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下半年气象灾害仍具很大不确定性

2021-07-13 05:56:45

来源:经济日报

  下半年气象灾害仍具很大不确定性——
  农业防灾减灾不可松懈
   本报记者 吉蕾蕾

  “秋粮能否丰收,现在关键就看防灾减灾。”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7月12日举行的全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推进视频会上说。记者了解到,目前除双季晚稻外,玉米、中稻、大豆面积都已落地,秋粮面积稳中有增,作物长势总体正常,秋粮生产基础依然较好。

  警惕下半年气象灾害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占75%左右。因此,抓好秋粮生产对夺取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

  7月至9月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旱涝、台风等灾害频发重发期。“要高度警惕下半年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余勇介绍,根据预测,下半年我国气候状况整体偏差,尤其是盛夏,强对流天气极端性增强,风雹灾害可能点多面广,旱涝灾害和高温天气影响偏重。

  分地区来看,内蒙古中西部和东北部、甘肃东北部、宁夏、陕西北部、山西、河北西部、黑龙江降水偏多二成至五成,且多强降水过程,应重点防范农田渍涝;新疆大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等地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江南南部降水偏少,可能出现伏旱,需关注对玉米、水稻、棉花等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从粮食生产历史看,气象灾害是造成粮食减产最重要的因素。眼下,我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最关键时期,随着主雨带北抬,南方梅雨期结束,北方地区进入雨季,防汛抗旱形势更为严峻复杂。

  “对于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一定要估计得很足,把防灾减灾这根弦绷得紧而又紧,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唐仁健表示,现在粮食生产面积增加难度越来越大,单产提高也有一个过程,必须树立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粮的理念,决不可有半点放松。

  精准研判分区施策

  近年来,我国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上半年成功防范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就是典型例证。不过,农业灾害防御难在复杂多变。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种植制度复杂,各种灾害类型、发生时间、危害程度、应对措施都不尽相同。唐仁健表示,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必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立足于防、着眼于早,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分环节把情况摸清楚,把预案定出来。

  重点布防的地区包括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其中,东北地区要防汛抗旱两手抓。东北秋粮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丰歉对全国影响重大。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8月松花江干流、嫩江、黑龙江等地将发生较大洪水,局部洪涝可能偏重。与此同时,由于上半年东北降雨比往年偏多,下半年就可能少,发生夏伏旱的风险增大。一旦作物开花授粉期遭遇旱情,就会对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产量产生较大影响。

  “旱灾对全省粮食生产影响大,近20年发生6次较重的夏伏旱,其中最严重的2004年粮食减幅30%以上。”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兆宪介绍,目前黑龙江正在组织大兴安岭、黑河等地排除田间积水、改种补种短生育期作物。同时,组织各地努力增加各种抗旱设备,充分挖掘现有水利设施潜力,一旦受旱,及时浇灌。

  唐仁健提醒,当前正值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双抢”季节,要加快早稻收获、抢栽抢插晚稻,确保早稻颗粒归仓、晚稻适期栽插,防止后期遭遇“寒露风”。汛期长江流域也容易出现阶段性汛情,要做好防汛抗洪准备。此外,夏秋季也是病虫害高发期,各级农业部门要尽早谋划、及时动员,组织做好监测防控工作。

  深化合作联动

  丰收一天不到手,防灾减灾工作一天不能松。总的来看,今年的气候比较异常,下半年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可能会出现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我们要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做到有备无患。”余勇表示,各级气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需求引导,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当地农业生产对气象保障服务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同时,要根据抗旱减灾的需求,抓住有利天气条件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加大粮食生产关键期、重要需水期人工增雨防雹力度,促进粮食稳产增效。

  确保秋粮丰收还要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表示,水旱灾害防御形势日趋严峻,各级水利部门要落实落细各项防御措施,充分发挥水工程防灾减灾综合效益,综合运用蓄水、分水、泄水等措施,发挥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作用,有效应对流域性洪水,最大限度减轻洪水影响和损失,同时为农业生产提供供水安全保障。

  未雨绸缪,才能有备无患。唐仁健表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完善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沟通,及时研判气候变化趋势,“做到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保稳产、无灾区多增产,千方百计夺取秋粮好收成”。

吉蕾蕾

吉蕾蕾

  • 相关阅读
  • “马背院士”吴天一:把根扎在青藏高原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七一勋章”获得者|“马背院士”吴天一:把根扎在青藏高原  新华社西宁7月13日电 题:“马背院士”吴天一:把根扎在青藏高原  新华社记者央秀达珍、卢东方  世界屋脊上,一位80多...

    时间:07-13
  • 广东推出“救助自诊”小程序 一键可了解是否符合低保要求

      中新网广州7月13日电 (蔡敏婕 莫冠婷)广东省民政厅13日发布消息称,该厅在政务小程序上线“救助自诊”服务。困难民众通过手机即可初步判断其是否符合救助要求,对符合条件的,指引民众提出申请;对不符合条件但可...

    时间:07-13
  • 北京市教委:北京暑期托管7月19日开始 分两期

      中新网北京7月13日电(彭宁铃 任靖)1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暑期托管工作有关情况。会上,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丁大伟表示,为做好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北京市教委建立了市级统筹、区级主责...

    时间:07-13
  • 2021年中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为79元

      中新网7月13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国家卫健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明确,2021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

    时间:07-13
  • 教育部辟谣取消教师寒暑假:这一说法没有依据

      中新网北京7月13日电(彭宁铃 任靖)1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暑期托管工作有关情况。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为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教...

    时间:07-13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新业态新模式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加快发展外贸新...

    时间:07-13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39143.2万剂次

      中新网7月13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7月12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39143.2万剂次。资料图:市民接种新冠疫苗。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时间:07-13
  • 教育部: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与下班时间相衔接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13日电 (任靖)1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暑期托管工作有关情况。资料图:小学老师给一年级学生上课。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课...

    时间:07-13
  • 课后服务将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

      教育部13日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课后服务将在今年秋季开学后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并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课后服务推行“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

    时间:07-13
  • 教育部:暑期托管变成第三学期的说法不符合实际

      教育部13日召开新闻通气会表示,暑期托管服务主要面向确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并由家长学生自愿选择参加。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合理组织提供一些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

    时间:07-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