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2021-07-14 04:45:07

来源:人民日报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7月13日,为期两天的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落下帷幕。来自78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名嘉宾,围绕“低碳转型 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主题,共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论坛期间发布的《2021贵阳共识》呼吁:坚持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树立生态治理的大局观、全局观,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形成系统性的治理,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统一。论坛闭幕式上还举行了绿色产业项目签约仪式,共涉及10个项目、总金额约550亿元。

  凝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识

  本次论坛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坚持对话协商,探索国际协商机制,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传播。受邀参会的各国政要、前政要、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分别发表视频致辞,表示愿与中方一起,全球携手、全力合作,推动全球绿色转型,维护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江浩说,本届论坛契合当今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潮流,符合国际社会共同期待,为促进各国生态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

  汤加首相图伊奥内托阿通过视频发表致辞,希望借助这个平台,用不同的语言、观点和事例,阐述各自对传播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做出的贡献。

  泰国公主诗琳通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互联互通的,现在是文明拥抱生态的最佳时机,应使生态文明成为全球文明。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秘书处执行总监张海认为,今年论坛的主题,就是针对全球生态治理的关注点、难点与最新进展发声,共同探求协同治理之道。

  论坛期间,开展了3场国际咨询会、22场主题论坛及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览展示等系列活动,最后形成了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多边主义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项共识。

  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共话生态文明,共谋绿色发展。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的作用日益突显。经过10年积淀,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窗口,不断发出响亮的生态文明“中国声音”,分享生态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主题论坛上,生态环境部通过视频发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第一批)》,展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成功经验与典型模式,为各地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探索作出示范、提供经验。

  在“保护河湖生态·践行生态文明”主题论坛上,水利部对外发布2020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其中,用水效率指标方面,2020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了28.0%(按可比价计算),2020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了39.6%(按可比价计算)。

  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导实践,努力探索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10年来,贵州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61.5%,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4%,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上,贵州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优良生态文化传统与现代生态理念贯通起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谌贻琴表示。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痛点难点

  “低碳转型”“绿色发展”成为论坛上最热词语。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贺克斌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付诸行动正当其时。“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一级巡视员郭青俊表示,目前我国年碳排放量100亿吨左右,落实“双碳”目标,主要靠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以及绿色低碳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我们每个人和每个机构都要参与其中,积极发挥自身力量。”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朱庆锋表示。

  “2019年至2020年,国家光伏发电项目补贴竞价规模、建设速度、并网规模,贵州省连续两年均为全国第一。”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刘强表示,公司已启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路径专题研究,进一步提升贵州新能源电量占比、提高贵州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推进电网绿色转型。

  紧扣国际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痛点难点,本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突出低碳转型、绿色发展,形成了一批务实有效的宣言倡议、行业标准、研究报告、箴言良策,为生态文明建设描画了清晰生动的宏图愿景。

  • 相关阅读
  • 广东阳江市原副市长、公安局原局长梁进海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新网广州7月14日电 (记者 程景伟)据广东省纪委监委“南粤清风网”14日消息,日前,经广东省委批准,广东省纪委监委对阳江市原副市长、公安局原局长梁进海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梁进海...

    时间:07-14
  • 大型组画《伟大的长征》全国巡展亮相平遥

      中新网北京7月14日电(记者 潘旭临)记者14日从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获悉,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辽宁教育学院主办的大型组画《伟大的长征》全国巡展日前在平遥古城亮相,成为晋中美术界和文化界的一件盛事。 ...

    时间:07-14
  • 感谢祖国 “春苗行动”为在孟加拉国中国公民健康护航

      新华社达卡7月14日电 通讯:感谢祖国 “春苗行动”为在孟加拉国中国公民健康护航  新华社记者刘春涛  孟加拉国新冠疫情自6月中旬再次恶化,孟卫生部门7月12日公布的单日确诊病例创新高,达到13768例。  自...

    时间:07-14
  • 盘活“沉睡”世界遗产 太湖南岸千年古村“蝶变”焕新生

      中新网湖州7月14日电(记者 胡丰盛)位于南太湖之滨的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自古以纺织闻名,被誉为“中国童装之都”。  然而,在织里童装产业借着改革开放春风实现跨越式赶超发展的同时,辖区内太湖沿岸的...

    时间:07-14
  • “德国统一的外交及德国统一后的国际地位与作用”研讨会举行

      中新网北京7月14日电(记者 李京泽)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承办的《德国统一的外交》新书发布暨 “德国统一的外交及德国统一后的国际地位与作用”研讨...

    时间:07-14
  •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国际论坛)  日前,我受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的邀请,有幸现场观看了在国家体育场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并出席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大会。  对我而言,这是比预料中更感...

    时间:07-14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14亿剂次

      中新网7月14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7月13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0201.9万剂次。...

    时间:07-14
  • 红色经典的当代传承

      红色经典的当代传承  【见仁见智】  红色电影是指以党的发展历程为历史背景、以党史上的重大事件或真实故事为基本素材、以反映革命先辈和英雄人物事迹与操守品行为主要内容的影片。其中部分具有较大社会影响...

    时间:07-14
  • 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

      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  【光明论坛】   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是我们党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新时代城乡变化特征得出的结论,也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

    时间:07-14
  • 基层治理体现国家治理能力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总体要求、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基层法治...

    时间:07-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