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深耕“蔚蓝国土”

2021-07-13 05:56:52

来源:经济日报

  山东烟台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
  深耕“蔚蓝国土”
   本报记者 王金虎 通讯员 李 仁

  日前,我国自营勘探开发的首个1500米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而为“蓝鲸1号”“蓝鲸2号”及这又一“大国重器”提供船体模块建造以及大合龙服务的,正是位于山东烟台的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拥有绵长海岸线、两倍于陆地面积“蔚蓝国土”的烟台,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间在海洋,最大的动能也在海洋。近年来,烟台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以创新思维破解海洋产业发展瓶颈,正不断提升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

  挺进深海

  夏日的烟台芝罘湾畔,碧海映空,在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V字形码头,能轻松抓举起2万吨重物的“泰山吊”格外醒目。

  历经多年探索,中集来福士在深水油气平台设计建造领域建立起了属于中国人的“海工自信”。“我们在深海工程领域有两个‘芯片级’能力。”中集来福士党委书记、总裁王建中介绍:“一是已成功具备总装设计集成能力,二是核心设备的设计建造能力,这是我们正在努力的目标。”近年来,中集来福士在保持了传统海工领域优势的基础上,围绕鱼类工业化养殖,研发建造出海洋牧场平台、深海养殖工船、深水智能网箱、海珍品网箱等一系列深远海养殖装备。此外,他们还开发出海洋物联网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汇总衍生出海洋文旅、海洋金融等新业态,形成包含一二三产的完整产业链条。

  眼下,海工装备制造业已成为烟台最具活力的增长领域之一,烟台船舶及海工装备基地成为全球四大深水半潜式平台建造基地之一、全国五大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基地之一,国内交付的半潜式钻井平台80%在烟台制造。一批骨干企业在国内同行业居领先地位。

  为加速海洋经济向高端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烟台市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近年来海洋领域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4项,支持资金5610万元,不断增强现代种业、海工装备等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海洋渔业等传统产业科技水平。

  耕海牧渔

  曾经披风盖浪、摇橹撒网的海洋渔业,如今在烟台开启了新模式。6月2日,亚洲最大的量产型深海智能网箱“经海001号”在长岛海洋生态文明试验区南隍城乡海域“安家”。通过自动投喂、水下监测、水下洗网等设备,实现网箱平台养殖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填补了我国在30米水深养殖水域坐底式网箱养殖的空白。在“国鲍一号”养殖平台,南隍城乡党委书记、乡长刘国明为记者算了一笔账:“这个1200多平方米的养殖平台,相当于过去上万亩海域的鲍鱼产量。这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还节省了大量海域,综合效益提升了10多倍。”

  位于烟台市莱山区四十里湾的“耕海一号”海洋牧场平台,迎来了一拨又一拨游客。“与传统的海洋牧场相比,我们拉长海洋牧场产业链条,在提升一产价值的同时,丰富三产元素。”山东耕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耕海一号”等海洋牧场平台,烟台市将水产养殖、精深加工与旅游、文化、康养等深度融合,加快海洋渔业由单一产业向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转变。

  近年来,烟台市积极引入资金雄厚、运营规范的大企业、大集团,投资海洋牧场建设。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实施“百箱计划”,100个深海大网箱建成后,烟台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海洋渔业规模化养殖基地。截至去年底,烟台市累计投入海洋牧场专项建设资金1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00亿元,现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37处,其中国家级17处,海洋牧场总面积达到120万亩。

  生态护海

  碧海蓝天、绿环翠绕,良好的生态是长岛最宝贵、最核心的资源。近年来,长岛将生态保护修复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山水林海城”整体谋划、一体推进。

  长岛完成所有10个居民岛31万平方米裸露山体治理,完成植树造林1000亩、退化林改造4200亩,绿化面积由2017年的45万平方米增加到69万平方米。

  长岛拆除岸线育保苗场86万平方米,整治修复岸线89公里,自然岸线和旅游岸线占比由38%提升到85%,昔日拥挤不堪、排污入海的育保苗厂被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整修一新的海滨慢道和亲水岸滩。

  2019年,长岛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眼下,长岛正全力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和首个海洋类国家公园,打造绿水青山海岛样板。

  “山青、林茂、海蓝、岸美、滩净、城靓”的长岛,是烟台市持续推进海洋生态保护的缩影。“十四五”期间,烟台将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使海洋产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

王金虎

王金虎

  • 相关阅读
  • “马背院士”吴天一:把根扎在青藏高原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七一勋章”获得者|“马背院士”吴天一:把根扎在青藏高原  新华社西宁7月13日电 题:“马背院士”吴天一:把根扎在青藏高原  新华社记者央秀达珍、卢东方  世界屋脊上,一位80多...

    时间:07-13
  • 广东推出“救助自诊”小程序 一键可了解是否符合低保要求

      中新网广州7月13日电 (蔡敏婕 莫冠婷)广东省民政厅13日发布消息称,该厅在政务小程序上线“救助自诊”服务。困难民众通过手机即可初步判断其是否符合救助要求,对符合条件的,指引民众提出申请;对不符合条件但可...

    时间:07-13
  • 北京市教委:北京暑期托管7月19日开始 分两期

      中新网北京7月13日电(彭宁铃 任靖)1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暑期托管工作有关情况。会上,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丁大伟表示,为做好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北京市教委建立了市级统筹、区级主责...

    时间:07-13
  • 2021年中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为79元

      中新网7月13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国家卫健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明确,2021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

    时间:07-13
  • 教育部辟谣取消教师寒暑假:这一说法没有依据

      中新网北京7月13日电(彭宁铃 任靖)1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暑期托管工作有关情况。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为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教...

    时间:07-13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新业态新模式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加快发展外贸新...

    时间:07-13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39143.2万剂次

      中新网7月13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7月12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39143.2万剂次。资料图:市民接种新冠疫苗。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时间:07-13
  • 教育部: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与下班时间相衔接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13日电 (任靖)1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暑期托管工作有关情况。资料图:小学老师给一年级学生上课。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课...

    时间:07-13
  • 课后服务将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

      教育部13日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课后服务将在今年秋季开学后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并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课后服务推行“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

    时间:07-13
  • 教育部:暑期托管变成第三学期的说法不符合实际

      教育部13日召开新闻通气会表示,暑期托管服务主要面向确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并由家长学生自愿选择参加。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合理组织提供一些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

    时间:07-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