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为何要办托管班 如何才能办得好

2021-07-14 03:38:05

来源:光明日报

  为何要办托管班 如何才能办得好

  又到暑期,“孩子去哪里”成为家长们最发愁的问题之一。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与此同时,北京、江苏、山东等多地发布了将由教育部门开办面向小学生的暑期托管班。顶层设计已出,我们又该如何在探索中做好暑期托管服务?针对目前备受关注的课后服务问题,教育部又有何新举措?对此,记者专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

  暑期托管服务主要面向确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

  记者:为什么要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

  吕玉刚:暑假临近,一些双职工家庭面临“孩子无处去、家长看护难”问题。为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一些地方和学校推出了暑期托管服务。这是减轻家长负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创新举措,是加强教育关爱、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有益探索。

  记者:如何探索实施好暑期托管服务?

  吕玉刚:《通知》明确了暑期托管服务应遵循学校主动、社会参与、教师志愿、学生自愿、公益普惠等基本要求,同时对服务内容、保障条件等也提出了明确意见。

  首先,鼓励学校积极承担。要从本地实际出发,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同时,教育部门还应积极会同共青团、妇联、工会、社区等组织,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提供学生暑期托管服务。

  其次,坚持学生自愿参加。暑期托管服务主要面向确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并由家长学生自愿选择参加,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我们还特别希望,家长要关心重视孩子暑假生活,尽量抽出一定时间,加强亲子陪伴、交流互动,使孩子的暑假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再次,坚持公益普惠原则。要完善暑期托管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可参照课后服务相关政策,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相关收费标准由地方教育部门与有关主管部门协商制定,学校不得违规收费。此外,要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卫生教育和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参与托管服务的师生人身安全。

  “要取消教师寒暑假”“暑期托管变成第三学期”的说法不符合实际

  记者:最近由托管而引发的讨论很多,比如“要取消教师寒暑假”“暑期托管变成第三学期”等,对此你有何回应?

  吕玉刚:近期有的媒体讲“要取消教师寒暑假”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同时,要格外强调的是,近期有的媒体关于“暑期托管变成第三学期”的说法同样是不符合实际的。

  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休息。暑期托管有五项原则:一是鼓励学校积极承担;二是引导教师志愿参与;三是坚持学生自愿参加;四是合理安排服务内容;五是坚持公益普惠原则。

  此外,要引导教师志愿参与暑期托管服务,但不得强制。对志愿参与的教师应给予适当补助,并将志愿服务表现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与此同时,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依法保障教师权益,既要保障教师暑假必要的休息时间,也要给教师参与暑期教研、培训留出时间。

  问题仍存:有的地方课后服务时间偏短

  记者:课后服务同样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做好课后服务?

  吕玉刚:长时间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三点半”放学现象,减轻了学生在校学习负担,也由此带来了家长因未到下班时间接孩子难问题。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增加了校外负担,也就是出现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所以“三点半”难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2017年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完善课后服务有关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为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课后服务需求,教育部近期又对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作出专门部署,推动将课后服务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

  截至5月底,全国共有10.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6496.3万名学生、465.6万名教师参与了课后服务。其中,城区学校覆盖率为75.8%,学生参与率为55.4%,教师参与率为62%,部分大城市课后服务学校覆盖率超过90%,课后服务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与此同时,课后服务还存在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有的地方课后服务时间偏短、有的经费保障不到位、有的课后服务吸引力还不够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本报北京7月13日电 本报记者 姚晓丹 晋浩天)

  • 相关阅读
  • 感谢祖国 “春苗行动”为在孟加拉国中国公民健康护航

      新华社达卡7月14日电 通讯:感谢祖国 “春苗行动”为在孟加拉国中国公民健康护航  新华社记者刘春涛  孟加拉国新冠疫情自6月中旬再次恶化,孟卫生部门7月12日公布的单日确诊病例创新高,达到13768例。  自...

    时间:07-14
  • 盘活“沉睡”世界遗产 太湖南岸千年古村“蝶变”焕新生

      中新网湖州7月14日电(记者 胡丰盛)位于南太湖之滨的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自古以纺织闻名,被誉为“中国童装之都”。  然而,在织里童装产业借着改革开放春风实现跨越式赶超发展的同时,辖区内太湖沿岸的...

    时间:07-14
  • “德国统一的外交及德国统一后的国际地位与作用”研讨会举行

      中新网北京7月14日电(记者 李京泽)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承办的《德国统一的外交》新书发布暨 “德国统一的外交及德国统一后的国际地位与作用”研讨...

    时间:07-14
  •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国际论坛)  日前,我受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的邀请,有幸现场观看了在国家体育场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并出席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大会。  对我而言,这是比预料中更感...

    时间:07-14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14亿剂次

      中新网7月14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7月13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0201.9万剂次。...

    时间:07-14
  • 百年大党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

      百年大党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  【光明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

    时间:07-14
  • 人民时评:版权保护有力 网络产业给力

      版权保护有力 网络产业给力(人民时评)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网络版权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文化产品质量的有效提升  创作者安心创作,不必担心被抄袭剽窃;投资者安心投资,不必担心被侵权而导致投资打...

    时间:07-14
  • 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在京举办全球首映式

      中新网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 应妮)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全球首映式13日在北京举办。该片由英国知名导演柯文斯执导筒,聚焦中国一系列鲜活的中国基层人物故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国开启...

    时间:07-14
  • 靠着信念一路向前

      靠着信念一路向前(暖闻热评)  【人物】长征路上年龄最小的红军战士向轩  【故事】向轩曾被解放军总政治部确定为中国年龄最小的红军。7岁那年,他几经辗转找到了红军,9岁跟随红二、六军团开始了伟大的长征。...

    时间:07-14
  • 【走向我们的2035·百问百答】“十四五”期间中国如何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编者按:奋进“十四五”,迈向新征程,我们推出“走向我们的2035·百问百答”专栏,细部解读国家发展蓝图,力求聚焦民生关切,把握国家未来脉动。  No.85:“十四五”期间中国如何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

    时间:07-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