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以我之牺牲,换人民无忧山河无恙——追寻“进藏英雄先遣连”

2021-08-02 21:19:0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拉萨8月1日电 题:以我之牺牲,换人民无忧山河无恙——追寻“进藏英雄先遣连”

  新华社记者沈虹冰、罗布次仁、翟永冠

  71年前,为完成解放西藏阿里地区的任务,由汉、藏、维吾尔、蒙古等7个民族的130多名战士,组成进藏先遣连,从新疆于田出发,以惊人的革命毅力跋涉千里,横跨昆仑山、冈底斯山,胜利进军藏西北高原,为保卫祖国神圣国土、和平解放西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支队伍,“经历了长征以来最大之苦难,表现出最高的英雄主义气概”。从挺进到驻扎“世界屋脊的屋脊”,短短一年间,63名士兵献出了宝贵生命。

  71年后的今天,踏着先遣连烈士的足迹,我们找到这样一句话——以我之牺牲,换祖国和人民无憾。

  牺牲:在最艰苦的岁月和地方

  1951年1月,西藏阿里扎麻芒堡,海拔4500多米,先遣连最勇猛的蒙古族战士巴利祥奄奄一息。

  “副班长,我不能死,阿里还没有解放,党给我的任务还没完成。”这是他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下葬前,先遣连党代表、总指挥李狄三用四张牦牛皮把巴利祥的遗体裹了起来。

  1950年,先遣连作为当时西北“最过硬、最能吃苦、最善恶战的部队”,从新疆于田县普鲁村出发,担负起“从新疆进军西藏”的任务。

  这是何等的豪迈!全骑兵师最好的装备和翻译、医疗等专业干部集中到先遣连,在“向西藏大进军”的旗帜下,战士们身跨战马、威风凛凛。

  李狄三还写了一首《挺进歌》,唱得大家热血沸腾:

  “挺进!挺进!挺进!

  人民的队伍到藏北,

  赶走帝国主义势力,为了国家统一!”

  进藏路上,困难重重。狂风让战士们难以站立,暴雪让他们寸步难行,高原反应让他们呕吐不止,雪盲症让他们视线模糊。

  “人民战士就要有革命的硬骨头精神,勇敢顽强,坚韧不拔……”高险的地势,恶劣的气候,未卜的前程,都没能阻挡英雄的脚步。当年10月,先遣连来到阿里的扎麻芒堡地区,并就地做好越冬准备。

  冬天的藏西北高原,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物资补给断绝,4500多米的海拔和零下30℃的气温,让连队陷入极端危险的境地。

  此后,一场可怕的高原病在战士中蔓延。得病的人全身浮肿、口吐鲜血。由于缺医少药,死亡人数一天天增多,最多时先遣连一天举办了11场葬礼。

  在解放战争中屡建战功的共产党员、班长于洪,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一直顽强与疾病作斗争。牺牲前,于洪对副班长说:“我死后你要把这个班带好,胜利完成解放西藏的任务……”

  “这是我的党费,请交给党……”他拿出仅有的四块银元,留下了这句遗言。

  在最艰难的时刻,病情已经恶化的李狄三说:“先遣连只要剩下一个人,就要像钢针一样扎在阿里大地上。”他在党员大会上提议,就是断了这口气,也要笑着离开人世。

  1951年5月28日,李狄三牺牲。在给上级党委的信中,他写道:“连队到达扎麻芒堡不久,我就病倒了,工作没有做好……”

  等到先遣连最终完成挺进任务时,已经有63条生命永远留在了高原。

  “金珠玛米(藏语,意为解放军)来到了藏北!”

  精神:用忠诚和英勇铸就

  狮泉河畔,阿里烈士陵园。

  带着母亲冯桂香的遗愿,先遣连烈士陈忠义之子陈永泰,从甘肃跋涉千里前来祭奠。

  隔着坟墓,陈永泰感到自己和父亲的距离如此之近,回忆也在一瞬间冲破了时间的阀门。

  进藏前,不识字的陈忠义托人代笔,给家里写了一封信。

  从此以后,再无音讯,留下孤儿寡母艰难生活。

  尽管娘儿俩也吃不饱肚子,但每到交公粮的时候,母亲都特别积极。陈永泰不解:我们的粮食都不多,为什么还要交公粮?

