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观生态文明成果 察贵州生态底色

2021-07-13 14:01:13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贵州7月12日电(记者 姜文山)近年来,贵州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擦亮了贵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底色。如今,绿水青山常在,点绿成金,已成为贵州最靓丽的名片。在这张闪亮名片的背后,则是一份份绿意满满的生态成绩单。

  水更清天更蓝 山更青

  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好家园期望,贵州付诸行动作答。“十三五”时期,贵州扛起建好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责任,大力推进碧水保卫战,大力推进乌江、赤水河等流域治理,率先取缔全流域网箱养殖,完成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禁捕,完成全省地级城市建成区49处黑臭水体工程性治理,完成劣V类水体整治、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同时,通过完成“三磷”排查整治、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工业园区污水治理设施等8项任务,全力打好长江珠江上游保护修复攻坚战。

  通过一系列举措,2020年贵州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优良,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状况“优”,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9.3%,9个中心城市2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74个县城13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与此同时,蓝天白云与繁星闪烁,正成为多彩贵州的标配。贵州一直不懈努力,通过加快推进产业、能源、运输和用地四大结构调整,2020年累计淘汰落后产能517.1万吨,建成新能源发电项目221个,推广新能源车37525辆;深入推进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柴油货车污染、工业炉窑、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专项行动。全省累计建成机动车道路遥感(黑烟)监测点位42个,9个市(州)和贵安新区全部划定并公布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区域,完成411台工业炉窑治理和58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

  努力终获回报。2020年贵州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良,9个中心城市AQI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9.2%,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88个县(市、区)AQI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9.4%;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历史新高,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362天,在省会城市中排第4位。

  绿树青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贵州“物种基因库”的家底也越来越厚实。近年来,贵州全面实施绿水青山工程,开展植树造林、低效林改造、石漠化综合治理、森林城市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等工作,加快用地结构调整,完成乌江、赤水河流域两岸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581.1公顷。“十三五”期间,贵州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298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50%提高到2020年的6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8%,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3.23%,森林蓄积量达到5.7亿立方米,2020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3378亿元。

  此外,贵州世界自然遗产总数已达全国第一;物种数量高达24547种,丰富度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创建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1个、生态乡镇56个、生态村8个,省级生态县3个、生态乡镇102个、生态村280个。截至2020年年底,贵州自然保护地面积为2985.48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31%。

  以绿生金制度护“绿”

  以“绿”生“金”,释放“生态红利”,富泽百姓。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写照,也是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年来,贵州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引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实现年度产消平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稳步降低,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四型”绿色经济占比达到42%。截至目前,贵州已构建“东油西薯、南药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山地农业格局,帮助数十万贫困群众“换穷业”。

  此外,贵州持续强化绿色治理,创造石漠化治理国际样本。贵州石漠化土地面积大、类型多、程度深。近年来,通过积极探索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生态移民等综合治理,贵州石漠化土地面积和石漠化程度实现持续减少、减轻,石漠化治理成效曾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上获赞。

  为了高效地“保绿”“护绿”,贵州持续完善与创新绿色制度体系。近年来,贵州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30项改革举措和经验在全国推广。我国首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明确了贵州省生态红线区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创新性地提出对生态脆弱县取消GDP考核,增加“绿色产业”比重等新指标。

  贵州率先出台生态扶贫专项制度,实施生态扶贫十大工程;率先设置环保法庭,并推动公检法配套的环境资源专门机构实现全覆盖;率先将河长制纳入水资源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实现所有河流、湖泊、水库河长制全覆盖;率先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建立跨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搭建平台 传递中国生态之声

  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2009年-2018年的十年间,中国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做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表达。

  作为中国生态文明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峰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应势而生,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届,展现了中国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务实行动,向世界发出了越来越强的“中国生态之声”。

  论坛陆续提出了《全球可持续能源竞争力报告》《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全球生态系统治理报告》《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议报告》《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新机遇》等百余份研究报告,为中央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改革方面建言献策。

  7月12日至13日,2021年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在贵阳亮相,开启它的新的十年征程,持续为美丽贵州贡献力量,继续向世界传递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声音”。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同巴巴多斯总理莫特利通电话

      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13日晚同巴巴多斯总理莫特利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巴巴多斯是中国在东加勒比地区的好朋友、好伙伴。中巴建交44年来,两国关系高层交往不断,合作富有成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巴同舟共...

    时间:07-13
  • 习近平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

      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13日晚应约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  习近平强调,中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年来,两国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势头,各领域合作取得积极成果,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去年以来,双...

    时间:07-13
  • 数说宝“藏”·70年巨变|70万“生态卫士”守护西藏绿水青山

      新华社拉萨7月13日电 题:70万“生态卫士”守护西藏绿水青山  新华社记者田金文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政府了解到,近年来,西藏结合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让群众充分享...

    时间:07-13
  • “十年九淹”又如何?——千年古镇磁器口的“防洪经”

      新华社重庆7月13日电 题:“十年九淹”又如何?——千年古镇磁器口的“防洪经”  新华社记者王金涛、柯高阳  “洪水来得急去得也快,一上午的工夫就降下去一米多了!” 13日中午,重庆磁器口古镇管委会常务...

    时间:07-13
  • 四个维度看雄安:见证未来之城“拔节生长”

      新华社石家庄7月13日电(记者张涛、白明山、杜一方)当前,雄安新区从规划建设为主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20多万建设大军奋战在一线。  作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

    时间:07-13
  • 莫高窟治水记——敦煌莫高窟致力防洪和饮水升级换代

      新华社兰州7月13日电 题:莫高窟治水记——敦煌莫高窟致力防洪和饮水升级换代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坐落在大泉河畔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受大泉河滋养的同时,也不时受大泉河洪水的侵扰。记者近日在...

    时间:07-13
  • “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西宁开幕

      中新网西宁7月13日电 (祁增蓓)“我希望新时代青年能够深入了解‘两弹一星’精神,并在‘两弹一星’精神上得到更大的鼓励,走好个人人生道路的同时,对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13日,中国新闻社原副社长...

    时间:07-13
  • 拜登将对美企与香港商业往来风险发出警告?中方:典型的政治操弄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 黄钰钦)针对有媒体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将对美国企业与香港的商业往来风险发出警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方要发布所谓警告,是典型的政治操弄和双重标准。...

    时间:07-13
  • 教育部辟谣取消教师寒暑假:暑期托管变成“第三学期”的说法不符合实际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 高凯)针对义务教育暑期托管服务工作的相关情况,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13日在北京表示,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依法保障教师权益,此前暑期托管变成“第...

    时间:07-13
  • 湖南外贸职院注重“非遗+”与人才培养 努力将传统文化带出国门

      中新网长沙7月13日电 (李洪源 杨盼)“这个布袋戏居然是我老家的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啊,我还真没听说过,长知识了!”来自湖南邵阳的刘向阳老师在学校图书馆大厅里观展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近日,在湖南外贸职...

    时间:07-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