅游团队和个人来访。

  接待参观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寒暑假及法定假日除外)15时30分至17时。单次接待不超过70人。暑假期间每周一至周五14时至18时接待参观。

  预约电话:010—66035483(传真同号)。

  到校预约地点:北京市鲁迅中学党政办公室。

  • 相关阅读
  • “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习近平抓生态保护的故事

      习近平的小康故事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习近平抓生态保护的故事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题:“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习近平抓生态保护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高敬  ...

    时间:07-10
  • 基辛格谈秘密访华50周年:对抗只会导致世界分裂

      基辛格谈秘密访华50周年:对抗只会导致世界分裂  7月9日,纪念基辛格秘密访华50周年活动在北京举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通过视频连线发表讲话,呼吁中美两国应该像50年前一样,用对话和理解来解决分歧,两国的...

    时间:07-10
  • 最高检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或受到侵害深层次原因

      中国最高检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或受到侵害深层次原因  中新社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 张素)据中国检方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情况统计,2020年,流动未成年人犯罪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比例超过一半;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时间:07-10
  • 宏大史诗展现百年辉煌

      【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大家谈⑤】  用史诗来抒怀,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伟大艺术的象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每逢重大庆典,我们都会采用音乐舞蹈史诗的形式来回顾奋斗征程,如《东方红》(1964年)、《中国革...

    时间:07-10
  • 干事创业敢打硬仗——记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王青峰

      干事创业敢打硬仗  ——记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王青峰  本报记者 杨开新 张 毅  2018年8月从陕西大荔县委书记调任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时,王青峰可谓临危受命。长安区独占秦岭七十二峪的三分之一,又紧靠西安...

    时间:07-10
  • 初心恒心皆为百姓——记福州市晋安区委书记张定锋

      初心恒心皆为百姓  ——记福州市晋安区委书记张定锋  本报记者 薛志伟  每到周六,福州市晋安区都要开一场会。区领导与区直部门、乡镇(街道)负责人一起坐下来,梳理全区项目推进难题,研究解决对策。从201...

    时间:07-10
  • 牢记“九个必须”!

      【“学习笔记”按】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望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百年奋...

    时间:07-10
  • 初心印记丨一本扶贫手册

      “插队的经历,让我对贫困群众有天然的感情,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心里更惦念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深情回忆自己在农村插队的...

    时间:07-10
  • 简历“整容”成生意?当心“敲门砖”变“绊脚石”

      新华全媒+丨简历“整容”成生意?当心“敲门砖”变“绊脚石”  新华社天津7月10日电(记者白佳丽、栗雅婷)对求职者来说,简历理应力求实事求是,但如今,让简历“看上去更美”却成了某些人赚钱的生意。此前“...

    时间:07-10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36546.3万剂次

      中新网7月10日电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消息,截至2021年7月9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36546.3万剂次。资料图:7月2日,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新冠病...

    时间:07-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