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航天员在太空生病怎么办?她设计了一套医学处置程序

2021-07-16 01:56:28

来源:科技日报

  航天员在太空生病怎么办?她设计了一套医学处置程序

  “航天员医生”石宏志:必须将风险降低到零

  自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至今,3名航天员已在太空生活近一个月。地面上最牵挂他们的除了亲人,还有一群“航天员医生”,石宏志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医监医保室副研究员,石宏志常伴航天员左右,无论是水下训练、载人低压试验、组合体试验甚至是外场试验,航天员各训练现场总能看到她娇小的身影。相比在地面,航天员在太空的健康状况更令她牵肠挂肚。

  航天员像鱼儿一样在太空舱里遨游,看起来新奇有趣。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太空的特殊环境如失重、噪声、压力变化等作用于人体,能引起许多功能紊乱和疾病,比如空间运动病、减压病、睡眠障碍,甚至严重心律失常等。

  尽管在任务实施前,有种种预防策略将航天员在轨疾病风险降到最低,但在复杂的太空环境中,仍然不可完全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加上人为或意外损伤,也会影响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工作能力,甚至妨碍飞行任务。苏联先后出现过3名航天员突发疾病而中止任务,提前返回。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进入空间站时代,航天员在太空里一待就是几个月,万一生病怎么办?太空里没有医院,他们只能在地面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开展自救,其重要前提,是要有一套完善的在轨医学处置程序。

  2016年,石宏志开始修订空间站工程航天员疾病谱。她借鉴国外载人航天史上的病例和经验,结合国内数次载人航天任务的技术资料,对涉及的上百种病例逐一进行分析,按失重环境、压力变化、意外损伤和临床4类,选出89种可能发生的病症,纳入空间站工程航天员疾病谱。2019年,她根据国内外最新资料对疾病谱进行复核、修订,最终形成涵盖4类90种疾病的升级版本。

  完备的疾病谱为空间站医监医保工作打下了坚实根基,给空间站上配置诊疗资源和设计医疗处置预案提供了依据。接下来,石宏志牵头制作了长达10万字的诊疗手册,内容包括医学预案、药品使用指南和在轨医学处置程序等。

  2021年3月的一天,在空间站长期载人综合模拟验证试验舱内,航天员乘组正在进行心肺复苏训练:航天员A突然晕厥倒地,航天员B迅速上前判断他的意识状态,同时呼叫同伴C尽快与地面取得联系。随后,航天员B、C把A固定到束缚担架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用除颤仪进行电击……

  这套操作程序,正是来自石宏志设计的23项在轨医学处置程序。航天员经过训练后,只要按步骤操作,相当于替医生履行了手和眼的功能,剩下的就交给地面医监医保人员给予处置建议。

  建立了完善的航天员在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机制,航天员一旦发生疾病,就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医疗处置。对一般疾病力争在轨治愈,不必应急返回;对急病,通过紧急处置,使其稳定或减轻,从而减少返回的风险。

  此外,石宏志还兼任乘组医生,提供随叫随到的医疗服务,对航天员的健康状况时刻惦记在心。“自己生个小病能扛就扛,但是航天员不一样,必须将风险降低到零。”她说。

  • 相关阅读
  • 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

    时间:07-16
  • 河北省纪委原副书记马玉蝉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新网7月16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据河北省纪委监委消息:河北省纪委原副书记马玉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马玉蝉简历  马玉蝉,男,汉族,1955年12...

    时间:07-16
  • 新疆与海外5国疆籍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视频交流会举行

      中新社乌鲁木齐7月16日电 (胡嘉琛)“中国新疆—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日本、土耳其疆籍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视频交流会”15日举行。  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董传杰致辞称,今天的新疆正处在历史上最...

    时间:07-16
  • 新疆旅游从业者讲述“逐梦”故事 驳斥“强迫劳动”涉疆谣言

      中新社乌鲁木齐7月16日电 (胡嘉琛)“我凭借自己爱好,追逐着自己梦想,把梦想当成事业,并且小有成就。我很自由,哪里有被强迫了?那些别有用心的国家不要再造谣了。”28岁的维吾尔族创客麦吾兰·图拉克15日在乌...

    时间:07-16
  • 坚定文化自信 精彩精神生活——从“文化更加繁荣”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题:坚定文化自信 精彩精神生活——从“文化更加繁荣”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华社记者周玮、史竞男、余俊杰  从每年数亿人次打卡博物馆、非遗走红到三星堆考古引发世界关注,从红色旅游...

    时间:07-16
  • 卷烟工、卖房人……这届大学生的就业你看懂了么?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16日电 (任靖)最近,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反差新闻”不少。中传硕士毕业卖房、人大武大毕业生去卷烟厂,越来越多的高学历毕业生进入传统意义上的低门槛行业,不免引发舆论热议。  到底是就业...

    时间:07-16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  上海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浦东开发开放掀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崭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

    时间:07-16
  • 大党丨百年史诗 精神为源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2021...

    时间:07-16
  • 中国驻韩大使刊文回击涉华不当言论:“中韩关系不是韩美关系的附属品”

      中新社首尔7月16日电 (记者 刘旭)当地时间16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在韩国《中央日报》发表题为《中韩关系不是韩美关系的附属品》的文章,针对韩国下届总统候选人、前检察总长尹锡悦前日接受《中央日报》采访时...

    时间:07-16
  • 陕西检察机关助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打造秦岭生态检察卫士

      中新网西安7月16日电 (张一辰 杨英琦)“近年来,陕西省检察机关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会议精神,着力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陕西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葛迪表示。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1...

    时间:07-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