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团结线铺就幸福路——西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

2021-08-09 19:48:27

来源:新华网

  雪域欢歌70载·西藏启航新时代|团结线铺就幸福路——西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

  新华社拉萨8月9日电 题:团结线铺就幸福路——西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

  新华社记者罗博、刘洪明、李键

  曾经,进藏难甚于蜀道难,千百年来只有骡马、牦牛踏出来的古道可走。如今,由公路、航空、铁路构筑起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连接千万藏家。

  翻过唐古拉山,飞越横断山脉,跨过雅鲁藏布江。和平解放70年来,条条“天路”通西藏,“世界屋脊”不再遥远。

  从人背畜驮到立体交通

  1930年出版的《西藏始末纪要》曾这样形容西藏的道路:“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和平解放前,从青海西宁或四川雅安到拉萨往返一次,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

  西藏建设,始于交通。70年来,西藏逐步建立起涵盖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公路里程迅速增加。目前,西藏建制村村村通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88万公里,乡镇、建制村通畅率分别达94%、76%。高速及一级公路通车里程约700公里。

  ——铁路建设日新月异。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运营,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今年6月,拉萨至林芝铁路建成通车,至此铁路已通达拉萨、那曲、日喀则、林芝、山南等5座城市。

  ——“空中天路”更加便捷。今年8月7日,拉萨贡嘎国际机场T3航站楼建成投运,成为西藏最大航站楼。昌都邦达、林芝米林、日喀则和平、阿里昆莎等支线机场相继建成,国际国内航线达到140条,通航城市66个。

  数字的背后,是时代发展的变迁,更是西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性跨越的体现。

  “天路”通畅促产业兴旺

  沿着219国道一路向西,进入阿里普兰县,著名的冈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引人注目,山脚下的巴嘎乡岗莎村热闹非常。

  道路通,游客至。“最近3年自驾游一年比一年多,有的村民开家庭旅馆,有的做导游,全村没有闲人。”46岁的岗莎村村民旦巴说。

  岗莎村2018年底注册成立阿里首家村办企业——西藏冈仁波齐转山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拥有30多年历史的牦牛运输队发展为现代企业。

  “全村参与牦牛运输队的群众增至338户、1164人,入股牦牛1164头、马1164匹。每户每年创收1.6万元以上,部分家庭年收入达20多万元。”岗莎村党总支书记多吉白玛说,他们守着山水资源提前实现小康,得益于从砂石路到沥青路的改变。

  依托“世界屋脊”的独特景观,道路沿线昔日一个个闭塞山村,告别贫困迎来小康。“天路”纵横,连接的不只是万水千山,还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促进了经济发展。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那曲物流中心年货物到发量由2006年的7.2万吨增至2020年的51.8万吨,增幅达619%。

  “原来靠汽车运输安全性和时效性差,现在铁路运输既快又安全,运输量提高很多。”在海拔4500米的那曲物流中心工作10年多的色尼区罗玛镇牧民吉美说。

  民生福祉随“路”而至

  交通,于西藏而言,是建设的奇迹,是生活的改变,更是明天的希望。

  交通守护了生命。“以前全是土路,外出只能骑马或坐马车,有些病人在送医路上就没了。”对于交通变化,南木林县南木林镇恰娃村42岁的平措深有感触,“20年前亲戚家孩子突发癫痫,因为路途不便,还没送到医院就去世了。现在半个小时就能到日喀则市,出行不再是看病阻碍。”

  交通带来了就业。拉林铁路的开通运营,不仅为沿线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带动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应运而生的林芝市朗县铁路护路联防队,吸纳了80名当地群众稳定就业。“以往主要收入来源是采挖虫草和打零散工,今年通过考试成为护路员。”朗县仲达镇35岁的普巴幸福感溢于言表,“每月有几千元工资,离家近还能照顾家人。”

