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在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将迎来“从高峰到高峰”的时刻

2021-07-21 21:51:4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200天

  相聚“双奥之城” 共赴冰雪之约(冬奥足音)

  7月19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京2022冬奥会倒计时牌的数字跳动到“200”——还有不到200天,全世界的目光将聚焦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将迎来前所未有“从高峰到高峰”的时刻。一届里程碑式的冬奥会越来越近。

  自从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6年的时间过去了,冬奥会筹办工作已进入全力冲刺、全面就绪、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

  竞赛场馆建设完工,并经过了测试活动检验;两地三赛区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区域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美好愿景渐成现实,民众期待奥运、参与奥运的热情与日俱增……

  筹办冲刺 履行承诺

  北京奥体中心南侧,林立的楼宇组合成中国传统的三进院落风格——这里是北京赛区冬奥村,是赛时各个国家和地区运动员在北京的“家”。

  北京冬奥组委奥运村部部长、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场馆运行团队主任沈千帆介绍,冬奥村居住区已全面完工,场馆运行团队于5月正式进驻运行。

  “我们要不断完善细化各项筹备工作,用优质的服务为选手留下独特的‘冬奥记忆’。”沈千帆说。

  从冬奥村到各类竞赛和非竞赛场馆,一座座冬奥场馆成为新的城市地标。在“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的引领下,一项项承诺正在成为现实。

  今年4月,“相约北京”冰上测试活动举行。10天的时间里,5个场馆举行了7项赛事,超过4400名工作人员合作完成了一次跨领域、跨场馆的实战考验:有着50多年历史的首都体育馆改造后首次亮相;实现篮球、冰球两个项目场地转换的五棵松体育馆推出了一系列转播“黑科技”产品,让人们对科技冬奥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新建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完成了速滑比赛首秀,最先进、环保的新型二氧化碳制冰系统,造出了“最快的冰”……

  对标赛时要求,北京冬奥会筹办正在全面稳步推进,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与时间赛跑,向目标冲刺。

  中国元素 创新表达

  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在冬奥舞台绽放,讲述着动人的中国故事。

  7月17日,北京2022官方特许商品旗舰店热闹非凡。一台个性化徽章制作机格外引人关注,只要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将个人形象镭射到冬奥主题徽章上,得到一枚有特殊纪念意义的“专属定制”徽章。当日,由北京冬奥组委主办的“北京2022奥林匹克徽章文化周”正式启动,北京2022徽章交换中心也同时亮相。

  小小徽章是珍藏奥运记忆的重要介质,具有中国特色的奥运徽章,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部长朴学东介绍,北京2022徽章交换中心是历届奥运会中开放时间最早、也将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官方徽章交换中心,将为奥林匹克徽章交换文化带来新的活力。

  从形象设计到场馆建设,中国文化在冬奥舞台得到了崭新的呈现与表达: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赛道犹如一条巨龙,蓄势待发;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形似中国传统饰物“玉如意”,勾勒出中国古典之美。“中国风”托起“奥运范”,一座座令人赞叹的冬奥场馆正静待大幕开启。

  2020年,北京冬奥组委相继在线上公开征集奖牌、火炬和制服装备的视觉外观设计方案,赛会色彩系统和核心图形也在这一年发布;源于篆刻艺术巅峰“汉印”的30个“小红人”生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并成为冬奥史上首个动态体育图标……

  今年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飞扬”正式发布。火炬以祥云纹样“打底”,自下而上从祥云纹样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如丝带飘舞。火炬交接时,两个火炬的顶部可以紧密相扣,象征着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的冬奥愿景。

  着眼未来 树立标杆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第一届从申办、筹办到举办全过程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奥运会。打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一幅更绿色、更现代、更美好的未来画卷徐徐展开。

  北京冬奥会最大限度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遗产——“水立方”变身“冰立方”,五棵松体育馆只需6小时就能完成“冰篮转换”;国家体育馆、首都体育馆通过升级改造,具备冬夏项目双向转化能力。

  新建场馆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赛后利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预留大众体验出发口;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柄首”,赛后将用于举办会议会展、接待旅游观光。

  不仅如此,国家速滑馆等4个冰上项目场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延庆赛区生态修复工作按计划完成,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可承受、可收益、可持续”的奥运改革理念贯穿冬奥筹办始终,被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盛赞为“奥运新标杆”。

