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从“科教更加进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07-14 10:21:1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题:以科教育人才 以创新筑未来——从“科教更加进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华社记者 张泉、余俊杰

  这是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从“一穷二白”到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从文盲率80%到教育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7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科教事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新起点上,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我国科教事业将继续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磅礴的创新力量。

  国之重托 为科技突破标定方向

  2021年6月17日,巨焰腾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中华民族的飞天征程,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经过近30年独立自主发展和接续奋斗,中国已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第二步全部既定任务,正向着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进发。

  这是新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成就的缩影。

  新中国成立时,科技基础近乎为零,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仅有30多个,几乎没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随着新中国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我国攻克一个又一个科技难关,成为复兴之路上的重要支撑。

  从“两弹一星”到核潜艇,从青蒿素到杂交水稻,我国科技创新始终聚焦国家和人民需要,筑起国家安全、人民健康的坚实屏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嫦娥”奔月、“天问”探火,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我国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从“科学的春天”到“创新的春天”,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再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自主创新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中央牢牢把握着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

  “十三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44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4%,位居世界第二,超过欧盟最发达的15国平均水平。截至2020年底,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221.3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8件。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科技创新成果的加速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出全新引擎,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5G规模化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等加快应用,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万家……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生态改善、国家安全保障等对科技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而迫切。”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说,新征程上,我们将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进一步提高科技对经济、产业、社会、安全等全方位的支撑引领能力。

  民之所盼 让教育强国稳步推进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我们用了二十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义务教育普及之路。我们用了十几年时间,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跨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

  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水平低,人口文化素质差,小学净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分别为20%和3%,高校在校生仅有11.7万人,全国80%的人口是文盲。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攻坚克难,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2020年,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比1949年增加18.5万所;在校生2.89亿人,是1949年的7.3倍。

  2012年至2020年,我国教育经费从28655亿元增至53014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从23148亿元增至42891亿元。

  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有效提升了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教育是民生大事,须筑牢公平之基。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木戛乡哈卜吗村小学,多年前,教室用木桩做墙、糊上泥巴挡风。如今,教室宽敞明亮,上课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图书室有3500册各类图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加大力度,向农村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向少数民族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

  “十三五”期间,全国23个省份、95.3%的县级单位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累计资助贫困学生3.91亿人次、资助金额达7739亿元。

  创新之要,唯在得人。

  从“两弹一星”到同步辐射加速器,从铁基超导的世界级突破到建成全球首条千公里级量子通信干线,从“墨子号”卫星到光量子计算机……这一系列世界领先的原创科技成果都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着密切关系。

  这所由新中国一手打造的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为国立学,为国家“强起来”培养尖端科技人才的重大使命,数十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栋梁之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建设发展是新中国加强高等教育提升创新能力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仅600余人。如今,我国科技人才队伍量质齐增,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增长到509万人年以上,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最大规模的人才体系。

  “要注重营造和培育先进的学术与创新文化,要从孩子们抓起,培养诚信、求真、创新的文化。科研人员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努力形成科技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说。

  创新为要 保全面小康“有里有面”

  在众多科普展览现场,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变迁:20世纪50至70年代,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已经称得上“四大件”;如今,高清电视、智能空调、扫地机器人等成了家居用品的主角。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让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年来,我国科技发展聚焦国家和人民需要,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在提高生活水平、守护人民健康、改善生态环境、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

  特高压输电技术将我国西部、北部的清洁能源输送到全国;地质灾害信息平台实现灾害精准化监测预警,为生命安全提供科技守护;太阳能警示灯等科技设备护航车辆安全通行……科技创新渗透到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便利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成体系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7天内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14天完成核酸检测试剂研发和审批上市,开发一批临床救治药物,研发应用多款疫苗,在控制传染、病毒溯源、疾病救治、疫苗和药物研发、复工复产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我国新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在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领域逐步打破国外专利药垄断,多项高端医疗装备加速国产化,为全方位守护人民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办了专家技术扶贫班,把课堂放在田间地头,学完的学员回去全都脱贫。”“看到科研成果惠及千万户农民,比拿多高的奖金、发表多重要的文章都更高兴。”……