  交通便利了生活。2020年11月,位于珠穆朗玛峰脚下的定日县扎西宗乡群众首次收到了快递包裹。在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墨脱,门巴族居民拉杰也惊喜不已,他网购的冰箱竟送货到家了。“冰箱虽不是稀罕东西,但以前大件货品都不送墨脱,现在路畅通了,这种情况一去不复返了。”他说。

  西藏自治区社科院研究员达瓦次仁说,西藏和平解放前,交通处于人背畜驮的原始状态,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如今一日千里的现代交通,正惠及百姓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 相关阅读
  • 摩登藏族青年“回到拉萨”:这是保留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最好的地方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摩登藏族青年“回到拉萨”:这是保留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最好的地方  中新社北京8月10日电 题:摩登藏族青年“回到拉萨”:这是保留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最好的地方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

    时间:08-10
  • 中国学者魏南枝:美国抗疫失败,我们可以思考什么?

      中新网北京8月10日电 (记者 张晨翼 李纯 薄雯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副主任魏南枝9日在北京表示,美国的新冠确诊病例数、死亡病例数全球居首,其中折射出来的问题尤其值得外界研究、分析、思...

    时间:08-10
  • 报告:中国培养STEM博士多于美国 2025年将达美国两倍

      中新网8月10日电 美国侨报网报道,美国大学的一项最新报告显示,如今中国STEM(译者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缩写,这一概念由美国提出)博士毕业生(PhD)人数已远超美国。这一趋势从2007年就...

    时间:08-10
  • 假的!都是假的!这些关于疫情的谣言和骗局别信

      伴随着本轮疫情,又有不少相关的谣言乃至骗局出现。口罩“神器贴”能防新冠肺炎?有学生打疫苗出事了?防疫专线电话通知你已感染新冠需购买特效药治疗?假的!都是假的!这些关于疫情的谣言和骗局别信!在此呼吁...

    时间:08-10
  • 假的!都是假的!这些关于疫情的谣言和骗局别信

      伴随着本轮疫情,又有不少相关的谣言乃至骗局出现。口罩“神器贴”能防新冠肺炎?有学生打疫苗出事了?防疫专线电话通知你已感染新冠需购买特效药治疗?假的!都是假的!这些关于疫情的谣言和骗局别信!在此呼吁...

    时间:08-10
  • 浙江《温州通史》首发面世:记录瓯越五千年沧桑巨变

      中新网温州8月10日电(范宇斌 郑序)9日,浙江省温州市第一部官修通史——《温州通史》在温州市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  据悉,《温州通史》上起史前,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间跨度超5000年。体例上,《温州...

    时间:08-10
  • 扬州市第五轮大规模核酸检测 检测出阳性14例

      8月10日扬州市第12场疫情防控专题发布会上,扬州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劲松介绍,8月9日6时30分起,扬州市主城区启动第五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共设置采样点481个,抽调采样人员4536人,其中市外支援2260人。截至8月10日...

    时间:08-10
  • 美国抗疫全球第一?中国专家:贻笑大方的结论

      (抗击新冠肺炎)美国抗疫全球第一?中国专家:贻笑大方的结论  中新社北京8月9日电 (李纯 张晨翼 薄雯雯)“美国的抗疫是全球第一,我认为这是个贻笑大方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结论对不起人类的历史和真实的...

    时间:08-10
  • 青海强化203座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 总库容342亿立方米

      中新网西宁8月10日电 (记者 张添福)中新网记者9日从青海省相关部门获悉,青海省将对该省现有的203座水库(水电站)强化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旨在防范化解水库安全运行风险。  据中新网记者了解,此次除险加固和运...

    时间:08-10
  • 专家评美国的溯源与甩锅:一场政治闹剧、一场人间悲剧

      (抗击新冠肺炎)专家评美国的溯源与甩锅:一场政治闹剧、一场人间悲剧  中新社北京8月9日电 (李纯 张晨翼 薄雯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文9日在北京指出,美国政...

    时间:08-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