  上世纪初,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连通京张。百年后,最高时速350公里的京张高铁在崇山峻岭间呼啸而过,在两地三赛区构建起“一小时生活圈”;以前从北京去崇礼滑雪要3个多小时,现在不到1个小时就能抵达;来自张家口的风电、光伏电通向北京,冬奥场馆实现“绿电”全覆盖……“环境正影响、区域新发展、生活更美好”的目标正在实现,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实实在在,对冬奥会的支持和期待与日俱增。

  冰雪热情 加速传递

  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时向国际社会做出的郑重承诺。随着冬奥会脚步临近,中国冰雪运动的火炬正在向更广阔的地域传递。

  由北及南,溜冰滑雪蔚然成风;从冬到夏,群众体育热潮漫卷。在河北,冰雪运动进校园全面推进,近2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接受冰雪项目培训,为农村学生发放10万双轮滑鞋。在上海,短道速滑、花样滑冰世锦赛和“上海超级杯”等冰雪运动赛事培养出一众冰迷,赏冰乐雪成为新时尚。在黑龙江,冰雪运动成为塑造城市品牌、拉动经济增长的“银色名片”。

  冰雪装备产业驶上“快车道”。截至2019年,全国各地在建、拟建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园区和小镇接近20个,其中河北省就有9个;冰雪旅游相关产业生机勃勃,2020—2021雪季全国冰雪旅游人次超过2.3亿,旅游收入超过3900亿。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世界体坛蒙上阴影,但冬奥筹办的脚步始终未停,彰显出中国言出必行、一诺千金的大国风范。今年10月,冬奥筹办将转入赛时运行阶段——举办冬奥会测试赛,开展跨赛区综合演练,发布赛会口号和奖牌样式,开展圣火采集与火炬传递活动,确定开闭幕式整体方案……北京冬奥会的宏伟拼图,将越来越完整地呈现给世界。

  期待2022,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与“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宗旨交相辉映,更加自信、开放的中国向世界发出盛情邀约。

  季 芳 孙龙飞 李 洋

  • 相关阅读
  • 预警!台风“烟花”向西偏北移动 最强可达超强台风

      中央气象台7月22日06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强台风级)的中心今天(22日)早晨5点钟位于浙江温岭东南方大约7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23.6度,东经126.0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时间:07-22
  • 河南中北部暴雨 9个气象站雨量突破极值

      到今天(22日),强降雨已经在河南持续了多日。昨晚,河南中北部地区又出现特大暴雨,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从昨天早晨8点到今天早晨6点,河南安阳、鹤壁、新乡、焦作出现特大暴雨,共有9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日雨量突...

    时间:07-22
  • 生命至上 众志成城

    强降雨致河南124万余人受灾;国家防总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7月21日,记者从河南省防汛应急新闻发布会获悉:据不完全统计,16日以来,此轮强降雨造成河南89个县(市、区)560个乡镇124万余人受灾,因极值暴雨致...

    时间:07-22
  • 这就是中国人的团结!

        来源:人民日报新媒体,制作:王宇峰、韩文鋆、雒健晴、郑晓宇...

    时间:07-22
  • 担负起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责任和使命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深刻改变”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

    时间:07-22
  • 字里行间家国情——从红色文物感悟初心使命

    信札,是读懂历史的一道入口。广东河源革命历史、革命烈士纪念馆珍藏的阮啸仙烈士的家书,感动了无数观众:“我简直不知道你今年已经是十三岁,还以为是在广州兰苑住时一样童稚呢,其实在那时我也不知道你多少年纪。...

    时间:07-22
  • 巩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好形势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地方经历了“三夏”大忙。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夏粮总产量2916亿斤,比2020年增加59.3亿斤,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夏粮首战告捷,为全年粮食产量...

    时间:07-22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9160.5万剂次

      中新网7月22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7月2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9160.5万剂次。资料图:民众接种新冠疫苗。 陈冠言 摄...

    时间:07-22
  • 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百年岁月峥嵘,百年砥砺奋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是我们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时间:07-22
  • 共筑融合发展新优势

      大湾区发展需要不同城市各展所长,也需要彼此取长补短、加速融合、互促提高  “国际上的湾区多以某一城市命名,粤港澳大湾区则由‘9+2’城市群共同组成,呈现多元多极多中心特点。区内每座城市都有独特‘个性’...

    时间:07-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