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为世界遗产保护贡献中国力量

2021-07-16 05:42:22

来源:人民日报

  为世界遗产保护贡献中国力量

  7月初,世界自然遗产地青海可可西里,在索南达杰保护站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巡山队员们将5只人工救助的藏羚羊放归自然;世界文化遗产长城脚下,志愿者们捡拾垃圾,为研学游的中小学生讲解长城历史文化,带领孩子们宣誓保护长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增12项世界遗产,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并有力地推动了世界遗产保护国际合作。

  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走进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一片浩渺的“绿色海洋”映入眼帘。一度难觅踪迹的黄腹角雉、眼镜蛇、黑熊、穿山甲,而今不时出现在巡护镜头里。

  2016年,武夷山被列入全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探索共商共管共建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

  武夷山是我国世界遗产保护的一个缩影。“中国政府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大力推动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发展,为世界遗产保护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田学军说。

  田学军表示,近年来,我国拓展了世界遗产保护的理念,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乃至全球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思想库。用法律和制度构建起世界遗产保护网,建立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备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监测和研究工作体系,实现对遗产地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监管。同时,充分利用专业机构力量和新技术,为世界遗产保护提供更多、更好的实施路径和方式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记者了解到,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我国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保护管理体系。实施故宫、长城、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布达拉宫、大足石刻等一批重大的文物保护工程,充分注重科技手段的运用与创新,借助多学科、跨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保护研究,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和理论实践同步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在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中支持世界文化遗产监测126个项目,共计6亿元。

  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涵盖了国家公园(试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级各类上百个自然保护地。得益于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遗产地生态系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较好保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全球世界遗产保护状况的权威评估报告《2020年世界遗产展望》显示,世界自然遗产与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中,全球整体状况处于“好”和“较好”的比例为63%,中国的比例为89%。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与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总体保护状况良好,无濒危状态的遗产地,整体保护状况明显优于国际平均水平。

  将遗产保护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相结合

  7月上旬,世界遗产青年论坛上,位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地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世界文化遗产的阿者科村吸引了各国青年代表关注。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保继刚介绍,“阿者科计划”采取内源式村集体企业主导的开发模式,将遗产保护、旅游开发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

  “现在不用外出打工了。”阿者科村村民高烟苗家开起了农家乐,加上种田、分红、务工等,年纯收入约10万元。“祖先留下的森林、村落、梯田、水源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一定会保护好!”他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国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张磊表示,世界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旅游的新引擎,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效提升民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实现遗产价值的全社会共享。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累计吸引游客3.88亿人次,为助力精准扶贫、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2014年以来,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成为充满活力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做出了贡献。

  与阿者科村村民高烟苗一样,重庆市武隆区后坪乡豹岩村村民任大美也在家门口的景区找到了工作。包括重庆武隆在内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近年来,武隆区近10万人吃上“旅游饭”,3万余名贫困群众由此脱贫。

  “我国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利用,始终坚持资源保护与民生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基于当地特点,通过特许经营、利益共享、生态补偿等多种方式惠及民众。通过开展适当的生态旅游等方式,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遗产地保护与当地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协调发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副司长严承高介绍。例如,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国丹霞、云南三江并流等自然遗产地将自然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依托自然遗产地资源,积极探索美丽乡村建设,高质量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

  近年来,各地还不断加大世界遗产宣传力度,积极面向大中小学学生和社会公众开展不同形式、内容丰富的活动,利用遗产地广泛开展爱国主义、生态文明和民族文化教育,社会各界对世界遗产的关注度、支持度、参与度逐步提高。

  深化世界遗产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

  “多年来,中国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保护着世界遗产这些人类共同的财富。”田学军表示,中国积极参与世界遗产领域的全球治理,先后4次当选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委员国,为世界遗产领域的全球治理贡献力量。支持教科文组织在遗产领域落实“非洲优先”战略,帮助非洲开展遗产保护工作,并支持相关的教科文组织二类中心和教席,为缔约国提供能力建设和遗产地监测服务等。

  据介绍,中国致力于深化世界遗产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丝绸之路跨国申遗与保护、中英“双墙对话”等跨国合作项目,2014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同时,积极参与遗产保护国际交流和技术援助,实施柬埔寨吴哥古迹、蒙古博格达汗宫、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缅甸蒲甘地区佛塔、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等重大遗产保护、申遗项目,为世界遗产的保护利用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舟看来,关于世界遗产的国际交流促进了中国社会遗产保护意识的发展和保护水平的提高,中国是世界遗产国际合作的受益者。同样,随着中国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中国也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国际合作当中,成为贡献者。

  “中国愿意以第四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为契机,与各国就世界遗产的保护开展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世界遗产事业作出新的贡献!”田学军说。

  • 相关阅读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2634.7万剂次

      中新网7月16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截至2021年7月15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2634.7万剂次。资料图:市民接种新冠疫苗。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时间:07-16
  • 江西省档案馆向社会开放43961件档案(图)

      中新网南昌7月16日电 (记者 吴鹏泉)记者16日从江西省档案馆获悉,该馆向社会开放了43961件档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有关开放档案的规定,江西省档案馆近日依法向...

    时间:07-16
  • 有志气骨气底气交出新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号召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带领全体共产党员以坚定的意...

    时间:07-16
  • 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次历史性跨越

      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次历史性跨越  中共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  千年企盼百年拼搏,今朝梦圆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

    时间:07-16
  • 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

    时间:07-16
  • 河北省纪委原副书记马玉蝉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新网7月16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据河北省纪委监委消息:河北省纪委原副书记马玉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马玉蝉简历  马玉蝉,男,汉族,1955年12...

    时间:07-16
  • 新疆与海外5国疆籍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视频交流会举行

      中新社乌鲁木齐7月16日电 (胡嘉琛)“中国新疆—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日本、土耳其疆籍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视频交流会”15日举行。  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董传杰致辞称,今天的新疆正处在历史上最...

    时间:07-16
  • 新疆旅游从业者讲述“逐梦”故事 驳斥“强迫劳动”涉疆谣言

      中新社乌鲁木齐7月16日电 (胡嘉琛)“我凭借自己爱好,追逐着自己梦想,把梦想当成事业,并且小有成就。我很自由,哪里有被强迫了?那些别有用心的国家不要再造谣了。”28岁的维吾尔族创客麦吾兰·图拉克15日在乌...

    时间:07-16
  • 坚定文化自信 精彩精神生活——从“文化更加繁荣”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题:坚定文化自信 精彩精神生活——从“文化更加繁荣”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华社记者周玮、史竞男、余俊杰  从每年数亿人次打卡博物馆、非遗走红到三星堆考古引发世界关注,从红色旅游...

    时间:07-16
  • 探访成都公园城市中的红色地标:“一街百站”开辟党史学习教育新阵地

      中新网成都7月16日电 (祝欢)七月中旬,成都连续多日降雨。16日,在位于成都市成华区的全国首个“学习强国”主题街区,依然人来人往。  成都市依托“学习强国”IP影响力和聚合力,创新打造了1个“学习强国”主题...

    时间:07-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