  母亲说:你爸爸去当兵了,交公粮是为了让他吃。

  冯桂香坚信丈夫还活着,坚信丈夫会回来。

  长大后的陈永泰,决心要找到父亲,便给有关部门写了一封信。

  两年后,陈永泰收到回信,战战兢兢读完得知,父亲牺牲了!

  他把信念给母亲听,想着她一定会伤心流泪。但母亲异常平静,只是轻声问: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陈永泰答:他是好人,是烈士。

  母亲说:是好人就好。

  此后,冯桂香忙碌起来,为丈夫准备葬礼。这位同样不识字的农妇,请人写了一篇很长很长的悼词,详尽描述了生活的艰辛和对丈夫的思念。

  葬礼上,宣读悼词时,冯桂香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号啕大哭,仿佛要把这么多年的牵挂与思念都宣泄出来,仿佛要把这辈子的泪水流干流尽!

  深切明白母亲苦苦守候的艰辛,陈永泰决心寻找先遣连的后人:“几十年来,像大海捞针一样,我走遍了10多个省、20多个县,最终找到了近40名烈士的亲属。”

  如今,年逾七旬的陈永泰仍未停下寻找先遣连烈士后代的脚步,仍未停止讲述先遣连事迹、传承先遣连精神的努力。

  对于先遣连副连长彭青云之子彭巍来说,先遣连精神更多地来自言传身教。

  “父亲在藏西北时有条鞭子,一位战友牺牲就在鞭子把上刻一道,一刀刀刻下去,鞭子把上满是刀痕,比刻到父亲心里还要痛,所以他很少讲起扎麻芒堡的事。”彭巍说,“但父亲却言传身教,教我们做勇敢坚韧、光明磊落的人,父亲的信念与家风的影响贯穿了我的一生,我教育我的孩子也是这样。”

  千里关山度若飞,壮士此去不复回。如今,扎麻芒堡风沙依旧割面,而英雄的丰碑屹立。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藏对于先遣连事迹和精神的发掘传承从未中断过,在英雄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如今已经建成了进藏英雄先遣连纪念碑和纪念馆。

  讲述与传承、瞻仰与缅怀,每天都在这里发生。

  无憾:人民无忧、山河无恙

  先遣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进藏部队。

  1950年9月9日,先遣连到达阿里改则境内,扎布村成为西藏第一个和平解放的地方,插上了五星红旗。

  白发苍苍的扎布村老人扎日向记者讲述先遣连的往事:“先遣连战士向我岳父买羊,我岳父要把羊送给他们,但他们坚决不同意,留下11块银元。”

  驻扎后,战士们着重做群众工作。他们帮助群众放牧、救济贫苦牧民、免费给牧民看病,还帮助老百姓解决匪患问题。

  从此之后,党的关怀走进牧民的帐篷里、心坎上,共产党的光辉形象屹立在雪域高原上。

  1951年1月30日,先遣连被授予“进藏英雄先遣连”荣誉称号,为全连官兵各记大功一次。同年6月1日,相关部门追授李狄三“人民功臣”荣誉称号。

  更重要的是,先遣连这种不怕苦不怕死、为国家和人民牺牲一切的精神,在高原生根发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这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留给藏西北的精神财富。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坚守高原的戍边英雄们深情的告白。

  “坚守在海拔5200米的地方,换取人民幸福安康。”这是把生命留在高原上的国家二级英模、阿里泉水湖警务站警官拉巴平措的朴素追求。

  “奋斗在格桑花盛开的地方,让幸福的歌声飞遍雪域高原。”这是中国联通援藏干部武云鹏在日记中的真挚心声。

  时代总有先遣和开拓者。一代又一代精神的传承,在高原上创造出发展的奇迹——

  2020年,西藏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阿里地区全面告别绝对贫困,改则等7个县全部脱贫摘帽,139个贫困村(居)全部退出。两省三家央企对口支援阿里累计投入援藏资金39.61亿元,援助项目721个,来阿里支援人员超过2000人……

