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我国科研人员揭示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间关系

2021-07-20 11:30:1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重庆7月20日电(记者周闻韬)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及疗效密切相关。近日,我国科研人员从炎症的启动与消退过程入手,系统揭示了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促癌和抑癌的炎症类型进行了深入解析,详细讨论了靶向调控炎症在肿瘤治疗中的干预策略。

  这项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咏生、吴永忠团队合作的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上。

  据介绍,炎症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急性炎症是身体对受损细胞、病毒和其他有害刺激的自然防御,能快速启动并帮助身体自愈。急性炎症中大多数炎性细胞可杀灭病原、促进组织修复、阻止肿瘤生长,进而发挥抑癌的作用;一旦炎症无法及时消退,则转变为慢性炎症,可能会诱发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一系列炎症疾病,系统性慢性炎症(肥胖、抑郁等)以及治疗诱发的慢性炎症亦通过影响免疫系统,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慢性炎症已被证实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元凶之一。

  “炎症是把‘双刃剑’,如何调控炎症以改善癌症治疗的疗效,是当前国际前沿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李咏生说。

  研究团队认为,部分抗炎药可显著降低癌症发病率及死亡危险,一些促炎细胞因子或刺激物可以促进免疫细胞向感染组织渗透、进而显著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使用非特异性的抗炎药在早期阶段可抑制慢性炎症,阻止肿瘤的发生,并提高其他疗法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针对肿瘤发生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特异性炎性介质,采用抗体中和或靶向抑制炎性信号通路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抗癌疗法的效果。

  李咏生表示,当前对于如何调控炎症以改善癌症治疗的疗效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此外,在抗肿瘤过程中还应考虑到患者不同的炎症反应,针对具有特异性的肿瘤相关炎症采取个性化治疗策略,将有助于提高抗癌疗效。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