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航天员在轨已“满月”!他们的太空穿着有哪些讲究?

2021-07-18 17:55:43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作者:马帅莎 郭超凯

  自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成功以来,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在轨工作生活已满一个月。从发射、入驻空间站再到完成首次出舱任务,航天员在天宫穿什么、怎么穿引人关注。

  从发射时穿的舱内航天服,到空间站内的舱内工作服,再到“飞天”舱外航天服,航天员的太空穿着有何讲究?

  

资料图: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现场。郭超凯 摄

  舱内工作服:方便美观 融入传统元素

  6月17日清晨,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身着白色舱内航天服领命出征。这套舱内航天服是座舱大气泄漏等应急情况下保障航天员安全的重要个人防护装置。成功入驻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航天员便换上了蓝色的舱内工作服。

  与舱内航天服不同,舱内工作服是航天员在正常轨道飞行时的穿着,它没有很特殊的功能要求,更注重方便、舒适和美观。

  

6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进驻天和核心舱的航天员向全国人民敬礼致意的画面。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在此前公布的一则航天员舱内工作视频中,汤洪波的“工装”服引发关注。与视频中聂海胜、刘伯明身着的舱内工作服不同的是,这套“工装”服还增加了一些织带挂点,视频中汤洪波便是用这些挂点来安放电动螺丝刀。

  在汤洪波的腰上,还有一个类似地面电工使用的腰包,大包可以用来装手机、细小零件,外部的挂点也可以用来固定工具,这就避免了工具到处乱飞,降低工作效率的情况发生,也让航天员的工作环境更加安全、整洁。

  倒挂干活、飘在空中吃饭、在舱内“飞檐走壁”……受失重环境影响,航天员在太空工作生活时需借助舱内限位器固定身体。此前,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时,便把脚伸进舱内限位器以保持站姿。为了让航天员在舱内移动时动作更加灵活,方便航天员把脚伸进限位器,舱内用鞋也有讲究。

图为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在核心舱模拟器内训练(4月22日摄)。新华社发 徐部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舱内用鞋采用了柔软、轻便、环保且富有弹性的材料,保证了航天员在空间站失重环境下进行活动时脚部的舒适和安全,脚面造型呈“鱼排骨”式的波状结构,可以缓冲航天员运动时产生的碰撞。这些衣服和鞋子也不需要航天员自己清洗,只需要在使用后集中储存,等天舟货运飞船再入大气层时返回地球即可。

  除了注重功能性和工效性,此次舱内工作服还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东华大学航天员舱内用鞋研发设计团队负责人、东华大学国际时尚科创中心教授郑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舱内用鞋设计采用了柔性概念,并加入了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鞋底的镂空设计源于“九天揽月”的篆书汉字艺术设计变化,外圈环绕了周天“星宿”。

    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模拟失重环境水下训练。(视频截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飞天”舱外航天服:可在轨维护维修 关键功能有备份

  约半个月前,刘伯明、汤洪波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成功出舱。刘伯明半个身子探出舱门时,正处阳照区,其舱外航天服头盔上的金色面罩显得十分亮眼。

  这是头盔面窗中最外层的金色滤光面窗,是航天员的“太阳镜”,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头盔面窗共有四层结构,最内层是两层压力面窗,中间充氮,能够起到隔热和防结雾的作用,保证航天员视野清晰;然后是防护面窗,防护压力面窗不受损,防护面窗损坏了可以在轨进行更换。

  目前中国在研的空间站舱外服属于轨道基舱外服,也就是舱外服运送入轨后不再返回地面,寿命周期内可通过在轨维护与维修,保证状态良好。

  

图为航天员在舱外。供图:贺喜梅

  据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服工程室主任、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张万欣介绍,每个服装的关键功能都有冗余备份,一旦主份失效,备份可以继续工作保障航天员的安全,每套服装研制生产出来之后要做很多实验,凡是有可能穿这套服装的人都要进行试穿。

  据悉,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无论是原材料、设计,还是确定实验方案、验证总结再改进,都是自主研发。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提到,“飞天”舱外航天服有很多独有的优点,比如在关节上,巧妙地利用了仿生结构,使关节活动更自如,在电控系统上,全部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显示屏则采用最先进的有机发光显示器技术,使显示器更大、更薄、更省电、更能耐受高低温,显示色彩更艳丽。

  • 相关阅读
  • 人民网评:共创共享亚太繁荣美好的未来

      7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讲话。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深刻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把脉亚太经济合作方向,就加强团结合作、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提出了中国主张...

    时间:07-19
  • 焦点访谈:算好生态账 不负山与人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7月12日到13日在贵州省会贵阳市举办,本次论坛主题是“低碳转型 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从2009年到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经走过...

    时间:07-19
  • 宁夏石嘴山实施修山、整地、增绿生态建设工程

      宁夏石嘴山实施修山、整地、增绿生态建设工程——立下愚公志 绿化贺兰山  宁夏川,东靠黄河,西倚贺兰山。如果说黄河像母亲一样滋润着这片土地,那贺兰山就如同父亲般用自己巍峨的身躯挡住沙漠的侵袭,默默守护...

    时间:07-19
  • 大党丨革命摇篮

      1929年7月24日,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进行第三次反“会剿”的战斗情况 ,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给予高度赞扬。  《真理报》为什么对井冈山的斗争会有如此高的评价?当时的...

    时间:07-19
  • 新漫评:“全球第一抗疫大国”? 美国为自己穿上了“皇帝的新装”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近7天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较之前7天激增将近70%。令人觉得讽刺的是,彭博社日前发布的所谓“全球抗疫排名”,美国排名第一,成为“全球第一抗疫大国”。 仿佛童话故...

    时间:07-19
  • 中国外交部同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发表联合声明: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国际准则

      中新社北京7月19日电 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艾哈迈德·盖特18日在阿拉曼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举行会晤,双方就中阿关系及地区和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同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联合...

    时间:07-19
  • 埃及总统塞西会见王毅:坚定支持中方打击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

      中新社北京7月19日电 当地时间7月18日,埃及总统塞西在阿拉曼会见对埃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  塞西请王毅转达对习近平主席的诚挚问候,再次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高度赞赏中国共产...

    时间:07-19
  • 王毅同埃及外长会谈:将继续支持埃方疫苗本地化生产,助力埃战胜疫情

      中新社北京7月19日电 当地时间7月18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阿拉曼同埃及外长舒克里举行会谈。  王毅表示,埃及是中国在阿拉伯国家、伊斯兰世界、非洲和发展中国家中最重要的战略伙伴之一。在习近平主...

    时间:07-19
  • 十战全胜!长二丙火箭发射遥感三十号系列卫星阶段性圆满收官

      中新社北京7月19日电 (马帅莎)7月19日8时19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10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本次发射也是遥感三十号系列卫星的阶段性收官之战。  遥感三十号卫星采用...

    时间:07-19
  • 大龄考研人:学历焦虑下的三十而“栗”

      大龄考研人:学历焦虑下的三十而“栗”|象牙塔内外  深夜十一点,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入睡后,全职妈妈王晴翻开考研资料,进入了学习时间。这种挤海绵式的备考状态,并非她一人独有。中部省份媒体资深记者程辉...

    时间:07-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