  如今的扎麻芒堡,已经改名为先遣乡。乡党委书记张晶晶说,老百姓安居乐业,吃穿不愁,就学、医疗和养老有保障,幸福感满满。

  英雄的血没有白流。

  “在旧西藏,白天我要给庄园主看孩子、放牧,晚上和牛羊睡在一起,从没吃过一顿饱饭。现在吃得好、穿得好,还有自己的牛羊,生活的变化翻天覆地。”阿里地区改则县抢古村的翻身农奴桑巴感慨万千。

  2019年9月,进藏英雄先遣连纪念馆在先遣乡开馆。在纪念馆出口处的留言簿上,一位叫旦增扎西的访客写道:先遣连英雄为国牺牲,可惜他们看不到今日团结、富裕、文明、幸福的新西藏,看不到美丽强盛的中国。(参与采写:张兆基、格桑朗杰、田金文)

  • 相关阅读
  •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发言人介绍中方关于新冠病毒溯源的立场

      中新网首尔8月3日电 (记者 刘旭)当地时间3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发言人介绍中方关于新冠病毒溯源的立场。  发言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给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每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时间:08-03
  • 江苏全面暂停所有进出南京、扬州的国内航班及出租汽车(含网约车)业务

      南京、扬州接连发生聚集性疫情以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作为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交通防控组组长单位,和交通防控组各成员单位一道,按照省委省政府“防范疫情往外输出要进一步加强,措施要更坚决、更严密、更周全,...

    时间:08-03
  • 河北洪涝灾害已致65.4万人受灾 中国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

      中新社北京8月3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3日从中国应急管理部获悉,7月下旬以来,河北多地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已致65.4万人受灾,2人死亡。  7月下旬以来,受极端强降雨天气过程、第6号台风“烟花”造成的风雨及近日...

    时间:08-03
  • 班禅:我们是人民的服务员,是众生的造福者

      中新社甘南8月3日电 (记者 李雪峰)“在新时代,我们要知道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我们是人民的服务员,是众生的造福者。宗教界不是同党和政府抢群众争人心,而是要辅助好、支持好党和政府做好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

    时间:08-03
  • “他们想听的,是中国人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坏话”

      参考消息网8月3日报道 中国驻法使馆网站8月2日发表题为《中法正常人文交流不容诋毁》的文章,文章称《解放报》7月27日刊登《被招募参与“言论之战”的中国教师和学生》《在法国大学中,被北京主导的活动》两文,...

    时间:08-03
  • 湖北多地加强疫情防控 多措并举守牢疫情防控红线

      央视网消息:记者8月2日下午从湖北武汉经开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了解到,8月1日晚,武汉经开区在对淮安某旅游团重点区域驻留人员排查中,发现沌口街一工地外来务工人员唐某曾于7月27日在荆州高铁站候车时,与...

    时间:08-03
  • 疫情呈多点散发态势 北京:防控要从严从紧从快

      央视网消息:昨天(8月2日)下午,北京召开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8月2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1例京外关联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居住在海淀区首体南路国兴家园。7月25日从长沙南站乘坐高铁G486来京,为...

    时间:08-03
  • 多地升级疫情防控措施 全力阻断疫情传播途径

      央视网消息:多地进一步升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加大防控力度,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江苏南京:养老机构封闭管理 启动第四轮核酸检测  8月1日0时到24时,江苏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40例。目前,这些病...

    时间:08-03
  • 常态化疫情防控不容侥幸

      近期,一些地方相继出现境外病例关联的本地疫情,让疫情防控形势紧张起来,也让一些地方的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发展受到影响。  在全球已成“村庄”的今天,我国与其他国家人员交往越来越密集,世界联系越来...

    时间:08-03
  • 铁路公安机关全力抗击疫情 织密铁路站车“过滤网”

      中新网北京8月3日电 (梁西征)记者3日从公安部铁路公安局获悉,针对近期疫情防控复杂严峻形势,各地铁路公安机关严密部署防控措施,完善突发涉疫警情处置机制,强化巡逻检查,全力抗击疫情,不断织密织牢铁路站车...

    时间:08-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