  长期驻村扶贫的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院士,是率先把院士工作站建在村民小组的科技特派员,他和团队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用科技的力量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战中,几十万名科技特派员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成为支撑全面脱贫的一支“硬核”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计120余人在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0余个市(县)开展扶贫实践,取得实实在在的扶贫成效。

  京津冀等区域雾霾天数显著减少,北京PM2.5浓度持续下降……近年来,我们的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这背后有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院士的努力和坚守。他留美学成后毅然放弃国外工作机会回国任教,深耕大气污染防治40年,为祖国培养了一批“蓝天守护者”。

  “尽管已经70多岁,但我还是要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力量,这是我的专业,也是我的责任。”郝吉明说,科技工作者首先要有家国情怀,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改善人民生活做研究。

  • 相关阅读
  • 四川遂宁射洪市政府原副市长邹清严重违法被开除公职

      7月14日,四川省遂宁市监委发布消息:日前,经遂宁市委批准,遂宁市监委对遂宁射洪市政府原副市长、民进遂宁市委原副主委邹清严重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邹清理想信念丧失,法律意识淡薄,违反中...

    时间:07-14
  • 江西出书展示脱贫攻坚成就与经验 推进乡村振兴再出发(图)

      中新网南昌7月14日电 (记者 吴鹏泉)7月14日,《不让一个老区群众掉队:奋力书写脱贫攻坚的江西答卷》出版座谈会在南昌举行。  江西是中国著名革命老区,也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该省80%以上国土面积是革命...

    时间:07-14
  • 华中科技大学成立未来技术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

      中新网武汉7月14日电 (马芙蓉 王潇潇 高翔)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14日在武汉同时揭牌成立,将着眼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致力于培养相关领域创新型人才,推动产业发展。  华中科技...

    时间:07-14
  • 珠江流域水利工程完成安全隐患排查行动督导检查

      中新网广州7月14日电 (记者 王坚)记者14日从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获悉,该委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于6月25日至7月9日派出工作组赴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开展水利工程督导检查,督促流域相关省(自治区)开...

    时间:07-14
  • 摸家底、找问题 山西打击各类破坏草原资源违法行为

      中新网太原7月14日电 (高瑞峰)明察暗访、实地查验……掌握草原违法历史遗留案件处置情况,全面了解草原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14日,记者从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该省开展2021年草原执法监管专项服务指导,严...

    时间:07-14
  • 广西全面普查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

      中新网南宁7月14日电 (刘如萍 梁丹妮 唐林强)广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官员14日表示,广西将加快完成6803公里高速公路、19739公里普通国省道、105...

    时间:07-14
  • 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首批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

      中新网贵阳7月14日电 (袁超)14日,记者从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地化所)获悉,7月12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举行了嫦娥五号任务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发放仪式。经审核,地化所获批1件月球...

    时间:07-14
  • 中国设工作组规范一次性口罩制造包装生产设备标准

      中新网东莞7月14日电 (李映民 李获)全国包装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近日发布通知,同意正式成立全国包装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次性口罩制造包装生产设备标准工作组,记者14日获悉,该工作组落户广东东莞。  东莞...

    时间:07-14
  • 国家反恐办:所谓“维吾尔特别法庭”不过是骗子舞台、反华者秀场

      中新网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 郭超凯)针对所谓的“维吾尔特别法庭”在伦敦举行听证会一事,中国国家反恐办副主任、公安部反恐怖局局长刘云峰14日在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所谓“维吾尔特别法庭”不过是一群骗子的...

    时间:07-14
  • 太原发布2020年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 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中新网太原7月14日电 (刘小红)14日,山西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全市法院2020年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简称《报告》),旨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提升太原市行政机关执法...

    时间:07-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