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最高检就行政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答记者问

2021-08-06 10:17:44

来源:最高检网站

  深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常态化解民忧破难题

  ——最高检第七检察厅负责人就“检察为民办实事”——行政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答记者问

  药品被违规扣押数年过期,检察机关寻找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突破口,89岁监督申请人最终获得行政赔偿60万元,结束7年争议纠纷;安置房建设地被占却迟迟得不到安置,检察机关召开公开听证,行政机关当面对当事人诉求一一落实回应,监督申请人当场息诉罢访……8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第一批“检察为民办实事”——行政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

  行政检察如何推进“检察为民办实事”?后续会有什么新动作?最高检第七检察厅厅长张相军回应了记者关切,给出解答。

  常态化化解行政争议,办好为民实事

  记者:此次发布“检察为民办实事”——行政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的背景和考虑是什么?

  张相军: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是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要求,也是确保党史学习教育与总结经验、关照现实、推动工作深度融合、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2021年4月25日,最高检贯彻落实中央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总体部署,印发《关于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化“检察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要求全国检察机关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把“检察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实践载体,把党史学习教育激发的动力,转化为检察为民、便民、利民、惠民的务实举措。《指导方案》确定了20项“检察为民办实事”具体任务,“深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项。

  发布“检察为民办实事”——行政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目的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展现行政检察在巩固“加强行政检察监督,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专项活动成果,常态化解民忧破难题,促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引导全国检察机关、全体检察人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正确履行包括行政检察在内的法律监督职责,用心用情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深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为牵引

  记者:在“检察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行政检察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相军:今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行政检察部门以深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为牵引,充分发挥行政检察监督职能,为百姓求公道、为社会消戾气,努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发布的“行政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集中体现了行政检察在为民办实事中的做法和成效。一是坚持以案结事了政和为目标,常态化化解行政争议。找准化解争议与监督公权、保障私权的结合点,把化解行政争议作为审查行政诉讼监督案件的必经程序,常态化解民忧破难题,回应和解决当事人实际问题,避免就案办案、机械司法,防止程序空转增加当事人诉累,促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二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办理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工伤认定及赔偿、违法占用耕地、政府信息公开等关乎民生,事关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服务保障民营经济的案件,为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行政检察产品。三是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充分发挥既监督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又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一手托两家”作用,加大调查核实和公开听证力度,在查清事实、辨明是非的基础上,回应公民、组织正当诉求,综合运用监督纠正、以抗促和、释法说理、司法救助等方式,引导当事人达成和解、化解争议,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将为民好事办实。

  主动融入行政争议多元预防化解机制

  记者:行政检察工作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深化“检察为民办实事”工作?

  张相军: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中央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安排部署和最高检《指导方案》,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面正确履行行政检察监督职责,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推动“检察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着重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定期通报和业绩考评,将“检察为民办实事”贯穿于行政检察履职全过程,把化解行政争议作为审查行政诉讼监督案件的必经程序,落实“一案三查”,做到行政检察与民同行。

  二是加强类案监督,在纠正个案中的行政审判违法和违法行政问题,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不局限于就案办案,对于个案背后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通过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预防和纠正一类问题,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检察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惠及更多的群体。

  三是加强规范化建设,总结化解行政争议的成功案例和实践经验,加快制定出台人民检察院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工作指引,规范化解范围、化解重点、化解手段、化解程序、化解标准,主动融入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推动“检察为民办实事”规范法治化开展。

  • 相关阅读
  • 潮评 | 疫情当前,没有旁观者

      近期,国内连续报告本地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这再次提醒我们:疫情还没有结束。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保持警惕,克服侥幸心理、麻痹思想,打好疫情防控这场战役。  “疫情当前,没有旁观者”,意味着...

    时间:08-06
  • 芙蓉国评论丨严把“三道关”,坚决守住疫情防控“第一线”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4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8月4日上午9时,有17个省份报告现有本土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全国现有中高风险地区144个,中高风险地区数量为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最多...

    时间:08-06
  • 福建省南平市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吴荣才被开除党籍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福建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中共福建省委批准,福建省纪委监委对南平市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吴荣才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吴荣才身为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

    时间:08-06
  • 【地评线】飞天网评:让伟大抗战精神唤起历史记忆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一首《义勇军进行曲》,铭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永远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忆。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之时,在铿锵的旋律中,当年全体中华儿女前仆后继、浴...

    时间:08-06
  • 交通运输部修订发布多项疫情防控措施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交通运输部修订发布多项疫情防控措施  中新社北京8月6日电 (记者 周音)针对当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6日,中国交通运输部修订发布多项疫情防控措施,坚决防范疫情反弹蔓延。  具体措施为:交...

    时间:08-06
  • 今天做好个人防护了吗?这套海报告诉你答案!

      今天做好个人防护了吗?这套海报告诉你答案!【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495)  来源:中宣部宣教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时间:08-06
  • 广州1243万人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

      (抗击新冠肺炎)广州1243万人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  中新社广州8月6日电 (王华 刘津津)从广州市“5·21”本地疫情结束至今,广州已连续48天无新增新冠肺炎本土感染者。8月6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公布,该市已有1...

    时间:08-06
  • 缅甸驻南宁新任总领事觉梭登:全力推动缅企业参展东博会

      中新网南宁8月6日电 (陈芳 黄令妍)中国—东盟博览会(东博会)秘书处6日提供的信息显示,缅甸驻南宁总领事馆新任总领事觉梭登(Kyaw Soe Thien)称,将全力做好第18届东博会缅甸的参展参会组织工作,并积极推动缅甸与...

    时间:08-06
  • 为新冠疫苗公平合理分配贡献中国力量——专家解读习近平向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首次会议发表书面致辞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题:为新冠疫苗公平合理分配贡献中国力量——专家解读习近平向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首次会议发表书面致辞  新华社记者郑明达、董瑞丰、温馨  “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推进疫苗国际合作进...

    时间:08-06
  • 北京:开展奥运归国人员隔离接待准备 14地抵京航班取消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记者陈旭)记者6日从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百三十三场新闻发布会获悉,北京严格落实首都国际机场客运、货运各环节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人物同防”原则,加强服务保障人员管理...

    时间:08-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